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回大明边境起战火,盗匪洗劫悬空寺
第02回大明边境起战火,盗匪洗劫悬空寺
上回书说道,大明王朝正在经历一场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从何而起?这要从明朝建国开始讲述。
大家都知道,明朝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朱元璋先生,开局一个碗,一路猥琐发育,最终痛击元朝,登临帝位,堪称神勇无敌之白手起家。
元朝被痛击完之后,一顿崩、撤、卖、溜,逃回草原,但他们的几大残余势力是轮番登场,什么鞑靼、瓦剌、兀良哈、阿鲁台,名字贼多,因为不好记,全部简称北元人或者蒙古人,他们都是元朝被揍后分裂出来的部落联盟,干的事也都一样,就是继续在北方找事,想着怎么再杀回来。老朱什么人,能惯着他?结果就是北元残余势力是天天挨揍,差点儿被打到西伯利亚去。
第三任董事长朱棣先生(你们也可以叫他的英文名judy)的故事更传奇,他先是一脚把第二任董事长朱允炆(也就是他的大侄子)给踹飞,自己上任,史称“靖难之役”。
而他的大侄子居然在战败后神秘失踪,之后朱棣还派了一个叫郑和的太监带着船队出海搞外交和对外贸易,史称“郑和下西洋”。
其实就是借这个机会让郑和捎带手找找他大侄子的下落。
朱棣上任后,直接从工作群和oa下通知:
为了方便打架,向北迁都!
judy先生早就看着北边这些人很不爽,上任后把首都从南京搬到北京,亲自带兵下场,撸起袖子就干架,连搓蒙元残部三五顿。
迁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朱棣原封号“燕王”,北京就是他发家和起兵的地方,所以:
一,根基在这儿。
二,打仗很顺手。
得出结论:必须迁都。
古建筑史上的都城巅峰之作——紫禁城,就是明太宗朱棣主持修建,可惜他自己没住上,留给儿孙了。这里要提一句,皇位传到后面嘉靖帝那一代时,皇帝因为要搞一些宗庙方面的小操作,就把他老祖宗的庙号从明太宗被改成了明成祖,后世历史书上就都写着明成祖朱棣。
由于悬空寺故事发生的时期还没到嘉靖朝,大家肯定还是要称呼他老人家为太宗的,写作也当然也要严谨嘛。至于这位传奇般的皇帝,后面还有关于他的故事讲述,这里就继续说下一任了。
judy驾崩后,第四任董事长明仁宗朱高炽也很能干,大明在他的手里,gdp“噌”的一声就涨了起来,可惜身体状况差点儿,只干了10个月就拜拜了,该说不说,有能力的皇帝干10个月顶昏君干10年。
第五任董事长宣德帝,文武双全又爱玩,从小跟着他爷爷打仗,上任后以搞gdp和玩蛐蛐为两大主业,但也不好惹,玩着蛐蛐但不耽误打架,见着北边的该搓还得搓。
这两位在位期间,创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繁荣的局面,史称“仁宣之治”。
只是北边连连叫苦啊:这一顿顿的挨揍搁谁能受得了!对面还越打越有钱,不带这么玩的!
北元方面跟朱家几代人打了很多年的架,最后经济比不过大明,打仗也占不着便宜,元气大伤,只能采取缓兵之计:不行不行,不打了,我们向你们称臣。
大明也不愿意老打仗,这玩意儿毕竟劳民伤财,也就同意了北边称臣。
后来大明公司传到了第六任董事长——正统帝朱祁镇,由于是年少上位,有些事情他不懂,有些家他也当不了,但是在他的前几任董事长把北元给揍怕了,北边也算是消停了一点点,但也只有一点点。
为了加强友好往来,那边时不时的进贡些马匹、皮革什么的,大明这边就回点礼,赏赐一些金银珠宝。
一开始还比较正常,北边不管来多少人,大明这边就全都赏点。
后来呢瓦剌部在北元各势力中做大做强,也派代表来领赏,说白了就是伸手要钱嘛。
瓦剌人玩的很明白,这赏东西按人头算?那不得多去点人!
后来是越去越多,成百上千的人来了就是:大明爸爸我们草原上今年又干旱了,爸爸支援点吧!直接拿大明当提款机了,这谁顶得住啊。
当时董事长朱祁镇先生手下有个秘书叫王振,说的文雅点叫秘书,说官方点叫太监。这个叫王振的太监深得皇帝宠信,大概就像宠女朋友一样宠着他吧。
王振一开始替董事长干活,来人,掏钱,来多少,掏多少,后来王振一看这阵势头不对啊,瓦剌那边怎么回回派几千人来呢,这不讹钱嘛。
但是王振这个人是个太监,他性格里就没有什么阳刚之气,所以他从心里就觉得,来了就拿钱打发呗,先稳住这些人再说,给几个钱就能换来太平。
可是没有谁家的太平是这么来的,如果你是个富户,有几个恶霸说,给我们点钱,我和你交朋友,你给一回,他下回就带着爹妈一起来要钱,下下回就带着亲戚朋友来要钱,再富也得给你讹穷了。
对付这种恶霸也没别的办法,就是只能揍一顿,可这个时候大明想揍瓦剌一顿,可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现在的董事长不是明太宗朱棣,也不是明宣宗朱瞻基,现在的董事长只有二十出头,他哪打过仗啊。
对面瓦剌的老大叫也先,四十多岁,正值壮年,这个年纪是人类公认的事业黄金期,更何况也先从小到大都在跟着自己的父辈打仗。
而英宗皇帝从小就在宫城里长大,从作战经验方面,两边高层领导一对比,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谁赢面更大。
不仅是领导层,政治和经济方面,人家也有进步。这时候,蒙古不再是一些松散的部落联盟,也先已经算是基本统一了蒙古各部,在这几年修养生息中元气也逐渐恢复。
当然,明朝也不弱,太宗皇帝留下的50万大军和精锐部队,既有作战经验,又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完全不虚。
所以说大明想揍瓦剌,也不是不可以,家底很厚。
正统十四年,即1449年。这年春天,也先又想要钱了,派了2000多人的使团去北京,带了一些草原上的马儿,上贡给大明。
其实也不是啥好马,就是为了要赏赐一顿吹呗:“啊哈哈,亲爱的大明,我们把草原的马儿带到了关内,你们可以叫它内马尔!”
实际来贡马人数2000,但给明朝上报:我们来了3000人!准备3000人的伙食和打赏哈!
其实2000人报3000人,不仔细数也数不出来,而且没人真的会去数一遍,但这时候王振老师非得数一数,讲道:我早就看你们这些瓦剌人不顺眼了,回回来都报假账,我这回一定要查查人数!
一查还真是多报了,王振大怒:给你们钱是给你们脸,讹钱都不诚信,要点儿熊脸不?削减!削掉八成。
这里就可以看出王振这个人的性格缺陷:就是做人要么一直怂,要么一直硬,之前给人钱的也是你,现在跟人家较真的也是你,咋大明的坏人和瓦剌的坏人全让你一个人做了?
瓦剌使者团回去给也先汇报说:大明不光钱给的少了,还说咱讹人不讲诚信,讹上加讹,讹心至极,穷凶极讹,讹人先告状,讹讹讹红掌拨清波。
这些人夸大其词,连谐音梗都整上,就是为了给也先找个进攻明朝的理由。
也先一听:这感情好啊,我想睡觉,给我递枕头来了。明朝太监羞辱我方外交使者,简直就是骑在我们头上拉屎,太欺负人了,揍他!
这操作就是我们常说的恶人三招:制造矛盾,贼喊捉贼,正义审判。
首先找事,找完事再说自己被欺负了,然后再报复欺负自己的人就变成了一种“正义”的行为。
不要说古代了,这种废阳寿招法现在也一样好用,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这种又废又下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