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俘获师父们的心
第143章俘获师父们的心
在白安的极力劝说下,三位终于先在门外等着的庞可等食客们一步进来到真好吃。
庞可等人见这情况也不生气,毕竟她们的关系是亲人,理应差别对待。不过没能进店的食客的眼里也并非毫无波澜,还有着满满的羡慕。
而凌越这会还在院子外翻着食谱迎着暖风吃着早餐,惬意得很,但白安一句“老大我师父师姑们都来咯。”给她打个猝不及防。
凌越心里突然感觉像被老师抽到检查作业一样紧张。小时候母亲就一直教导她,人生不管达到什么样的成就都不能忘记谦虚这两个字,特别是在业内前辈面前,要体现风度,但也不能被人看低,这二者的平衡很难找,她一直找不准。所以一直秉持着一个谦卑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一位比她年长的前辈。
但是白安那句“厨艺吊打几条街”这样的话已经让三位长辈对凌越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凌越就是一个有实力但没阅历,不知道人外有人的自傲小辈。
即便如此,钱琼华依旧没有表现出来任何不满,毕竟爱徒还在这家饭馆上班。她相信白安不是那么无聊的人,能极力推荐这家饭馆,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就比如外头心甘情愿等着的食客们,还有这店里的装修以及规模,都很不错,饶是她在北城数一数二的酒楼做了二十几年甜品师,都有些喜欢这落座在郊区地带的饭馆了。
而且员工都是年轻人,活力十足,走进这家店,觉得自己都变得年轻不少。
而当钱琼华见到凌越时,一改心中对于凌越自傲自负的成见,眼前这个笑容真挚的小姑娘怎么看都不是会说那样话的人。
“钱阿姨?您好。”凌越礼貌地打打招呼。说完给白安使眼色,意思很明显,介绍。
“哎,师父,我给你介绍介绍哈,这是我们的店长,也是食客们口中的凌老板,叫凌越,今年才……”
白安巴拉巴一通把凌越的基本信息都报出来了,当他要继续往下夸凌越的厨艺时,及时被路仁打断。
“阿姨们来得这么早,肯定没有时间好好吃早饭吧?一起吃点包子呗?新鲜出炉的牛肉包子,被看外表就跟普通包子一样,但味道却比外头的早餐店做得好哦。”路仁的长相就是讨老人喜欢的长相,所以钱琼华三人没有拒绝。
“行,那就吃一个,凌老板,可以吗?”她试探性问。
凌越猛地点头,“当然可以,不过少吃一些哦,不是不想让前辈们吃,而是店里准备营业了,待会还会有更好吃的菜等着前辈们。”
“行~”
说完,钱琼华终于见到牛肉包子的真面目。
这包子确实外表不算惊艳,但是味道很吸引人。而且以她这么多年烹饪的惊艳来看,用料扎实,但这是自己吃的包子,就是不知道给食客们的食物食材是否也这样健康。
她虽然是甜品师,但早年间也曾学过其他烹饪技法,所以对于简单的菜系,她懂得并不算少。
白安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今天的他比其他时候要期盼真好吃的营业时间快点来到,他要看自己师父被惊讶到的样子。这绝对是世纪名场面,他心目中的。
不过还没等到他期待到营业时间来到,白安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因为师父在咽下一口包子后,眼里对凌越的赞赏愈发浓烈。但还不够,因为包子不是凌越的强项,烹饪才是。
虽然他师父没有被完全打动,他二娘三娘倒是热情地与凌越畅谈。
而且他还听到凌越邀请二老晚上留在店里吃晚餐,那就意味着,晚上还有一顿大餐等待着他。想想就开心。
于是他在安排好自己师父的包间后,拉着唐怀远与牧向晓说悄悄话。
“我跟你们说,有时间都叫你们师父来一趟真好吃,不仅可以缓缓思念之情,还能吃到咱们老大做晚餐呢。”
牧向晓听到晚餐,顿时来了性质,示意白安继续说下去,“哦?”
“我刚刚听到她留我师父们晚上一起吃饭,怎么说都是我师父,老大不可能敷衍了事啊,而且我看她很喜欢饭馆来一些在厨艺界有知名度的厨师,她说相当于一个……活的广告牌,还能让真好吃提升知名度。”
唐怀远本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所以在白安说出这个主意时,他更坚定心中所想,一定要把自己师父来真好吃,让他体验体验什么才算是最好吃的中餐。
营业时间终于来到,凌越便没了时间再与三位前辈交谈,而且她发现三位前辈都不是话多的人,那就厨艺交流吧。
她今天的重头菜就是宋嫂鱼羹,昨日已经做过这道菜,对于食客的满意度方面她很有信心,就是白安的三位师父……她不会怀疑三位前辈的专业能力,毕竟白安那一手做甜品的实力不是摆设。是在真好吃里仅次于她的存在。
也是因为有了这一项收费渠道,她真好吃每日的营业额更是比白安没来之前提升了一倍,而且目前还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如今这炎热的气温下,吃饭的食客几乎人手一道冰冰凉凉的甜品,甚至因为她的菜限量售出,还有食客多买甜品的情况存在。
凌越回到厨房,将心思全部放在今天的菜单烹饪上,宋嫂鱼羹,其实做法并不难,她在开火前又看了一遍这道菜的食谱,她这人烹饪前的一个癖好。
只要看过食谱里的烹饪步骤,在她这儿就相当于烹饪过一遍,这样真烹饪起来才是真正的得心应手。
这道鱼羹得选用鱼刺少的桂鱼和鲈鱼,二者味道和肉质都差不多,虽然她更偏向于桂鱼的口感,但是她所联系的合作商一时间没有那么多新鲜的桂鱼,所以她所订购的鱼肉里,一部分是鲈鱼。
不过好在二者的价格相同,所以她可以统一定价。
鱼处理好后,切下鱼头,再沿着脊骨片下鱼肉,接着再切下鱼片两侧的预排,如此鱼骨剔除干净。这道菜鱼肉不能带骨,所以在下锅前的难度就在于这个鱼肉去骨的处理。
但对于凌越和牧向晓等几位专业的厨师这儿,不是什么难度,但要将他们片下的鱼肉跟凌越片下的鱼肉作为对比的话,还是能肉眼分辨出来凌越的刀工更强。
虽然肉不带骨,但是片下来的骨头多多少少都还带着些肉,秉持着不能浪费食材的原则,凌越将其剁成块,打算一起煮,这样肉是肉,骨头是骨头,既有吃肉的爽感,也不缺挑刺的体验。
而片下来的鱼肉还需要进一步操作,就是去鱼皮,带着鱼皮煮会影响纯鱼肉的口感,所以鱼皮需要去掉。
取下的干净的鱼肉首先被凌越切成薄片,切成细鱼丝。
小美给的食谱不仅只有做菜的手法,还有关于每道菜的历史典故,这也是凌越喜欢看食谱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好厨师,不仅得会做菜,还得了解菜的历史和背景,得会讲菜的故事。
食谱里的故事说,宋高宗游西湖的时候,碰巧听见岸边的宋五嫂用汴京口音叫卖鱼羹,而他再进一步了解过后,才发现这居然是北方流亡而来人,于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尝了一口,结果龙颜大悦。
古代帝王的带货能力是很强的,天子高兴,这鱼汤可不就火了吗,甚至被记载至书中,以供后人参阅。而她今天所采用的烹饪方法,是小美说最纯正的宋嫂鱼汤的烹饪方法。
鱼肉切好后,再切配菜。
凌越用到的有水发香菇和竹笋,这个季节还能吃到新鲜的竹笋,得亏有食材包的帮忙。
但现在食材包已经满足不了凌越了,她很想要一个可以长期保持食物新鲜的容器,她敢想,就是不知道小美敢不敢给。
配菜也要分别切成细丝。
做汤羹类型的菜,在配菜方面要足够的精细,因为这本来就是精细的烹饪类型,不是以量取胜,而且切得细,口感才会更顺滑,就说连生姜都要切成细丝,细到只提供生姜的味道,但在吃到生姜后,并不会觉得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