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第一次交锋
为了能够在真正的交锋中占据先手,杨靖忠和崔玖小打小闹似的交手已经数十次,在彼此的试探中多少都已经摸清楚对手所使用的套路。不过,在这些交手中,杨靖忠都是属于被动的一方,每次都用巧妙的手段很好的规避掉崔玖最为危险的攻击。如今杨靖忠在暗地里的筹划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杨靖忠觉得是时候结束江北市的乱局,打破以往的陈规旧习,由自己引领这个江北市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而让杨靖忠真正下定决心发动总工的,正是左强在西格莉厂购买的上一代纺织机器的投入使用。
同一天到货的还有崔氏集团,崔玖亲在带着自己的得意手下到车间的现场观摩。
“崔总,为了能更好的让人感受到国外新一代纺织机器的效率,我在员工中挑选出十几名最为优秀的员工作为代表与国外新一代纺织机器进行比赛。”刘一手满脸热情,吐沫横飞的介绍自己的想法。
崔玖耐心的听完,然后非常和蔼可亲的鼓掌,说:“好,期待你们有更好的表现。”
听了崔玖的话,刘一手仿佛被打了鸡血,异常兴奋的喊道:“比赛开始。”
随着刘一手的一声令下,机器人的轰鸣声和人工脚踏缝纫机的声音充斥在整个车间。崔玖津津有味的看着自己的员工和机器之间的较量,不时的有专业的人士在他的身边为他讲解国外新一代纺织机器的好处。
同一个设计任务,国外新一代的纺织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完了所有的任务目标,并且每一件产品无论是样式和针脚都一摸一样。反观员工这边,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他们的手里依旧连一件衣服也没有赶制出来。
“崔忠你看,效果对比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崔玖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他而言江北这场市场战已经无论如何也规避不了,与其慢慢等待杨靖忠积蓄力量猛揍自己一顿,不如此时趁着新机器入场服役,大家对生产服装的意识还比较淡化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解决掉杨靖忠整个麻烦。
于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江北市服装市场的两位大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新机器入厂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向对方发起攻击。
由于扣子,拉锁等原料被崔玖的同盟死死的掌控着,杨靖忠叫来采购部门的王善。
王善走进杨靖忠的办公室,没等杨靖忠开口,他就已经开始叫起苦来,他说:“杨总,我真的已经尽力了,现在好多小作坊的原材料都已经开始不和我们合作了。”
杨靖忠对这样的结果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意外,自己如此大动静的收购小作坊里面的东西,自然引起对手的注意,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让王善去找小作坊合作也是张斌一种掩人耳目的手段之一。
其实在王善第一天开始找小作坊合作的时候,杨靖忠就已经开始在江北市布局,他找到另一个公司的元老级人物秦立,作为后勤部的部长每个月总是要跑几趟市场看看能不能在满足大家期望的同时为公司省点钱。
杨靖忠交给秦立的任务非常的简单,就是在五金店或者其他什么可以制作锁链的作坊,开始大规模的收集制作质量轻轻的锁链。秦观也没有让杨靖忠感到失望,几乎积攒了足够他们公司未来五年生产衣服需要的锁链。
对于这样的战果,杨靖忠十分的满意,他毫不吝啬的夸赞秦立做事老练,是公司不可确实的栋梁。
自从新机器到了之后,生产部仿佛进入了战备状态,每个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的状态。尤其是生产部中的负责服装设计的工作人员在拿到杨靖忠提供给他们的第一份服装样式后,他们的脑洞开始大开,疯狂的头脑风暴,将原本互不相干的几样东西拼错在一起,组成一副和谐生动的样式图案,然后交给杨靖忠审核,等到杨靖忠同意后,就立刻开始投入生产。
江北市市面上的衣服种类越来越多,逐渐划分成两个层次的服装。一类是以杨靖忠为代表的,所出品的衣服千姿百态,打破传统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设计上更加注重突出穿着者的舒适程度。而另一类是以崔玖为代表,他们公司生产的服装比较老道,规规矩矩,更注重的是身体上由内而外的舒服感。
两家公司的比拼已经不光是衣服的寡众,样式的好坏,而是开始两家公司之间的强烈的碰撞,开始比拼自己的公司有多少老客户愿意继续无条件的相信下去,直到自己所支持的公司终有一天成为江北市的头号富商。
在激烈的对抗中,杨靖忠的公司既然可以硬抗过自己第一波的进攻,这让崔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在崔玖的计划里杨靖忠在自己的第一波进攻中就已经无条件的投降,因为从崔玖决定对付杨靖忠开始,就已经切断了所有可能给杨靖忠提供原材料的公司,并且非常强硬的逼着一些原料老板不允许将原材料卖给杨靖忠的公司。
“崔总,仅仅是今天上午,我们就已经卖出去三百多件商品,好几家店已经开始断货,现在正由公司往外送货。”
市场部门经理手里拿着报表,脸上笑开了花。自从俩家公司开始打商业战以来,市场部门经理每天经手的都是不好的消息,但他每次都努力自己消化,争取不去崔玖的面前挨骂。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崔玖对这样的战报心里已经感不到任何的兴奋,现在唯一能让崔玖感到开心的就是能遇见在江北市输的一穷二白的杨靖忠能否还有勇气直视自己的目光,敢在自己的勉强夸下海口。
杨靖忠手中的财务报表上清清楚楚,条理清晰的介绍了短短半天的战况,总的来说公司处于劣势的地位依旧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面对崔氏集团的攻击,杨靖忠的公司仿佛是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