第四百八十九章魏增继位 - 战国天子 - 勿问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战国天子 >

第四百八十九章魏增继位

中华王国一十三年春,魏安厘王虽然比历史上多活了半年时间,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宿命的期限,寿终正寝了。临时前,他将太子魏增拉到身前嘱咐道:“孤快要不行了。太子,你继位后,遇事多与群臣商议,遇事不决可问你叔父信陵君。你叔父声望很高,因此一定会有人说他闲话,你不可当真,孤若不是早年听信馋言,中了秦国的离间之计,我大魏何至于到如此地步。切记切记!”

太子魏增躬身聆听父王教诲,点头应是。

魏安厘王见状,欣慰的微微点点头,似乎是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巨石,眼一闭头一歪人就去了。

不过魏增刚才嘴上答应父王的时候,心中却并不是如此想法。

魏增当初在秦都咸阳做质子的时候,因为信陵君组织五国合纵抗秦大败秦军,当时秦王迁怒于他,想要囚禁他,若非他花重金贿得秦王身边的之人劝说,恐怕他就要终老与咸阳,与这魏王宝座失之交臂了。

魏增躲过一劫,后来回到魏国以后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是信陵君意图害他。想要让他被囚在秦国,信陵君自己好登基为王。

如今父王去世,自己继位,那么报复信陵君的时机来了。

此时的信陵君还被蒙在鼓里,沉浸在王兄逝世的悲痛中,何曾想到自己的亲侄子太子魏增已经在盘算着对付自己了。

魏安厘王逝世,太子魏增继位,是为魏景湣王。

魏增继位魏王后,第一件事便是将信陵君的食邑增加2000户,接着以顾念叔父信陵君为魏国操劳一生,不愿其后半生依然为国操劳,因此命信陵君回封地安养。

而且魏王增十分有表演天赋,在朝会上亲自为信陵君铺设坐垫,搀扶信陵君入座,自己再入座。在宣布对信陵君的赏赐并命其回封地安养后,更是在信陵君无奈离开大梁往封地之时,亲自到城门为信陵君送行,一路泪洒大地。

一副孝顺子侄的样子,唯有当其看到信陵君车队渐行渐远后眼角那抹寒光才能真正的展现他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和他本来的面目。

信陵君何等聪明人物,魏王增的这些动作背后的目的怎么可能逃得出他的眼睛,在心生悲哀的同时,只能感叹命运不济。

信陵君麾下门口众多,其中自然也有心思缜密之人,向信陵君谏言道:“如今魏王增对君上敌意很重,虽然他短时间内不会对君上如何,但恐其彻底掌握魏国权力后,会对君上不利。君上不若趁如今民心均属意君上之时,来个先下手为强,直接废了魏王增,自立为王。门下相信魏国上下一定都会支持君上的。”

“胡说!”信陵君怒斥道。

“大王乃是本君的侄子,是先王所立的太子。他继位名正言顺。而且其素来聪慧,一定会带领我大魏走向强盛。”信陵君继续道:“今日汝之言,出得尔口,入得吾耳。仅吾二人知晓,今后再敢如此胡说大劣不道之言,本君绝不轻饶!”

“门下遵命!”那门客躬身道。

信陵君到了自己封地后,便闭门谢客,足不出户,整日里在府上著书立说。期间唯有中华王国大王姬天赐派来的使者得一进入信陵君府上拜会信陵君。

不久之后魏国国内不知从何处开始流传一个传言:信陵君与中华王国使者密会,相谈甚欢。

随后流言越传越厉害,到后来传言版本更是变为信陵君与中华王国使者密谋,欲接中华王国之力助其夺取魏王之位。

这样的传言最终在魏国朝堂上汇集成为一场风暴。魏王增数次严厉斥责弹劾信陵君的大臣,甚至还贬蹢弹劾信陵君的大臣到外地为官。可是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来弹劾信陵君,言之凿凿信陵君欲谋反。

魏王增流泪不愿相信,魏王增一脸痛苦的表示自己仍然相信信陵君不会背叛自己,最终在一众大臣的坚持下,他终于答应大臣的提议,召信陵君到大梁问询。

远离大梁权力中枢,闭门谢客著书立说的信陵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封地内还会祸从天降,一场蓄谋已久针对自己的风暴正在形成。

当魏王派来传令的使者出现在信陵君面前时,信陵君还略感惊讶,不知自己的这个侄子魏王增为何会派人来召自己回大梁。

前来的使者也没有说明魏王为何要召信陵君回大梁,只是说让信陵君立即随自己回大梁。信陵君以为是魏国出了什么事,当即便要命人召集麾下门客随自己一同前往大梁。可来使阻止道:“君上,大王召得急,请君上赶紧随臣下赶回大梁向大王复命吧,晚了臣下恐无法向大王交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