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 - 狭路 - 山间人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狭路 >

书房

书房

“我是个商人,做不到只管付出而不求回报。”

宣宁握着筷子的指尖发紧。

她当然知道,但凡是人,便有欲望,但凡有欲望,便有所求。

周子遇不会无缘无故帮她,从上次刘总那件事,到这次郑势这件事,都不算随手就能帮的事。

他是商人,虽然bst这么大的集团,资本累积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程度,不论做什么,都是钱生钱,无非是多与少,快与慢的区别,但这两件事,总都是要额外费神的。

付出了精力,就要有回报,是这个社会的运行准则之一。

她心知肚明,所以出门之前,才会在装扮上费心思。

“我知道。”

这三个字说得极轻,语调平静,好似没什么情绪,却又像暗自承受了一切波涛汹涌。

周子遇盛了一碗豆腐羹,舀起一勺,在唇边吹一下,尝了口。

是简单的豆腐、肉糜、干丝、蛋花勾芡出来的汤羹,调料也只有盐一样,看起来寡淡,实则口感细腻,有种不易察觉的鲜美滋味。

“准备好了?”他将那一小碗羹喝完,才问。

宣宁紧捏着筷子的手慢慢松下来。

有来有往,天平才稳。

如果总是一味地接受他的好意和帮助,她反而觉得不踏实。

她不是什么矜持的女孩,也早就知道自己的美貌到底值多少分量,同白熠到如今的地步,就是靠着美貌与精心设计得来的,同他在床上的时候,她甚至能颇觉享受。

心中的底线早就被少年时的遭遇抹得模糊不已。

周子遇外表不俗,论皮相,不比白熠差,论气质,还更胜一筹,如此英俊多金的男人,生活中并不多见,美女从不缺追求者一样,这样的男人,必定也有无数女人趋之若鹜。

不算吃亏的。

“嗯,”她坦然地回答,也跟着盛了一碗豆腐羹,冲他笑,“准备好了。”

周子遇将盛汤的小碗放到一边,就着清淡的炒菜吃阿姨提前盛好的小碗米饭。

阿姨做事细致,米饭被压得圆润,上面还撒了几粒芝麻,像餐馆里的出品似的。

他的目光自她身上淡淡扫过。

因在吃饭,左边的胳膊随意地搭在桌面上,右手手肘也支着,动作之间,那件单薄的罩衫前襟早敞开了,里头是黑裙子与白皮肤的鲜明对比,再加上头顶的暖色灯光,给她添了一分极淡的青色。

好看极了,只是比起平日,这条裙子领口更低,裙摆更短,布料也更贴身。

都是成年人,他看得出她的心思——当初都用在白熠的身上了,如今也要用到他身上了吗?

只是,比起对白熠时,那种费尽心机,她对他,实在称不上用心。

他心意微动,吃了一口凉拌素什锦,将那股岩浆似的潮涌压下去,忽然又轻笑一声:“你以为我说的是什么?”

宣宁愣住,不太明白他的意思,难道不是她想的那样?

这不是一个需要她回答的问题,周子遇在问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答案。

片刻的沉默中,两人各自低头吃饭。

阿姨的饭做得好,连分量都是精致的,除了米饭是小份,每道菜也都是小份的,盘子与碗都小巧可爱,汤与菜盛在里头,看起来也是满满当当的。

一顿晚餐,吃到七八分饱,便差不多了。

手边有准备好的湿巾,周子遇擦了擦,便推开椅子起身:“去二楼谈吧。”

宣宁慢他一步,转过身去,视线越过他的背影,落在客厅侧边的楼梯上,起身跟上去。

本以为要去的是卧室,谁知,顺着玻璃扶栏过去几步,却停在敞开式书房里。

内嵌的实木书柜做了整整一面墙,数米宽,高至天花板,被分割成一个个小方格,每个格子内侧都安了线性背景灯。

因层高挑高了,视觉上看起来有几分冲击力,但因木材漆色选了茶色,简明低调,又将那种冲击压回去不少。

除了最高和最低的那两排,其他格子里多少都放了几本书,宣宁站在墙边,擡头打量着,说:“竟然有这么多书,我记得阿熠——他说过,你搬来这儿才不过一年。”

“常住的确才一年,是从澳洲调回来之后,才住在这儿的。”周子遇也跟着站在她的身边,一同看着这面书墙,“书是经年累月留下的,过去每年的假期都会回来,住在老宅,书就是那时候一点点买的,现在回来了,便都搬到这儿来,比起电子书,我更喜欢纸质书的质感。”

宣宁仔细看过两眼,书大约有上千本,从商科到艺术,从学术专著到通俗文学,从中文到外文,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些书的上下角,已经被磨得起了细毛边。

既然是存放在周家老宅的,必定都得到了极好的维护,那些细毛边,应该是多次翻阅留下的痕迹。

在她不多的印象里,他平时处理工作大多在线上,不是手机,就是平板、电脑,很少见有纸质文件,她还以为他崇尚无纸化生活,不喜欢纸质的东西,没想到书却爱看纸质的。

“很壮观。”她由衷地赞一句。

周子遇又看了一眼这面书墙。

住了这么久,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家里房产的设计、装修和维护,都有管家和专门的公司打理,这套房子是记在他名下的,当初装修,也问过他对色调、风格和材质的要求,等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结果也算满意。

不过,家里在s市的几处房产都各具特色,他从小也看惯了这样的室内设计,对一切司空见惯,今日听她一句夸赞,才觉出一点不同。

“老宅那儿的才是壮观,我祖母爱收集古籍,我祖父翻修老宅的时候,就在那儿专门留了一层,布置得像图书馆似的,专门安放她的那些藏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