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来客
“很好!”
赵佶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实的喜色,他低头看着身旁的小阿顺,目光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那个什么旧城的废墟,你认识路吗?”
“阿顺,别听他的!什么都不要做!”
老板娘嘶哑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带着绝望的祈求。
阿顺看着后面狼狈不堪的干娘,素净的衣衫早已被血污和尘土浸染得斑驳一片,分不清哪些是她的,哪些是别人的。
然而在这个小娃子的眼中,驿站的老板娘就和自己的母亲没什么区别。
是她将自己一手养大,此时怎么可能不管不顾,便只得点了点头。
“很好!”
赵佶满意地哼了一声,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沈烬,“你身手不错,找几个兄弟,明天一早带着这个孩子,去那个什么城摸摸情况。”
他说着,从衣服内怀中掏出一支用于通信的旗花,塞到沈烬手中,“这个你拿着,发现风里栖或是吴英杰,及时报信!”
说完,他还特意拍了拍沈烬的肩膀,“年轻人前途无量!若是这一次能救回吴英杰,回去论功行赏,当个百夫长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赵佶的这句话可谓是拿捏住了沈烬内心的想法,说完就架着老板娘往外面走去。
临出门前,他脚步一顿,还不忘回头叮嘱了一句,“哦,对了小娃娃,不想你干娘有事,就别耍滑头!”
“阿顺……”
在老板娘孱弱的呼唤声中,整个后厨,就只剩下沈烬和小娃子阿顺两个人了。
骤然间,喧嚣远去。
折腾了整整一夜,沈烬早已经是精疲力竭,也就顺势倚在灶台旁,准备小憩一会儿。
阿顺看了一眼他怀里的环首大刀,咽了一口口水,磕磕巴巴地问道,“你……你……会杀了……我……我吗?”
沈烬没有睁眼,只是极其疲惫地摇了摇头。
阿顺紧绷的身躯似乎微微松懈了一线,小心翼翼地=挪到离沈烬稍远一点的角落,双臂紧紧抱住膝盖,将脸深深埋了进去,整个人缩成更小的一团,像一只被世界遗弃的幼兽。
沈烬这才想到,当年自己父亲死的时候,他也不比这个孩子大得了多少。
对于阿顺而言,一夜之间,天翻地覆的变化肯定会让他难以接受。
他不想老板娘死,可一个手无寸铁的孩子,在这残酷的漩涡中,又能做些什么?
沈烬在阿顺的身上多多少少看出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为打破僵局,语气平和地问了一句,“那个老板娘……是你的母亲?”
埋在膝盖里的脑袋微微动了动,然后缓缓抬起。
阿顺的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和尘土,摇了摇头,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不是,十年前,爹娘……死在逃难的路上了。是干娘……她捡到了我,把我养大的。”
“逃难?”
沈烬感到有些奇怪,雍州贫瘠,流沙千里,向来是流放之地,怎会有人逃难至此?
十年前……
那岂不是自己父亲,跟随屺阳帝最后的那次北征!
想到这里沈烬立马打起精神,“十年前……这里发生了什么?”
阿顺有些不解,这人怎么突然问起这些,那时候他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哪里会记得十年前发生了什么。
“我……我不知道,只听干娘提过,那时候黑龙岭那边在打仗,青州那边也在打仗,到处都是兵……死了好多人,总不能往大沙漠里跑吧……”
“这么说你的父母之前是住在河套走廊一带?”
阿顺更加困惑了,眨着大眼睛反问,“难道还住在大漠里?”
沈烬沉默无言,没有再追问下去。孩子能知道的,估计也就只有这些了。
这一夜,对驿站内每一个幸存者而言,都无比的难熬。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投射进驿站之内,空气中的细尘像是蚍蜉一样,上下浮沉着。
沈烬靠着灶台,在极度的疲惫中竟昏沉地睡去。
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等他再睁开眼的时候,发现对面的阿顺一直盯着自己,似乎根本就没有合过眼。
的确,十来岁的年纪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哪里会睡得着觉。
沈烬则不同。
这些年的颠沛流离,早已教会他一个残酷的真理:命运如同大漠的风暴,无人能预知下一刻是晴是雨,甚至下一个时辰是生是死。
世事如棋,瞬息万变。
他必须像沙漠里的蜥蜴,抓住每一个缝隙,让疲惫的身体和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喘息,才能在未知的凶险中活下去。
“走吧。”
阿顺也没有反抗,直接跟着沈烬一同走出了后厨,而他这般的听话,多少让沈烬的心中感到有些别扭。
大堂之内,昨夜的满地的尸体不知道被人抬到哪里去了,苍头军的几人正在将横七竖八的桌子恢复到原处。
而驿站的大门依旧紧锁,估计大多数人在这时都选择去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然而沈烬一眼就认出了正在大堂内帮忙的楚七和高人几头的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