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季然沉默着,无法说什么。
周湛舸终于不骂季然了,他坐在季然的床边,朝季然伸手:“过来。”
那是一个张手的动作,季然就朝他靠过去,也张手抱住了他。在他后背上轻轻拍着:“我没事,真的没事。”
有事的是周湛舸啊,周湛舸才差一点儿没有缓过来呢。
他想跟周湛舸说,他是一个系统穿越着,可以一次次的穿越,生命不重要,这个世界死了,会到下一个世界,而周湛舸的这个世界就没了。
而且他也不会那么容易死,就跟他也溺水了,也喝了很多溺水,可是只要脚筋缓过来,他就可以游上岸,一点儿事都没用。
刘公公说他吉人自有天相,老天不会折腾天子,可真实的情况事他还不到死的时候。
周湛舸身体僵硬,有好一会儿才有缓和下来,把手搂在了季然背上,抱住了他,抱的很紧。季然都能觉出他手臂的颤抖。他把整个人贴近周湛舸,能感觉到他的心跳,那么周湛舸也应该能感觉到他的,两个人的心跳在这一刻很好的安抚了彼此。
季然膝盖动不了,就卧床休息,而周湛舸只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忙,他依旧在南淮县衙,没有去杭棠巡抚,南淮县是水灾最严重的地方,周湛舸是在这里压阵。
他把办公地点设在南淮县,不是不走了,周湛舸这一整天在淮南、安溪两地,筹备百姓口粮,筹备前线军粮。
第二日时周湛舸就把薛琛调到了沿海战线,同时把粮草装备运送过去。
晚上的时候,周湛舸就把政务搬在季然房间里,晚上一边办公一边照顾季然,其实就是看着季然,季然现在有刘公公不错眼的盯着,根本没事了。
不过季然也没有说什么,周湛舸大概是心理恐惧没有消散。
周湛舸会在办公的时候跟季然说现在灾情处理的怎么样了。
截至目前,南淮、安溪两县一万五千禾田被淹,万人受灾,失踪人口一千零五十,而这个数据目前还在上涨。
此次南巡的其他官员已陆续到达,周湛舸让他们随时汇报两地情况,要不遗余力的搜救失踪百姓。
周湛舸跟季然道:“皇上不用太忧心,我已经让杭棠兵营驻守的千余官兵都一起搜寻。”
季然嗯了声:“你也不要着急。”
刘公公端着药盘进来,闻言也跟周湛舸道:“皇上说的是,周尚书不要太焦心,这是天灾,我们尽人事,百姓会体谅的。”
周湛舸没有说话,只接过药,亲自给季然膝盖上药,轻声问他:“疼不疼?”
“不疼。”
这药不疼,季然只要不走动就不疼。
他知道周湛舸压在心里的话。□□,是人祸。
三年前才拨银子筹建的堤坝,仅仅三年就保不住了。这是什么样的豆腐渣工程,可想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他说有比前方战事更重要的,那就是内部的贪腐,内部贪腐,迟早会拖腿前线战事。
如果连粮草、军需都无法供应,前方如何打仗?
周湛舸曾熟读兵书,也有一身骑射本领,箭法更好,可他不能呈一人之勇,他是周尚书,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他要有统筹全局的能力,他要稳坐后方,为前线输送粮草军需,为他们提供坚实的后盾。
季然这些日子见识过周湛舸雷厉风行的处理手段,而两天更加出类拔萃。
搜救百姓,安排赈灾粮仓,防疫、固堤,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
看上去都是正常的、没有动血的事情,但季然知道,等这些处理完就是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步了,处置贪腐官员,抄家后斩了。
季然问他:“赈灾粮是不是不够?”
赈灾粮仓只是为了在困难时期周转的,而现在不仅要供给前线军粮,还要满足万余百姓半年甚至一年的口粮,肯定是不够的。
周湛舸也嗯了声:“杭棠粮仓的赈灾粮只够两县百姓周转十天。”
周湛舸现在有什么话都跟季然说,季然不懂的地方他就给他解释:“杭棠区山多、水多,桑田多,粮食本就少,虽然杭棠地区是富裕区,是国家的纳税主要地区。但主要是指蚕丝绸缎、茶叶等出口产品。口粮每年都是从外省购买过来的。”
季然明白了,他想了下道:“那我们从苏州借粮吧。”
周湛舸嗯了声:“我已经写信给苏州巡抚了。两船粮草到秦将军军营,两船到淮南、安溪,明日就到。”
季然问:“银子我们有吗?”
周湛舸微微笑了下:“皇上就不要操心这个了,微臣会想办法的。先睡觉吧。”
“你也早点儿休息吧。”季然跟他说。周湛舸这两天都在他房间里
,因为他膝盖受了伤,周湛舸把刘公公的话干了。
周湛舸给他打着扇子嗯了声:“皇上先睡。”
雨还在下,已经由暴雨转成中雨了,只是依旧没有停。
白天的时候233给他调了一张气象云图,正好是橙色台风登陆沿海岸线,从杭棠上空过,带来的强降雨,短时间内停不了雨。
季然又睁开了眼,周湛舸正看着他,握着他一只手:“皇上睡不着?”
季然跟他说:“雨恐怕还要下几天。”
周湛舸嗯了声:“我知道。大雨有利也有弊,我告诉皇上件好事,”
好事是什么?
“连日大雨,江边大雾,秦将军已经制定了作战方针,后日大举进攻,一举歼灭水寇。”
周湛舸握着季然手说,目光如剑,在昏暗的房间里依然能让季然看清他眼里的光。
周湛舸坐镇淮南,却一直关注着沿海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