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对峙朝堂
此事过后,一行人继续朝着京都临安前行,所幸并未再遭遇雷雨天气,一路顺畅。
数日之后,几人便到达了临安城外。
几位士卒看着岳飞,有些不忍。
其中一人斟酌良久,道:“岳都督,此去京都,只怕十死无生。”
“要不然,要不然都督还是走吧。”
“这其中罪责,我一人肩之!”
那人神情真挚,丝毫没有试探之心。
如果是去后世之前,他们都是相对自私的。若是不把岳飞押送到临安,那死的就是他们。
两相对比之下,死岳飞肯定比死自己要好。
可在前往后世之后,他们却改变了想法。
观了那大宋结局,观了那王朝更迭,历史兴衰,观了后世万里河山,锦绣山川。
观了岳将军当场作出《满江红》一词,名流千古,受后世子孙赞颂。
他们的心态,在悄无声息之间,发生了一些改变。
也许,岳都督活下去,比自己等人活下去,更有价值!
若是他能活下去,大宋就还有希望,也许不会在苟延残喘一百几十年后,被蒙古灭国。
而自己,七尺之躯,一事无成。
既然如此,倒不如放走岳将军,成全一段佳话。
然而,面对活命的机会,岳飞却表现得尤为淡然,道。
“诸位好汉的心意,鹏举心领了。但,先生曾言,历史不可更改。”
“既定的,便是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便让它永远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吧。”
岳飞说完,率先迈步,走向临安城中。
“好!这一段,乃是岳武穆慷慨赴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彰显得淋漓尽致,我岳武穆,壮哉!”
“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面对即将到来的结局,此时的岳武穆,思想与格局,早已超脱了一般人。”
南宋朝堂之上,看着站在大殿中央不卑不亢的岳飞,一众朝臣面面相觑,皆不知如何是好。
龙椅之上,宋高宗赵构的神情看不出喜怒。但其实内心深处,却是悲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