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回淸颜讲父辈渊源,传家宝半叶吊坠 - 悬空寺奇案 - 六的昊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悬空寺奇案 >

第08回淸颜讲父辈渊源,传家宝半叶吊坠

第08回淸颜讲父辈渊源,传家宝半叶吊坠

杨光这人也是命大,在马上挨了一刀,摔下马后又被刺了一剑,因为是个小兵,敌人也没有好好检查到底死没死,当时杨光还剩下最后一口气,基本处于一个休克状态,如果说等待大部队救援,肯定来不及。

可命运的天平还是朝他倾斜了一回。

有一支商队恰巧路过了这里。这件事听上去很奇怪,兵荒马乱的地方怎么会有商队?

其实这支商队也是迷了路。北方蒙元残部一直侵扰边境,不仅抢地盘,还打家劫舍的,边境的村庄都不堪其扰,大部分向南搬迁。但总要一小部分人留在边境,跟北面的人买牛羊、皮革等商品,再弄到内地倒卖。

彭非本是个手艺人,奈何北方连年战乱,他的手艺难以养家糊口,自己老婆刚生了孩子,他打算从北方游牧民族那边进口些牛皮、马革的,拉到大同去卖钱,如果挣得多,还能在大同置办些产业,这样就能把家人都接到大同来住,长城内总是比长城外安全很多。

明朝廷和北元是宿敌,他们朝廷之间不做生意,但不管是游牧民族的人还是明朝人,都是要挣钱的,不挣钱怎么吃饭?所以这种事朝廷也管不过来。

彭非就这样来来回回穿梭与长城内外,这次运气不好,正巧赶上敌人入侵、皇帝出征,要让北边的逮住,可能会被杀人越货,要让南边的逮住,走私罪可能判个死刑流放之类的。

所以他和几位同乡组成的商队是一路躲避着两边的军队,大草原、戈壁滩上撒丫子跑,来回走位回首掏,咱就是说如今的朱祁镇同学要是有个彭非当向导,瓦剌绝无可能把他逮住。

就这样,彭非救起了杨光,连夜飞奔到最近城镇,找了家医馆给他治疗。

商队其他老乡继续南下,彭非则是留在了医馆,想着等杨光醒过来他再走。

杨光一昏迷就是三五天,因为是重伤,醒来之后甚至不能给彭非行礼感谢一下。

“多谢恩人救命!”

“使不得!军爷,您躺好,不可乱动。”

由于伤势较重,杨光还不能回军营,所以先写了封信送去,至少告诉大将军自己还活着,自己的任务完成了。

救了皇帝一命,这功劳足以封侯拜相。为了感谢彭非救命的恩情,杨光承诺自己领功后帮助彭非去京城定居,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到处跑着做生意了,一家人在京城会比较安全。

在养伤期间,杨光和彭非交谈甚欢,虽然彭非只是个普通大明子民,心中却怀着一番报国之情,对于草原战争也有自己的见解。

就在养伤的过程中,北元阿鲁台部南下入侵的步伐没有停止,因为阿鲁台部这几年一直在挨揍,这次斩首行动差点儿成功,自从被偷袭后,朱棣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变得不容乐观,毕竟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在这天寒地冻的地方打仗,就是铁打的身体也不行啊。

明军后撤了一点,阿鲁台部打下了几个边境城镇,一路烧杀抢掠。

这天,杨光养伤的边境小镇来了一队北元人,人家有马有刀,小镇上的人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关键时刻,杨光教了彭非一些设置陷阱的方法,两人一通配合,弄死了十几个敌人。

这里的细节对主线故事没啥用,就不展开细讲了。

因为这件事,杨光当场要和彭非结为异姓兄弟,彭非觉得杨光年纪比自己大太多,不合适,不如结为师徒。

坐在草原的夜色下,杨光对彭非说:“我比你大将近二十岁,你叫我声大哥我也不觉得亏,忘年交嘛。”

“哪能啊,我还是叫您师父吧,您这几天教我的这一套刀法,虽然我学的不精,但也实用,受徒儿一拜。”

“别闹。”杨光说:“说句实在的,我女儿要是将来也生个女儿,不如就和你家儿子定个娃娃亲,我们两家结为儿女亲家,这样一来,你叫我师父,也不算差辈。”

“哪敢啊!”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你就答应了吧。”

“好,师父!”

因为彭非是个手艺人,会打磨一些石头,所以就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玉石吊坠送给了杨光。

“这玉成色不错啊。”

“嘘,不要声张啊,这是我和我媳妇结婚的时候,做的定情信物,我当时走私了一批玉,这算是边角料。”

杨光赞赏道:“手艺不错,可是这玉为什么是半片叶子?”

“那半片在我媳妇那里,两个拼起来就是一整片叶子,到时候你把这个给你孙女,我把剩下的半片传给我的儿子。”

“你小子想的挺远。那万一我女儿给我生个外孙子呢?”

“更好说啊,那就让他俩结为异姓兄弟呗,也不差辈,完成咱俩愿望了。”

“哈哈哈哈。”杨光问彭非道:“你这个手艺为什么不去谋些正经生意?比如跟我一起回京城做点买卖?”

“京城我是不想去,天子脚下寸土寸金的。要搬家我就去大同,等我搬了再说吧,那边有个悬空寺,前几年遭过火灾,我听人说,需要召集不少工匠去修缮。我呢,能造些佛像,到时候就造佛像,肯定大赚一笔。”

“不错啊,小到吊坠,大到佛像,你是样样精通啊!”

“师父过奖!”

两人正聊着,只听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

被彭非和杨光弄死的那十几个阿鲁台部的人里有漏网之鱼,回去打了小报告,他们带着大部队就杀来了。

“还是疏忽了,快,让村民们快跑,他们这是来报复了。”

杨光和彭非带着村民向南跑,但很快两个人就走散了。

一路躲躲藏藏,总算是逃过一劫,可自那次分别后,杨光就再也没见过彭非。

而京城传来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自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四年时间击败侄子夺得帝位,在位期间,实行削藩,建立内阁和东厂;迁都北京,五征蒙古,积极经营边疆,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文化上,修著《永乐大典》;疏通京杭大运河,修建紫禁城,派郑和下西洋……

功绩卓越,也消耗了大量国力。尽管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的确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马上天子最终的归宿就是死在马背上,这本就是属于他的终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