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Part1气场测试: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 气场修成手册 - 高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气场修成手册 >

第3章Part1气场测试: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第3章part1气场测试:你真的了解自己吗(1)

◎每天问自己3个问题

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气场。但是很显然,人们并不真正理解气场在公共关系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一个团队,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具体的人,他如何让气场对自身的能量释放发挥积极影响?这正是我在本书中将要谈到的。

首先,当你迫切需要改善气场并赢得计划中的精彩人生时,最重要的工作并非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你焕然一新的外在形象,对你发出由衷的赞叹声,而是发现你内在的真实自我,成为一个了解自己并且可以把握命运的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坐在纽约的办公室里,几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用来研究课程的参与者提供的他们那些“不堪回首”的经历。我发现超过60%的人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或正在做什么。尽管他们用最大的嗓门抱怨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也许不是那么糟,但人们想要得到的实在太多了,付出了最辛苦的努力却得不到丝毫像样的回报。

外在与内在的两个“我”被隔离了,这很令人困惑不是吗?即便他们严格遵循既定的程序,试图在他与别人的公共关系中寻找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然而,场景总是不受控制的:你开着一辆汽车,疯狂行驶在雾色笼罩的高速公路上,尽情地打着方向盘,却不知道这003辆车正在驶向何方,不清楚前面是想去的终点还是险象环生的悬崖绝壁。这会让我们走得越远就越对自己感到迷茫。我到达了什么地方,距离梦想的港湾还有多远?我到底有没有可能实现这个美妙的计划?

你开始失去对内在之“我”的掌控,对自己感到陌生。正像《营销管理》的作者菲利普·科斯勒已经告诉我们的:什么是最成功的买卖呢?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地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没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请全世界的读者都能从这些所谓的“自我总结和自我审视”中既看清别人,又看清自己,永远牢牢地把握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我当前的气场?”“我怎样调整自己,才能散发出明星一样的光环?”“我如何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又展现自我价值?”亲爱的,这不是问题!当你能清楚地描绘自己时,你就已经具备了无比健康的气场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就像年轻英俊的美国小伙莱顿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双脚就站在危险的线外一样,他庆幸在最需要睁开双眼的时候参加了我们的课程,得到了一个给心灵充电和重新振作的机会。他陪着自己的朋友杰弗逊来到了我们的培训中心,但随后他发现自己的问题更大。

他在摆脱了曾经面临的困惑之后说:“杰弗逊像一个不敢面对世界的孩子,他没有朋友,而我好像陷在了无休无止的人际泥潭中迷失了自我,我跟随着欲望前进,但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我想,一定是某些方面出现了错误,让我背离了自己的内心但又找不到原因。”

他在高盛公司有一份待遇丰富但又不胜其烦的工作,他每天跟全世界不同肤色的投机客打交道。客户的目标就是赚钱,而他乘坐金钱之箭在浩瀚的数字信息中游泳。直到有一天,他认为自己失去了太多重要的东西。

“我是谁?”他开始产生疑问。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好像被曾经的理想抛弃了,对前景不抱任何信心。”

“我的人生计划并没有实现,一点儿也没有。尽管我跨进了上流社会,锦衣玉食,讨论着最时髦的精英话题,但我却不得不承受着心底的阵阵空虚和无力,丝毫没有成就感的存在!”

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有时你明明很“成功”,开着价值不菲的车子,住着几百平方米的房子,但你每天情绪低迷,失魂落魄。

你知道吗?当我们内心的潜意识与外在气场发生冲突时,就会陷入这种精神分裂状态。气场总是与我们浑然一体的,它不是一面随身携带的镜子,可以在任何一秒拿出来看它的表面是否有瑕疵,是不是需要拿一块干净的抹布擦拭一下,给它镀上厚厚的金子。气场隐藏在我们的身体深处,总是向那些观察你的人真诚地告白,而对你的审问却销声匿迹,难以发现。因此,一个人想彻底认清自己的难度很大。眼睛长在自己的身上,却是用来观察外界事物,感受别人的气场的。自身往往成了无从判断的盲点。如果不是这样,阿波罗神庙的石柱上也就不会刻下“认识你自己”的谕示了。古代的欧洲人假神灵之手提醒世人认清自我、审视自我的重要性,以避免自我认知的迷失。

正因极为困难,才更显出认识自己的宝贵和刻不容缓。

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多么高,你时时刻刻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我认为自己正在慢慢背离初衷,亟须作出积极的改变。”在我主持的博雅公司的魅力训练课程上,在华盛顿、纽约、洛杉矶和东京,所有的人都会听到这个建议。我们习惯了向世界夸耀自己的博学和野心,但却没有时间回过头来反省内心,给自己做一幅动态影像扫描。

如果某一天,你有勇气做到这一点,我相信你一定惊讶得不知所措,因为你看到的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自我。它面目可憎地站在你眼前,甚至一副魔鬼扮相,正无比投入地将你带向毁灭的深渊。

2009年夏天,我问艾伦:“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如何才能做得好?你是否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艾伦夸张的表情像吞下了一头大象,他从来没有设计过此类自我询问。

然后我给他拿出一块白色的题板,在上面写下了三个问题:

我是谁?

你是否能清楚地看清自己的角色?

家庭角色: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儿女眼中的形象,妻子内心的地位以及亲朋好友对你的真实评价。

社会角色:你经常慈善捐款吗?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和社区活动吗?和邻居的关系融洽吗?

工作角色:你可知道上司、同事和下属对你的看法?你对于公司的意义是什么,在团队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是什么?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在人生理想坐标上的位置:你的人生轨迹是正在向上还是向下,是在挣扎还是正在突破?

我想做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