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琐碎事之买房
没多久,林寒就顺利在云山郡推出了臭豆腐,这一风靡现代社会的小吃,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也出现了一些波折,比如第一次推出来时大家那个反应,一个个唯恐避之不及,跟看见瘟神一样。
对此,林寒按照第一次卖豆腐时的思路一样,也搞了个试吃活动,甚至最开始为了吸引人,直接试吃给钱,虽然只给两个铜板,但好歹也是钱不。
人都是逐利的,面对此等诱惑如何能够抵挡得住。
果然,没过多久,试吃活动大为火爆,臭豆腐好吃的名头也随之传播开了。
甚至,为了让臭豆腐的美名传遍出去,林寒将魏长明这位云山郡郡守也拉了过来,替自己站台,可谓风头无两。
起初,魏长明自是不愿意吃这又黑又臭的玩意儿,可架不住林寒的百般劝导,再加上出于对林寒的信任,这才尝了一尝,尝过之后自然也和贾庆宇一样,爱不释手。
百姓一看,这不是郡守嘛,看着台上的郡守在台上吃的津津有味,百姓也都纷纷争相抢购。
这也算是古代的明星效应了。
至于其他种种困难,有大的,也有小的,全部都被林寒一一化解。
别看这臭豆腐其貌不扬的,但口感好的很,极为适合当做小食,比如一个人喝闷酒的时候,或者一群人划拳喝酒的时候,吃起这臭豆腐来好的很。
经济且实惠,关键还好吃!
尽管一块臭豆腐的利润不高,但喝酒的人多得很,架不住买的人多啊,短短半月已经给林寒带来了数千两的收益。
这一切都得益于林寒的夜宵文化。
趁着臭豆腐风头正盛,林寒顺势推出了香辣黄豆以及油炸花生米等一系列的小食,这些广受好评。
如果说臭豆腐不适合青楼舞坊等地食用的话,那后面的香辣黄豆和油炸花生米就更加适合了。
不同于臭豆腐,后者主打的就是个高端市场,价格贵点,且吃起来不会有臭豆腐的臭味,只有香味。
一时间,林寒推出的小食风靡整个云山郡。
甚至于,林寒也进军早餐市场。
豆浆、油条一一粉墨登场,甚至于粉面也同样面世。
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这些个吃食在云山郡大受欢迎,尤其是那些个富贵人家。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林寒可谓赚的是盆满钵满。
待到一切步入正轨,林寒也并未在云山郡久留,直接回到了澧县。
某一日,林寒就带着黑娃还有宋伯一家去看了一所他看中的宅院,还是个三进三出的四合院,银子也不少,足足花了林寒一千两银子。
高大气派的大宅门,通体都漆上了大红的红漆,两侧雕刻有各种花鸟鱼兽,十分精美。
门外两侧立着两个一人多高的石狮子,两扇门内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院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房子,一色的青砖黑布瓦。
院里的中央是一个大大的“十”字,全部都铺上了青石板,以便于有雨水之时在其上行走,而不至于污了脚。
正中央一棵足足有三米高的果树枝繁叶茂,还开着一些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果树。
后院,还有一口清澈见底的水井,周围是用石块垒起来的围堤,防止院里的雨水倒流到水井中。周围还有假山,旁边还修有一个大的蓄水池,里面有不少金丝鲤鱼正在水池中自由的游弋。
这就是真正的大户人家了,宋婶和黑娃这次是真的开了眼界。他们俩都没有见过这么豪华大气的房子,而现在,这房子就直接被林寒给买了下来。
林寒对这宅子十分的满意,这么大的宅院,花一千两就能买下,林寒并不觉得贵。
据贾庆宇所言,这房子的原主人在朝中当大官,兄弟姐妹都已经去京城了,只有两个老人舍不得这院子,坚持守了十来年。
现在老人也到了年纪,晚辈们又担心那些下人们照顾不好他们呢,就催促他们把这房子卖了,好接他们去京城享福。
看着子孙的孝顺,老人们这才打算卖房。
可偌大的澧县,买得起这宅子的人还真不多。就是有,他们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宅院,一时间还很难找到买主。
巧合,贾庆宇知道林寒最近打算买宅院,而他又和宅院的主人之间有些关系,这才为林寒引荐一二。
林寒一看这院子,便是喜欢的很,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才以一千两的价格买下了这宅院。
地契什么的都搞好之后,剩下的就是商量着看什么时候搬进来毕竟合适了。
林寒自然是希望越快越好,但宋伯强烈说搬家怎么着也得选个黄道吉日才得行,林寒拗不过宋伯,也只得答应下来。
请来人掐指一算,那人道:“最近的好日子在五天之后。”
算好黄道吉日后,等吉时一到,林寒便敲锣打鼓地搬了过来,那场面还挺大的,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看了热闹,林寒还摆了几桌酒席。
只值得一提的是,魏长明还派人送来了贺礼,算是给林寒争足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