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合作心欲静,志难消。 - 战损生存指南 - 木易道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战损生存指南 >

第121章合作心欲静,志难消。

第121章合作心欲静,志难消。

戚少商和孙青霞出现在这里倒不奇怪,可是……无情?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宋雁归直直望向坐在轮椅上的白衣青年,眼里是明晃晃的困惑,还有一点点心虚。

“宋姑娘似乎对盛某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很不解。”无情擡眸淡淡道,虽是仰视,但青年坐在其中,行止之间一身不容人小视的风华气度。

“没有冒犯的意思。”宋雁归尴尬挠头,继而敛容正色道:“只是你来这里,是代表神侯府,还是……”代表你自己?

“受苏楼主之邀,”无情屈指轻叩扶手:“还有一个原因,我察觉你似乎隐瞒了一些事。”不是疑问,而是肯定句。

莫非诸葛正我将她把楚相玉藏起来的事告诉了无情?还是他知道了她在前不久杀了天下第七?

宋雁归在对方犀利的问话里仰头望天,就好像天上有什么特别吸引她注意的东西,整个人状若不经意地朝苏梦枕身后移了小半步。

而苏梦枕一向是护短的。

他微咳,将话头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有些人似乎天生便拥有领袖的气度,即使身体羸弱,疾病缠身,苏梦枕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一开口,不论声音高低,都有能叫人停下来认真听他说话的能力。

他的目光一向森寒,一如他的人冷傲侵骨。

如同余烬里的一朵寒焰,即使熄灭,也会燃烧到最后一秒。

这样一个人,唯独在面对兄弟、朋友的时候才会展现冰雪下的热烈。

就像此刻,他的目光扫向戚少商、孙青霞还有无情,眼底泛出一缕微末温意。

连云寨大寨主“九现神龙”戚少商,出身神枪会的“纵剑魔星”孙青霞,四大名捕之首无情,眼前的这三个人,是如今活跃在江湖中,苏梦枕最看重和欣赏的其中之三。

他今日约他们三人来此,起因是狄将军的死,要谈的却不只是狄将军的死。

宋廷怯懦,官场腐败,贪官嚣悍,良将殒命,虎狼催逼。

宋雁归今日独身一人所受之所有烦闷怅惘,他都曾感同身受,他自知沉疴难治,少时也曾多次灰心闭关不欲再涉足纷扰。

可是,可是。

世事苍凉无凭,山河梦里依稀。

心欲静,志难消。

他承继父亲苏遮幕留下的家业,不是为了称霸江湖,而是为了有朝一日,厉兵秣马,收复河山。

这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他默默走了二十余年,不图有同行之人,因此有些话,他要说在前面:

“孙兄,戚兄,你二人未与蔡京一党成死敌,今日虽应邀而来,此时亦可走,若知其事,则往后事无转圜,祸可连及亲友兄弟。”不仅是蔡京一党,恐怕皇帝也会要着人灭之而后快。

宋雁归知道苏梦枕为什么没提自己,她心底好笑叹气:只有她早就被楚相玉架在火上烤了。

戚少商和孙青霞闻言反应不尽相同,前者隐隐猜到了些什么若有所思,至于后者,他向来行事单凭己心,对所谓厉害关系不甚关心。

二人相视一笑,眉目微微扬起,笑意里尽是不羁。

“孙某一向独来独往惯了,苏楼主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倒想看看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苏兄想必早已知晓内情,”戚少商笑道:“戚某长于草莽,平生少有佩服之人,苏兄算一个。既诚心相邀,想来苏兄亦然,既如此,何妨直言?”

“只我看不得么?”无情嘴角浮起淡淡戏谑的笑意,冷不丁问道:“苏楼主为何不问我?”

“因为无情大捕头无需有此顾虑,”苏梦枕淡淡道:“你是公门中人。”

宋雁归看向一脸淡然,似乎早有筹谋的苏梦枕,心中一时恍然:原来如此……既然如此,她相信苏梦枕的判断,也相信自己的直觉。

无需苏梦枕再多说什么,她取出袖中所携之物,递至戚少商手中。在两人分头读完之后,才听苏梦枕缓声道:

“雁归,将楚相玉交给你的东西,给无情大捕头看吧。”

她却一时有些犹豫,无情在她的犹豫中品出某种心软的善意。

她在担心自己和世叔的关系吗?大概当初也是因为这种不计立场的善意,她才会选择出手救楚相玉。但她不知道的是,在他决定赴约前来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在心中暗暗下了某种决断。

“给我吧。”无情笑道,一个温柔如春风般的笑。

“好吧。”于是那份楚相玉交给自己,封在竹筒中的太子血书,如今交到了白衣青年的手中。

就在无情沉默地取出其中血书,展开览阅的同时,宋雁归的心中某种隐形的负担似乎也无形卸去。

她知道那原本堵在嗓子眼的东西是什么,是她孤身一人困于其中不知该如何办的进退失据。

而现在,这个困境被苏梦枕解决了,他似乎早有成算。而无情出现在这里,除了他口中的受到邀约,或许根本就是他有意为之的决定。

宋雁归目光复杂:受狄将军狱中被杀一事所震动的,原来不止她一个人。

她还记得铁手当时面对陈斩槐时所流露的悔恨和迷茫,却没想到看似平静如常的无情,其实才是反应最大的那一个。

无情不知道宋雁归脑内发散想得这许多,他只是平静地看完了这份血书,不置一词,只捏着血书微颤了一下的指尖泄露出他读完此信后内心的震动。

这份血书会是假的吗?不,可能性几乎为零,纸张、笔迹、措辞、腐旧的程度,一应细节处都对得上。

蔡京和世叔他们知道这份东西的存在吗?应该是知道的,所以蔡京才会至今都没有放弃派人搜寻楚相玉的下落,血书之中记载了他谋害皇室、杀人下毒的种种罪行,所以他必须赶在神侯府前拿到这封信,否则就会成为最要命的证据,此举或许也出于同样心中惴惴的,当今天子赵佶的授命。

那么世叔呢,世叔当年又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无情直觉这位自己敬重的长辈恐怕不会对自己说出全部的实情,或许是出于某种好意。毕竟在来此之前,他已经旁敲侧击问过对方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