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钓黄鳝 - 商道风云30年 - 品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商道风云30年 >

第4章钓黄鳝

88年的东西很便宜,半口袋鱼线和一大包绣花针,加起来也就九毛六分钱。杨靖忠指挥司机杨四儿骑车回到杨家村,安排他去挖蚯蚓,自己则叫来赵秀蓉,和他一起用锤子把绣花针锤成鱼钩状。

赵秀蓉对此表示不解:“忠哥,你做鱼钩要钓鱼吗?咱们这的鱼塘都是别人承包的,不准钓鱼的”

“锤你的针,不懂别问。”

杨靖忠不耐烦道。

赵秀蓉顿时不说话了,弱气的忙活起来。

鼓捣了一个多小时,一千多枚绣花针总算拾掇好。

这时候杨四儿也挖了一小盆蚯蚓回来。

杨靖忠于是带着他来到了一片水田里。

杨靖忠上辈子没别的爱好,唯一的业余活动,就是钓黄鳝。

他几乎不需要怎么寻找,很快便辨别出许多黄鳝洞,将饵料系在钩子上挨个放进去。

让杨靖忠没想到的是,这里的黄鳝出奇好钓。

他准备了十条钩子,还没放完,杨四儿就喊起来了:“忠哥忠哥,有货了。”

杨靖忠连忙跑过去,抓住绑着鱼线的竹竿一扯。

咕噜,啪!

泥浆四溅,一条二指粗的大黄鳝被拽了出来。

杨靖忠瞪眼:“这么大?”

杨四儿撇撇嘴:“这还算小的呢,这玩意做出来难吃,又没几两肉,都没人稀罕。”

“你懂个锤子。”

杨靖忠一脸不屑。

在二十一世纪,盘龙膳可是大名鼎鼎的极品下酒菜,更别提这玩意还能给孕妇补充气血,有发奶、提升母乳质量的功效

前世的时候,野生黄鳝都快钓绝种了好不好。

“我来放钩,你负责扯。”

杨靖忠安排道。

很快,一小盆蚯蚓下去,黄鳝一条接一条被拉出来。

仅仅不到一个小时,他带来的水桶就装不下了。

杨四儿看得眼睛都直了:“忠哥,你也太能钓了吧,这可是三十多斤肉啊。”

黄鳝是不好吃,但至少是肉,对于八八年的平头老百姓来说,能吃上肉就够幸福了,哪里还敢奢求味道?

杨靖忠横了他一眼:“这可不是给你吃的,多装点水,老子还要拿去卖钱呢,别都弄死了。”

杨四儿有点懵:“这东西不值钱啊,你别看三十多斤,卖给鱼老板估计不到三块钱。”

杨靖忠呵呵一笑:“待会你跟我去一趟医院,你就知道了。”

二人再次来到县城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傍晚。

杨靖忠没顾得上吃饭,写了个牌子就和杨四儿抬着桶来了医院。

他把牌子立在前面,大声吆喝:“卖黄鳝了啊!野生大补,熬汤能发奶,油炸能补肾哦!”

一开始没几个人在意,医院门口卖啥的都有,个个吹得神乎其神,见得多了,也就没人信了。

杨靖忠也不急,和杨四儿买了两个锅盔,一边啃一边吆喝。

又过了会,医院坐班医生开始下班。

一个老头从里面出来,刚好听到吆喝,走过来看了眼,问道:“谁告诉你黄鳝能发奶?”

杨靖忠道:“《本草纲目》里不是说了吗,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发奶只是其中一种,这玩意儿好处多着呢!”

老头笑了下:“家里有人学医?”

杨靖忠摇摇头:“我倒是想学,可惜家里太穷了我自己看书知道的。”

杨四儿在旁边瞪眼,心说你特么会看书,老子就是知识分子了!

老头估计是起了隐恻之心,他看了眼杨靖忠,道:“你等我会儿,我去帮你问问。”

说着,他便回了医院。

“.忠哥,你是真能吹啊。”

杨四儿在旁边吐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难怪你那么穷,还能娶到漂亮婆娘。”

“会不会说话,这叫谋略。”

杨靖忠表示鄙夷。

二人拌了两句嘴,很快,老头领着一个中年妇人去而复返。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周总,这就是我说的食补之物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