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我叫难难
第3章我叫难难
炎炎夏日、阳光明媚,枝头嫩叶鲜翠欲滴,随风轻轻摇摆。林中蝶飞蜂舞、鸟雀追逐鸣叫。
地上一片青草绿毯,零星朵朵野花盛开,一条溪流沿着河道规规矩矩缓缓流淌。
水流至一高约三四丈的石崖处便飞泻而下,落于地面青石之上,一片“啪啪”声响,四周立刻水花四溅,雨雾弥漫。
崖下一椭圆形石坑,坑内一汪清水,清澈见底。
微风拂过,顿感清凉舒爽、无比惬意。
三五孩童正于水中嬉戏,他们头戴青草编制的小帽,身上则只有一条短裤遮羞。
孩童中有一个叫难难的小男孩,他今年八岁,脑袋四周被剃的光光的,头顶上的头发被剪成一个圆圆的桃型。
此刻他正与小伙伴忙着戏水,身上湿漉漉的,就连头顶的那颗“桃子”也被淋湿了,好像被人咬了几口。
“你们说蠡县城究竟有多远?要是骑马的话……”。
难难望着天空,认真的说道。
几个小孩瞪着圆圆的眼珠,不约而同的点点头:难难确实很善骑马。
他们村有个叫田二的人,最喜养马,也最善骑马,村中小孩都叫他田二叔,平日里大家可以围着让他讲点新鲜事,也可以拜他为师学骑马。
而在这些孩子当中,难难无疑是最佳的。
小小身躯贴在高头大马背上,上马之时,起初难难还要借助台阶而上,可缰绳抓在他手中时却能进退自如。难难的骑术就算是一种天赋吧。
“不妥不妥,听我爹说咱村到蠡县城可远了,即使你骑马也找不到”
“且不说路远,道上还有强盗坏人,还是不去最好”
“还要有银两,不然你会饿死的”
不妥,不妥
……
此村名叫义中村,村中西北角住着一户姓龚的人家。
这个龚老头种庄稼倒是把好手,却不好管事,对妻子更是言听计从。
龚老头两口生有一子一女,女儿已远嫁他乡,儿子龚家柱还未成婚,平日里,三人就一起吃住。
而这个龚老头的老伴龚王氏,就是难难的老姑,难难家的“远方亲戚”。
龚王氏给小孩起名“难难”。
意思是经历过了大难还能存活下来,将来一定有大福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