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要想富,先修路
说实话,林寒这话说的是极好的,震人心魄。
就在这时一个年迈的老者双颊憋得通红站了起来。
只听见他缓缓说道:“林大人这番话,让草民一个年近古稀的老汉都听得一身的鸡皮疙瘩,可修路,甚至联通周边乡村、县城可不是简单一句话的事情,光靠我们澧县的商户筹钱,只怕是.....”
“这么说吧,如果只是修缮县里的路,那我们还能做得到,可要是修缮十里八乡的路以及联通其他县城的路,那就算是把我们全都卖了,都可能办不到大人您说的这些!”
话糙理不糙。
林寒听到这里,不由得皱起眉头。
修条路而已,真的有他们说的这么难吗?
想想,前世那一条条的水泥马路,要是被他们知道,那岂不是要惊掉大牙!
可要修水泥路面,水泥才是关键,没有水泥,从何谈起。
看来要尽快把水泥给研制出来才行,否则自己的计划就不能得到推进,这不是耽误事吗。
“各位稍安勿躁,本官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咱们先修好咱们澧县县城的马路,等后面有钱了,咱们再修后面的路。”
话音落,众人这才放下心来,如若只是修修澧县的马路,那还能负担的起,无非是买些石料,然后再请工匠铺在路面上。
可他们哪里知道,这种走起来颠颠簸簸的路面并不是林寒想要的。
还不等众人从中回过神,林寒继续开口,“哦,对了,本官可不是要什么石子路,而是真真正正的马路,走起来如履平地的那种。”
啥?不是石子路?还要如履平地的那种?
这是在开什么玩笑?难不成他要拿青石板铺路不成?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痴心妄想!
要真是这样,那费用可见老贵了。
要知道,也只有一些富饶的郡里面才会拿青石板铺路,可那也只是在一些主干道上,至于其他的小路大都还是采用的石子铺路。
这也是为了脸面才这样做的。
青石板材料难得,需要人工采石不说,难度颇高,且采回来的原材料大多不可以直接使用,还要经过细细的打磨,方能用于铺路上,且铺路的时长也会远远长于石子路。
如此繁复的工序,也就导致青石板路的造价是石子路的十倍,甚至是数十倍。
出于经济利益和效用的双重考量,大多地方的路都采用的石子,极少采用青石板。
当然,相比于青石板路面的平整,石子路的颠簸系数就要高上不少,且安全系数也会下降。
可石子路省钱啊,也能达到修路行走的目的。
现在林寒要修路,还要修如履平地的那种,那不就是在说修青石板路吗?
一下子又让在场的商贾们陷入了苦恼。
“大人,咱们这路是非修不可吗?”有人问出了心声。
听到这话,林寒不禁想起现代的那一句话。
“要想富,先修路!”林寒像是复读机一般将前世的那句至理名言给念了出来。
现代的先进理念像是一块石子扔进一汪平静的湖水中,瞬间掀起阵阵涟漪。
这句话就像是轰炸机一般,不断地在轰炸着他们那古老的思想,冲击着他们的灵魂。
“本官知道,大家对于我修路持怀疑态度,觉得本官这是为了自己的政绩,甚至是为了捞钱。”
“可本官在这里要告诉你们,你们都错了,本官修路是为百姓,同样也是为了你们。”
“为了我们?”众人不解。
“对,为了你们,你们试想一下,如果你们有很多的农产品和物资,可没有出去的路,那这些东西是不是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永远穷,何来富裕可言。”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东西卖的出去,不怕。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那些遥远地方或是山里的东西能够卖出来,那是不是交易量就会明显增加,那你们是不是就能赚到更多的钱,是不是也是为了你们。”
“当然,有人可能还说,那我直接上门去收或者他们拿出来卖不就好了,可真的这么简单吗?”
“没有一条好的路,上门去收或者他们拿出来卖,山路崎岖不平,运送过程中阻碍重重的,能够安全运送已是万幸,又能运送多少,而且时间也会很长。更重要的是,路不好走,有多少人愿意运送出来,又有多少人愿意上门收购的?”
“可要是路好走了,货也出得来,人也进得去,运送的时间也更短,那交易不就繁荣起来,大家彼此都能得利,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如果你问我这路是不是非修不可,那我的回答就是,是,路必须修,而且不止要修,还要大修特修,更重要的是路还得修的好。”
“本官知道,这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循序渐进,先从修县里的路开始,一步一步来,先积累积累经验。”
林寒的话如醍醐灌顶般,为一众商贾们仔细地剖析了修路的好处,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
坐在一旁的木千羽心中也是震惊不已,他没想到,林寒想的竟然如此深远,先前他还以为林寒修路只是为了政绩以及借此来展示威严罢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是为了澧县的万千百姓。
此等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的高义,不由得木千羽不敬佩。同时也为自己之前的短视感到羞愧不已。
此刻,木千羽打心底里开始决定,以后一定要跟紧林寒的脚步,只有这样自己以后才能不断进步。
甚至,木千羽觉得如果林寒做好了此事,那必然是一大功绩,会得到澧县全体百姓的拥戴,甚至以后的官路也会畅通的很。
就连坐在另一侧的贾庆宇此刻也被林寒的话语实实在在的感染了,不由得开始在脑海里畅想他描绘的这番景象。
澧县附近的百姓以及周边县城的人纷纷涌入澧县进行交易,那繁荣的景象,那人山人海的画面,那该是多么美好啊!
“还有,本官何时说过要修青石板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