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番外6 - 冒认天子 - 丛璧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冒认天子 >

第138章·番外6

第138章·番外6

其实后汉的皇帝大多短寿,当刘秉说出这句“朕还年轻”的时候,荀彧本应该有种习惯性的危机感,可奇怪的是,在这一刻,他只听到了属于陛下的豪情壮志,而无再多的东西。

或许,这也是因为,陛下并不那么像先帝吧。

而一位对手下文官也有锻炼体魄要求的皇帝,大概……自己也不会有所懈怠。

也正如陛下所说,倘若他们都笃定于还有时间,完成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归化与治理的伟业,又为何还要担心,摊子铺得太大了呢?

这才是建安元年。

是这个属于陛下的年号的开端。

……

建安元年六月,使鲜卑中郎将于夫罗与射声中郎将太史慈赶赴并州。

一度入侵并州的休屠各胡,在昔日吕布与于夫罗联手平定南匈奴王庭叛乱时损失惨重,不得不再度如同鲜卑单于檀石槐在世时所做的那样,投效到了鲜卑人的麾下。

但就像于夫罗向刘秉所说的那样,叱咤漠南、立王庭于弹汗山上的檀石槐已在十年前死去,他的儿子无法继承起他的家业,他的孙子一度失权,直到现在才与叔叔魁头争夺单于权柄。

作为北匈奴分支的休屠各胡,一面在其麾下寻求庇护,一面又再不愿伏低做小,转为蠢蠢欲动。

甚至没等于夫罗领兵而来,鲜卑二部之间就已在他们的挑唆之下,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小的乱战。

魁头于此战之中被杀。

按说此时,就该是檀石槐的孙子骞曼在休屠各胡的扶持下,坐稳鲜卑单于的位置,可经由于夫罗与太史慈的一番商议,他们觉得,这不是对大汉来说有利的局面。

休屠各胡擅长骑射,脾性凶残,曾与南匈奴乱党配合,杀死了大汉朝廷的并州刺史等官员,有他们蛰伏在鲜卑人麾下,朝廷想要募招劳工的想法必定无法达成。刚刚得胜的骞曼也不会甘心这般向中原臣服。

既然如此,不如出兵,解决了他们!

于夫罗带路,太史慈领兵,一路轻车简从,越过了漠南草原,直扑骞曼而去。

这位年轻的鲜卑单于正当意气风发,继续追杀另一位小叔叔,就被突然到来的一支利箭击中,从疾驰中的骏马上摔落,殒命当场。

惊恐的鲜卑部从还未来得及反应,就见太史慈三箭三中,不仅射杀了骞曼,还一举杀了休屠各胡的领头人。

一时之间,并州边境鲜卑匈奴大乱。

于夫罗这位“使鲜卑中郎将”便是在这时,向着魁头的弟弟步度根递出了邀约,招募鲜卑人入境,前往洛阳务工。

虽说魁头被骞曼的人所杀,骞曼又命丧太史慈之手,按照兄终弟及的传统,下一个接任单于的,就是步度根。

能当单于,总是件好事。

但他终究还是太过年轻,来不及在先前的乱战中成长起来。他和他的部下也都被朝廷神出鬼没的进军和神乎其技的箭术所震慑。

那么与其在鲜卑部落又遭重创的情况下,继续在草原上艰难流浪,为何不向于夫罗学一学,在大汉新君的手底下谋求一条活路呢。

起码,于夫罗的表现已经向他们证明了,当今天子与先帝不同,并没有只当归顺的外族是他们可以随意调派的打手,还委以重任,加官封爵。

嗯,还可以让他们认亲戚。

当然,这位投降的鲜卑首领也想认陛下当舅舅的计划并没有成功,就被于夫罗蛮横地拖拽了下去。

按照于夫罗的说法,鲜卑人又不像他们匈奴人一样,还与汉室朝廷有过联姻,哪里是能随便效仿他的!

想都别想。

赶紧好好挖水渠去,说不定还能让陛下看在他们修复漕运有功的份上,给他们一个好职位。

恰好此时已至建安元年的秋末,这批鲜卑人若是还在草原上的话,应当已开始与那极寒的北地气候抗争,现在还能在洛阳烤火,更应该多做些事。

而这群鲜卑人倒也乖觉,在初至京师的惊喜面前,都没觉得他们被挪交给了一个还在太学中读书的小孩管理有什么问题。

这么一来,于夫罗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尤其是在自己的儿子刘豹面前。

不过,还是有些不太圆满的事情的。

比如说,在他冒险往北方并州走了个来回的同时,他的竞争对手也没闲着。

之前袁术给他分析,那堰洛通漕除了更有利于发展洛阳的建设外,对江淮商户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好处。

其中翘楚,正是曾为陛下捐献军粮的东海麋竺。

这位倒是没趁着于夫罗去抓人的时候后来居上,而是极其果断地放弃了支援挖掘水渠,转而出资,支持起了陛下的另一项计划——

粮食育种。

在刘秉看来,这与归化外族入汉一样,是个以十年起步的长远工程,也是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麋竺的加入,恰是时候。

“陛下说,连年的严寒与频频发作的旱灾,不能被认为是君王无德的象征,也不能在天灾再度发作时,就学着先代帝王,把它们归罪于高位官员,让官员引咎辞职,不如多花些时间在粮种的择优培育上。”

“一年年地选优培育,把能适应干旱寒冷天气的五谷培育出来,才是正道,光靠着富商支援,岂是长久之策?今日从他们这里获得的东西,明日,也势必需要从其他地方填补回来。”

“但只是为选种事宜募集资金,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劳师动众。”

麋竺向陛下提出捐献钱财请求的时候,直接被批准了,还被授予了关内侯的爵位作为嘉奖。

而负责主持这项大计的,正是郑玄的学生之一国渊。

于夫罗一边为陛下的深谋远虑大觉叹服,一边又忍不住叹气:“所以他比我还早封侯了!”

兜兜转转,他还是输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