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激战交锋
暮色将天际线熔成暗红,由报废车辆组成的半弧形防线宛如锈蚀的巨兽蜷伏在入城路口
砰!
哒哒哒……
枪响撕破死寂,上百道枪火突然在扭曲的金属残骸间迸发,将尸潮涌动的方向照得忽明忽暗。
"装甲单位听令!同轴机枪三发短点射!弹药储备警戒线降至40%!"dyi通讯电台里传来的嘶吼混着电流杂音。
99a主战坦克的履带碾过碎裂的柏油路面,炮管下方的同轴机枪随着液压装置的嗡鸣开始震颤,每三次短促射击后,弹壳便如金色雨点般砸在发烫的履带板上。
15式轻型坦克灵活地在残骸间隙辗转腾挪,机枪口喷射的火舌在暮色中划出灼热的弧线。
04a步兵战车的机炮持续怒吼,每一次击发都在丧尸群中炸出猩红的沟壑。
"步兵单位注意!野战一连一排二排开始射击!三排注意由军火力间隙时刻准备交替!空中单位配合步兵单位即刻发起攻击!"南连长将电台抵在染血的面罩上,迷彩服上的战术标识在应急灯的蓝光下微微发亮。
阵地上,一二排士兵的191突击步枪同时喷吐火舌,枪口焰光在暮色中此起彼伏
突突突……
201班用机枪手趴在阵地内,滚烫的弹壳顺着导壳槽倾泻而出,他嘶吼着调整射击角度,枪管因持续射击而泛起暗红。
哒哒哒哒哒哒
砰!
远处车顶,精确射手们的狙击步枪发出低沉闷响,每一发子弹都精准贯穿丧尸的眉心。
"报告!空中攻击编队开始进入攻击航线!高度30米,速度80节!"武直-10长机驾驶员通过加密频道下达指令,三架直升机以经典的品字形编队切入战场。
机载毫米波雷达快速扫描地面,将尸潮密度分布图实时投射到每台座舱的全息显示器上,火控计算机自动标记出三处高威胁区域。
"目标区域a,距离377米,钨合金穿甲弹准备!"长机炮长转动操纵杆,23毫米链式航炮在陀螺稳定系统的辅助下,以0.3秒的响应速度完成校准。
三架直升机同时调整机头指向,旋翼掀起的气浪卷着碎石与腐肉腾空而起。
随着发射指令下达,钨合金穿甲弹以每秒1100米的初速倾泻而出,每发弹药都遵循预定的散布矩阵,在尸潮中犁出三道平行的猩红沟壑
哒哒哒哒哒……
特制的穿甲弹头在穿透丧尸躯体时,产生的液压效应瞬间震碎内脏,腐臭的黑血如喷泉般喷涌。
"航炮弹药剩余40%,切换火箭弹!"长机话音刚落,三架直升机立即执行战术机动。
它们同时向左侧微微横45度,这一"钟摆式"动作既能扩大攻击扇面,又能利用机身侧面装甲规避潜在威胁。
挂载在短翼下方的火蛇70a火箭弹发射巢自动解除保险,弹体依次完成陀螺仪校准与引信激活。
"目标区域b、c,间隔0.5秒齐射!"随着指令下达,36枚航空火箭弹拖着橘红色尾焰呼啸而出。
呼咻
呼咻
每枚火箭弹都配备了近炸引信,在距离地面5米的高度自动引爆,预制破片以180度锥形扩散,形成直径15米的致命杀伤区域。
呼咻
轰隆隆!
剧烈的爆炸此起彼伏,将成片的丧尸炸成齑粉,气浪掀飞的残肢断臂如同雨点般坠落。
"右下方发现变异体热源!"僚机观察员的警告声响起。
编队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长机拉升至50米高度进行战场监视,两架僚机则以交叉掩护的方式俯冲。
右侧僚机率先锁定目标,发射巢内的激光制导火箭弹离架,弹载导引头精准捕捉变异体身上的热源特征,在其背部炸开碗口大的血洞。
轰!
左侧僚机同步进行火力压制,航炮以三发短点射的节奏清除试图靠近的普通丧尸
砰!
哒哒…哒
整个攻击过程严格遵循ooda循环理论,从目标确认到完成弹药切换仅耗时22秒!
当最后一枚火箭弹的尾烟消散,三架直升机重新组成防御阵型,旋翼的轰鸣声与地面的哀嚎交织成一曲残酷的战歌。
首轮航空打击结束后,阵前瞬间堆积起三层楼高的尸骸,腐肉与弹壳交织的废墟如同狰狞的血肉堡垒。
这些由破碎肢体与扭曲金属构成的天然掩体,将后方丧尸群的推进路线完全遮蔽。
南连长握紧热成像望远镜,目镜中密密麻麻的红色热源正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突破火力真空带,战术平板同步弹出高危预警:"敌方推进速度超出预估17%!"
"02步兵车单位!切换hj-12反坦克导弹,采用'三点覆盖'战术!目标远距离1200米处尸堆!"指令通过军用数据链以0.3秒延迟抵达各车组。
收到指示,编号0204a步兵战车的液压系统发出尖锐的嘶鸣,发射舱盖在2.7秒内完成开启程序,装填手以标准的三步操作流程将导弹推入发射架——抓握弹体中部防滑纹、对准卡槽垂直下压、旋转锁止环完成固定。
"目标坐标已同步,仰角42度,发射!"炮长拇指按下红色按钮的瞬间,hj-12导弹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爆发出橘红色尾焰。
导弹采用攻顶模式飞行,在1200米射程内完成2次轨迹修正,末端红外导引头以每秒30帧的速度锁定尸堆中心的高温热源。
呼咻!
当聚能破甲战斗部引爆时,产生的金属射流瞬间穿透三层尸骸,爆炸威力达到800公斤tnt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