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急报! - 又被狗男人勾引了! - 华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边关急报!

边关急报!

但是紫荆关的形势没给许长安太多思考的时间,短短几天,匈奴已经连着进攻了好几次,而且不是之前汴州那样小打小闹的进攻,而是拼尽全力的攻城。

而紫荆关里的兵力已经不多,箭矢之类的武器也所剩无几,全城戒备之时,已经到了全民皆兵,能上战场的人都上了战场,留下的一些妇人和大点的孩子帮着照顾伤员,城里能用上的趁手工具都要准备用上的地步。

许长安知道,匈奴的目的就是紫荆关,但她的精力已经不太够了——这几天里,她时常在跟众人论事事忽然出现眼前一黑、差点栽倒的事,有一次甚至昏倒在地,晕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差点耽误紫荆关的军情。

“将军,您总算醒了!”

许长安醒来时,床边守着的是她在紫荆关一直跟着的都尉。昨天一群人正在商量着应对匈奴的事,临了准备出去吃饭时,许长安这个主事人却一头栽倒在地,吓了众人一大跳。

许长安醒来,看到围在榻边的人全都一脸凝重,以为他们是被她突如其来的昏迷吓到了,于是清了清嗓子,尽可能无所谓地询问他们:“怎么都守在这里?城外的情况如何了?”

“将军......”,想起大夫的话,从她来了紫荆关就一直跟着她的蒋都尉看着她欲言又止,眼里满是纠结和痛心。

对于蒋都尉来说,许长安是临危受命、救紫荆关于水火的人。之前京城发生的事不是什么秘密,从前的沈家的威名他也听过并且十分敬佩,因此知道许长安重回汴州时,他十分能理解这对于许长安来说意味着什么。

正因为知道,所以在向汴州求援的时候,他一直觉得希望不大。不说别的,换位思考一下,自己的家乡正在水深火热中,从前的事情又这样刻骨铭心,自己现在正守着它避免它再次遭受荼毒,这样的情况下换作是他,估计也不会放弃汴州驰援紫荆关。

毕竟紫荆关不是她许长安的责任,汴州又正处于危急时刻,哪怕她选择不支援紫荆关,也没人敢多说什么。

扪心自问,换做是他,他没这个胆识也没这个能力接下这个烂摊子,吃力不讨好。

可偏偏,年纪轻轻的许长安来了,而且带着极其迅速地消化了紫荆关内外的局势并寻到了切实有效的守城策略。在这一点上,他是佩服且尊敬的。

现在的情况,不说危机解除,但是至少城中有了主心骨,军心稳定,大家拧成一股绳,等待援军即可。

但是偏偏在这种时候,许长安毫无征兆地昏迷了一天一夜。

他想起大夫的话:强弩之末,寿数将尽,再不静心修养只怕......

“怎么说话吞吞吐吐地?”许长安苍白着脸,但是神色看着却还轻松,脸上并无痛苦之色,甚至还有心情跟他们开玩笑:“看着脸色这么凝重,总不会是大夫说我命不久矣吧?”

话音落下,守着的一群人脸色剧变,蒋都尉更是忍不住出声制止:“将军!”这样不吉利的话还是不要说了吧!

许长安被他的声音吸引,擡头看了他一眼,神色却没有其他的变化,依旧不显山不露水:“行了,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得很,就是这段时没休息好一时疲乏,睡了一夜已经好多了,你们不必担忧。”说罢想起昏迷前的议事,神色严肃许多:“最近这段时间匈奴一定会有更大的动作,在援军到来之前,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做好防备,切不可掉以轻心!我这里已经没什么事了,蒋都尉,你先把他们带下去,让他们按之前商量好的计划守好自己的位置。”

蒋都尉也明白,现在的情况,许长安真实的身体状况越少人知道越好,否则军心动摇,只怕等不到援军的到来了。

几番思索,他也没想出个万全之策来,只能依许长安所言,将人带出去的同时吩咐侍女好生照看许长安,临出门前还十分诚恳地对许长安劝道:“将军,外头有我们守着,若有异动我们一定及时禀报,所以,还请将军这几日安心修养,不为自个儿,就当是为了紫荆关吧......”

许长安很是听劝地点点头:“劳烦都尉忧心,我记着了。”

等到人都走完了,许长安一直憋着的气松了,整个人躺倒在榻上,脸上半分血色也无。

心口像是被一块大石压着,每喘一口气都觉得胸腔拉扯地生疼。她闭着眼,极缓地吐息几番,堪堪维持清醒,颤着手从怀中摸索出那个锦囊,从里面取出一颗药丸,毫不犹豫地吞了下去。

之后她沉沉睡去,再醒来时,便觉身体好受许多,之前那种喘不上气使不上力脑袋昏沉头晕眼花的症状减轻了不少,整个人也有力气。察觉到身体的好转,她没再继续浪费时间,吃了点东西又喝了大夫给的药就迅速起身披上战甲,往城门处而去。

她赶到城墙边时,蒋都尉正在带着人收拾战场。城墙上死伤惨重,一群十岁上下的孩子正在帮忙搬运伤亡的士兵,同时从尸体上拔下能用的箭矢,捡起刀剑,留着下次用。

蒋都尉面色沉重,看到许长安来了,有些惊讶。又看她面色尚且还能看得过去,心下安定了不少,上前与她汇报此次的伤亡情况。

“许将军,这次匈奴比以往几次都更加亢奋,出征的人数也比之前多上许多。属下一位,他们是已经发觉了我们的疲态,下次进攻大抵就不好应付了。”蒋都尉想起这两日敌方的状态,看着满地的伤亡,担忧像是洪水一般将他浸得喘不过气来。

“之前准备的投石车,下次可以用上了。”许长安听完蒋都尉的话,沉默片刻,看着他定定地说。

蒋都尉怔住:“可将军不是说那东西要等到最后时刻再用吗?”

毕竟投石车虽说威力极大,但是耗材也极大。石料采集耗时耗力但又消耗极快,现在正是缺粮缺人的时候,众人也没那个精力去准备这个———上战场都要没力气了,谁还有力气去找石头啊?

“嗯,援军过几日就能到,下一次,撑住下一次,援军就该到了。”许长安的声音不大,但是坚定不已:“我醒来时正好收到了京城来的信,援军早已出发,算算时日,这段时间就该到了。”

“当真?!那太好了!属下这就去安排!”蒋都尉听到这个答案,一扫之前的阴霾,正高兴地转身打算下去告诉下边的人这个好消息,却被许长安叫住:

“不要说太多,免得万一有突发状况叫他们失望,丧失斗志。”

“是!末将领命!”

许长安看着他兴奋的背影,转过头忘向阴沉沉的天,忍不住叹息,看来自己是回不去汴州了。

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腰间,抓住那个丑的有些好笑的香囊,习惯性地揉了揉。似是想起了什么,她把香囊解下来仔细地看着。

香囊上绣着两只鸟,时至今日她依旧看不出来这是什么鸟。但是能绣在定情香囊上的,想来大概是鸳鸯之类的。这香囊的做工粗糙,针脚凌乱,实在是不适合戴在身上示于人前,只是一想起分别那日顾怀瑾郑重其事的面容和红透了的耳朵,她忍不住想笑,这香囊也就一直戴着没取下来过。

她轻轻地捏了捏那香囊,想起自己如今的境地,忍不住轻声说:“顾怀瑾啊顾怀瑾,这次我恐怕又要食言了......”

———而远在京城的顾怀瑾此时似乎有所感应一般,狠狠地打了两个喷嚏!他不以为然,毕裎倒是如临大敌,急忙给顾怀瑾加衣,还让小厨房备好姜汤,就怕主子着凉。

顾怀瑾没心思斥责毕裎的大惊小怪,因为他现在右眼皮直跳,心里也总是不大安定,他直觉是不是许长安那边有什么事,毕竟古琴这么久了也没消息来,许长安也没给他写信,之前写给她的信也没有回音,他现在只想快马加鞭赶到边关去。

可是还不行,顾宸珏刚刚下狱,因为他跟匈奴勾结,顾怀瑾和皇帝都担心京城内部会不会有匈奴奸细混在其中;更何况皇帝的身体原本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又刚经历了一场谋逆,身体更加经不起折腾了,现在所以顾怀瑾暂时走不开。

虽然没法去边关,但是早在京城的危机解除之际,他就已经派了人马分别前往汴州和紫荆关支援,算算日子大概也快到了,而在这段时间内他并没有收到什么不好的消息,想来许长安那边问题应该不大......

那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毕裎看着自家主子愁眉不展的模样,自然心疼,遂小心翼翼地出声宽慰:“主子别担心,援军算算日子也该到边关了,这段时间没有急报传来,想来许将军那儿应当没什么大问题。”

他看着顾怀瑾受了一圈的脸和眼下越来越深的乌青,提醒道:“主子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这样才好在京城事了之后尽快去寻许将军啊。”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毕裎这劝诫一下就将顾怀瑾的心思拉回来了,觉得毕裎说得对,他要赶紧处理好这边的事,尽快去找许长安:“你说的对,我......”

话音还未落下,外头传来一声急切又尖锐的叫喊声:“边关急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