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梦境礼物、梦、故人和师徒。
第141章梦境礼物、梦、故人和师徒。
李园看起来还和两年前一样。
物华依旧,林木高耸,美景胜过两河之地。
离开的时候是在夏末秋初,归来已是冬季,物换星移,可真要算起来,中间也不过隔了两载光阴。
冬雪纷纷扬扬落,风送一段暗香,冬景此处殊胜。屋子里烧着银炭,一室暖融。
裹着夹袄的女童奔波了一路,此刻正侧卧在榻上补眠,手里还牢牢抓着青衣剑客在路上给她拿麦稭秆扎的玩具,一个发型狂野凌乱的小草人。
“雁归,王公子他不和你一起进来坐坐吗?”
“他说他想去观云斋看看。”
林诗音会意点头,似是想到什么轻轻笑道:“那间铺子我两年前着人买了下来,也会安排人定时上门打扫收拾,一应东西俱全,你们二人住在那里,也自在些。”
虽不知道宋雁归什么时候会回来,还会不会回来,但对于林诗音来说,留着故地,就是替自己守着一份念想。
哪怕没人强求她这么做,哪怕这份念想永远不会得到回应,她也甘之如饴。
浮云一别君去远,流水千重我念深。
宋雁归忍不住微微动容,被人顾念的人总觉辜负,她张了张嘴,终于也只郑重说了四个字:
“诗音,多谢。”
气氛温馨却有一丝伤感。
“咳咳,说起来,这次来不知道是你生辰,我空手而来,都没来得及准备什么礼物。”她清了清嗓子,语调微扬,略微有些尴尬地道。
“你能来,便是最好的礼物。”林诗音温声道,眸里依稀还能看到薄薄的泪光。
对于一个念旧且重情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和友人不期而遇更好的生辰礼物呢?
宋雁归笑,她不意再絮絮讲起前事惹她伤怀,只挑拣了些奇遇说与对方听。林诗音虽于习武一事较爱人懈怠许多,但自小耳濡目染,并非全然不会武功。
只听宋雁归说起曾遭遇的那些惊心动魄之事,仿佛身临其境,一时心为之喜,一时亦为之忧。看着她好端端站在自己面前,总是感慨和高兴更多一些。
“原来雁归你从小也是在江南长大。”
林诗音语气里流露出淡淡的怀念,她轻轻叹道:“我幼时随父母居住在江南,自父母故去之后,就被姨父姨母接到保定,从那以后,我已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宋雁归闻言眨了眨眼,照她看来,这便是李寻欢的失察了。于是她问:
“怎么没看见李兄,他不在府中么?”
“表哥他……”虽已是夫妻,但林诗音多年来习惯了这个更为熟悉的称呼,也未曾着意改过,温柔似水的眼眸里浸润着幸福的柔光,那是琴瑟和鸣的有情人眼里才会涌动的甜蜜,只又不知想到什么蛾眉微蹙,似乎隐隐有些踟蹰。
宋雁归没有催促,也无探问,只是默默陪在一边,敛了笑容,目光沉静温和。
“不知怎的,雁归,我总觉得表哥他近来有些神思不属……”
林诗音轻咬薄唇,目露迟疑。这些话她无从与其他人聊起,但没有人比她更清楚枕边人的细微变化,何况她与李寻欢不仅是夫妻,更是从小一起相伴长大的亲人。
她在父母故去后来到保定,长住姨父家中,及长,姨父姨母和大表哥先后故去,从那以后,林诗音和李寻欢就是这世间相依为命的至亲。
“不提这些了罢。”毕竟是私事,亦或许是自己多心。林诗音柔柔笑着摇了摇头。
恰这时躺在榻内侧的女童发出一声细微的嘤咛,似是被噩梦魇住了,紧紧皱着眉,身体微微哆嗦,林诗音温柔耐心地替她解开编发,好让她枕得更舒服一些,纤纤玉手轻轻拍抚她的背脊,目光落在她瘦小的身躯,如水的眸子里划过淡淡的心疼。
林诗音已经从宋雁归口中得知了这个孩子坎坷的身世。
这些年,她和表哥陆陆续续救助过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其他时节这些孩子尚可勉强行乞度日,唯有北地的寒冬最是难挨,路上偶尔甚至能见到饥寒待毙的婴儿。
她暗忖,宋雁归送这孩子来此,也是希望给这孩子找一个家吧。
“等问过她本人再决定吧。”见林诗音不欲多说,宋雁归也不勉强,只盘腿坐在榻沿,在林诗音提出想收养这个孩子时,她手捧着茶碗微微沉吟。
“也好。”林诗音:“说起来,还不知道这孩子的名字。”
宋雁归挠了挠头哈哈一笑:“不知道。”她顿了顿,正色补充道:“发现她的时候,她母亲已经故去了。”
“等把她的身世告诉她之后,不妨也让她自己决定吧。”
短暂的沉默过后,林诗音摇头无奈一笑:也罢,以这孩子的身世,姓“马”不妥,可既然连母亲的姓也无从知晓,那雁归所说的法子,倒也未尝不可。
窗外风雪弥漫,宋雁归当然明白林诗音无奈沉默里的困惑不解。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宋雁归”这个名字,是她自己取的。就连姓也是。
宋辞在她认字之后,把《百家姓》往她面前一放,让她凭心意选一个看中的姓氏。
她选了“宋”。恰逢群山之巅,大雁南归,她就给自己取了“雁归”二字作名。
这事之后,宋辞那几天得意地在山上路横着走,饭都比平时多吃几碗。不仅如此,他还三五不时地跑去赵无极的草堂,妆若不经意地拿此事显摆。
恨不得昭告天下的态势,如愿得到赵无极赠送的一双白眼。
宋雁归一直没忍心告诉宋辞,那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天地良心,她真的是随手选的。
只是想到自己的过去,不知怎的,脑海里浮现出另一个同样没有姓氏的孩子。
雪这么大,他现在会在哪里呢?
—————————
酒楼里,年轻俊秀的青年自斟自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