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第274章实至名归小三元
第274章第274章实至名归小三元
许云帆几人回京那天,秦氏的人都过来送了。
秦安几个孩子眼泪汪汪,同三个蛋还有其他小伙伴抱在一块哭的许云帆耳屎差点没喷出来,何唯琛在村里待了半个多月,如今要离开,要多不舍就有多不舍。
许云帆倒没有多少离别愁绪,再过几天,秦氏的人还不是要进京喝他的喜酒,到时候不就能见到了吗,有什么好伤心不舍的。
回到京城,秦轻枫一家人还有方家人都上了云润酒楼,许云帆在云润酒楼订了一个大包厢请几家人一块吃顿饭。
饭桌上,许云帆让人拿了一箱东西进来,“岳父,方哥,十九我跟润哥儿办喜事,你们有要请的人吗?这是我准备的请帖,你们看够不够?”
方裴舟走过去看,“嚯,云帆,你这请帖怎么做的?大气得很。”
说着,方裴舟翻开一看,眼睛差点没突出来,“这……金墨??”
金墨,一类与之三书红纸等价的玩意,寻常人家一般可舍不得用。
其他人闻声,放下筷子、酒杯走了过来一看,好家伙,喜庆的红色请帖上写着金灿灿的文字,耀眼及了。
“是啊,这种一辈子就一次的事,不用点好的怎么成,岳父,你看这么多请帖够不够?”许云帆问道。
“够了,够了。”秦斐俞美滋滋的看了又看,低声问,“我可以给他送一些过去吗?”
这个“他”代指何人,许云帆一听便知,“那必须可以呀。”
许云帆想,人来的越多,他礼金收的就越多,谁会嫌弃。
“云帆呐,你……身上可还有银子?”秦二主君看这一大箱的请帖,许云帆得买多少金墨?那玩意可不便宜。
许云帆眼珠子转了一下,“还有的,润哥儿给我的零用钱我都还没有花完呢。”
闻言,不说秦二主君,就是秦润自己都怀疑了,他记得,他给许云帆随身带着做零用的银子,不过十几两而已啊。
方裴舟没想那么多,“对了,我那有一对真的龙凤蜡烛呢,特好看,你们要是还没准备,就上我那去拿。”
许云帆:“我都准备好了,还有,成亲的地点我选在美食城那边,那边地大,摆多少桌都成,岳父,爷爷,你们看这样可以吗?”
在大晏朝,按理来说,成亲办酒席,一般是汉子家摆宴席,不过秦润与许云帆情况特殊些,许云帆说是入赘,秦润又说是嫁,意见不统一,秦谦干脆不管这些了,既然许云帆想在美食城那儿摆酒,也成,而且对于场地的布置,许云帆都没让他们出手,“都可以,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想怎么做都成。”
许云帆甜甜的道:“爷爷您真好,我可太喜欢您了,来,我敬您一杯。”
秦谦有点遭不住,“你这孩子,咋这么……老爷子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说是这么说,但他心里头甜得很,跟吃了蜜似的。
……
在十六那天,九辆“奇怪”的马车整然有序的排队进入城门。
见到如此新奇的马车,街道上的行人纷纷让路,指着坐在马车上的秦氏人窃窃私语起来。
没办法,这样的马车,说是马车,可两边又没有遮挡的东西,可说他不是马车,前头垃车的不是马又是啥?
当然了,这还不是最怪的地方,其他马车能坐三四个大人就不错了,可他们现在见到的马车,可是坐了……一、二、三……一共坐了十六个人啊,马车上一排位置坐了四人,一共有四排椅子可坐。
秦老等人第一次进京,真是看什么都稀奇,可他们不敢乱看,生怕被人笑话,给许云帆丢人。
被自家大人抱在怀里的三蛋等人没有大人敏感的心思,一个个左右张望,哇哇声不断。
骑马随行在左右的几个武侍,哪怕进京了依旧是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附近百姓是想靠近又不敢靠近。
远处传来铃铃铃的声音,众人寻声看去,“看,是许秀才来了。”
许云帆如今可是京城里响当当的人物。
这人不仅在夫子大比上大出风头,就是在院试上也是博得头筹,碾压其他一众考生。
之前被其他人看好的考生,哪怕是从国子监出来的又如何,哪怕那几位被夸的有多天才,在许云帆这位绝世天才面前,那也得避其锋芒。
别看许云帆之前参加的县试、府试是在沂平府考的,如今又取得了案首,很多人都称呼许云帆为小三元,不过,有的人对此却是持有不同的意见。
回京时,许云帆再一次清晰的见识到了何为“权力”。
换其他人,特别是正在参与科举的学子,想迁户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甚至此举都是不被允许的,可秦斐俞出马,特例就来了。
京城的考生都觉得不公平,有的人认可了许云帆考了小三元的成绩,有的人却不认可。
认可的人表示,“县试府试难不成会比院试还难?人家许秀才院试可是案首,就算他不在京城参考,前面的考试难不成还能考的比其他人差不成?”
“那可不一定,正所谓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咱们京城县试的最后一道题可不简单,许秀才并没有考过,实力如何,可不好说。”
对此,因两方争论不休,就是一些书院夫子以及国子监的夫子都出来说话了,但各自想法依旧无法做到统一。
没办法,翰林院只能出手了。
郑柯当即给了沂平府知府去信一封,没几天,清陵县的县试以及府试的试题卷以及许云帆的答卷全部被张贴在了京城各处的红榜张贴处。
原本按照科举规矩,此举应是不该被执行的,按照规矩,考生的考卷哪怕被批改过,也应在统计好考生名次后再次收箱密封保存三年,但如今百姓、学子、夫子对许云帆案首的成绩各自持有不同意见,翰林院不得不出手。
对于许云帆的考卷,每天都会有侍卫轮流把守,确保其不被损坏。
对此,各学子、考生、夫子都去看了,就是有的大字不识几个的百姓也去凑了热闹。
哪怕大字不识几个,可看到许云帆的字迹,几个汉子还是觉得工整,行云流水般,怎么看都觉得好看,只是普普通通的字,可由许云帆书写出来,每个字好像都被赋予了生命,笔锋的从容、凌厉,从其中可观答卷之人的张扬肆意。
全张答卷皆是工工整整,一处涂改之处都没有,少见的干干净净。
“无盐面,无言面,无颜面,本是清汤无盐面,泪落碗中方觉咸……”一汉子喃喃将许云帆写的有关“面”的答案念了出来,不知怎的,竟是泪眼模糊,莫名的备感心酸。
诚然,京府出的考题例来会比其他府城的难,可并不是说,其他府、县的试题就一定比京府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