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女真高手发突袭 - 推棺 - 离人望左岸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推棺 >

第六百二十八章女真高手发突袭

黑牢弟兄们非常洞悉人性,他们知道如何才能激起民愤,只要愿意,他们有着无数的手段,能够让这些人怒火冲天。

当一个人发怒之时,就会丧失理智,本心本性全都会展露出来,所以想看一个人的真品行,那便看看他发怒时候的样子吧。

这些女真难民果真暴动起来,大部分青壮都加入了反抗的行列,不过对黑牢弟兄们却半点作用也无。

他们或许在恶劣的环境之中挣扎求生,或许生存能力比寻常安乐百姓要更强,或许他们还懂得一些生存技巧,又或许他们身手敏捷一些,较之寻常人,力气也要大一些,或许还懂得弯弓搭箭,或者凭借蛮力使用刀剑。

然而他们毕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也没有武功的基础,所以在黑牢弟兄们面前是根本不够看的。

李秘带着李如梅和杨展,就这么袖手旁观,杨展到底有些不忍,但李秘却无动于衷。

他的眸光四处寻找,此时其实已经锁定了好几个目标,赵司马和左黯也默默将将这些人列为了重点关注的对象。

这等情况之下,仍旧能够保持冷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们并非难民的族人,所以不会因为妇孺受辱而气恼,这也说明这些人极度缺失同情心和善意。

毕竟对于黑牢兄弟们的所作所为,连守军和杨展都有些看不下去,即便是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李如梅,都想劝阻李秘了。

至于能够保持冷静的另一种可能,该是这些人本就另有图谋,生怕暴露自己,所以在刻意的隐藏!

无论哪一种,都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并非难民,也并不属于难民!

这里不得不提一嘴,为何管他们叫难民,而不叫流民?

因为在广袤的边地之上,每个人都是流民,无论是部落之人还是行商,他们早已习惯了迁徙,哪里闪耀生存的光芒,他们如同黑夜中的飞蛾一般,往哪里涌。

因为这种不断迁徙的生活状态,边民都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他们必须快速审视局势,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下去。

所以边民们的眼中,永远留着警惕的意味,只是这些人实在警惕得过分,这也是李秘发起这场冲突的本意。

黑牢弟兄们是参与者,更是执行者,他们比李秘更早发现这些可疑之人,他们也不可能会漏掉这些人!

虽然仍旧不断在冲突,但黑牢兄弟们有意无意将这些人都隔离开来,渐渐形成了包围圈!

这些藏匿在难民群之中的狐狸们,终于感受到了致命的威胁!

他们相互投递隐晦的眸光,如同在传递某种暗号,不过他们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人,李秘对黑牢弟兄们有着十足的信心。

然而就在此时,其中一人突然大喝一声,十几人同时散开,似乎想要撞开人群,逃脱出去!

此人约莫三十左右,精壮高大,似乎起跑太快,狗皮帽子被掀飞,露出剃得光滑的头皮,脑后仅剩下一小撮发髻,吊着细细一条小辫子。

剃发是建州女真的风俗,早在他们入关前,便已经是这样的风俗,所以大明有人早先写过游记,里头便说,男胡皆拔须翦发,顶后存发,如小指许,编而垂之左,也有说口髭亦留左右十余茎。

意思是说建州女真的男人尽皆髡发,留金钱鼠尾的发型,有一些会把胡子也编成小辫子。

不过在当时,剃发可是技术活儿,没有锋锐的利器,是剃不出如此光滑的程度,可见此人要么是家中富贵,要么就是常年剃得精光,以致于头皮如此光滑。

无论哪一种,都说明此人是地地道道的建州女真勇士,而且还是上层人士!

武士,又是上层,此人的身份也就不难猜测了,要么是匪首寨主,要么只能是酋长家族,亦或者是部落军的武将!

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李秘是非常清楚的,而对方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十几个人四处冲突,却让黑老兄弟给死死拦了下来,或许他们也没想到,六堡守军里头竟然还有这等高手!

若非李秘出手,只怕守军根本奈何不得这十几个人,而为首的壮汉已经冲撞出来,直奔杨展和李秘这厢冲杀了过来!

他手里头并没有兵刃,但一双铁拳也是无人可挡,寻常守军还未抽刀,便被他打飞出去,胸膛凹陷,口中吐血,也是触目惊心!

杨展虽是进士出身,但好歹见过不少战场厮杀,虽然脸色有些发白,下意识往后退,但也没有太过慌乱。

至于李秘和李如梅,还巴不得那人自投罗网!

李秘神色泰然,那人却浑然无惧,这也说明他们对李秘一无所知,更不知道李秘和大斑鬼鲳是他们的变数,甚至于是劫数!

然而他还未碰触到李秘,就已经被逼退了!

左黯从旁越出,只是挥舞袖袍,席卷风雪,挥洒出去却是大片火焰!

李秘对左黯这样的幻术师是非常佩服的,只是能够在如此风雪天,制造出火焰的效果,即便只是幻术,也足以让人惊叹。

因为那个年代的燃油可没有后世的这么精细,*也是粗劣,点火装置就更不消说,虽然不至于钻木取火,但无论是火镰火折,都不容易达到这种顺发火焰的效果,然而左黯到底是做到了!

那壮汉见得左黯“召唤”烈焰,也是心头大骇,这些人粗鲁野蛮,但对自然和神祗保持着原生态的敬畏,在他们看来,左黯简直就是神人!

左黯刚刚挥洒出烈焰来,逼退那人,甩手就投出几道冰晶,那人就更是心虚了!

李秘趁着这个空当,朝杨展道:“发信号,拉响警钟,全城戒备!”

杨展也是吃惊,虽然场面有些乱,但二三百难民并没有太大的战斗力,周遭的卫兵其实已经足够了。

即便这十几个人英勇无畏,武功又是了得,但还有李秘的三十九个高手呢,又何必小题大做,全城戒备?

需知此时大量的边民都躲在宽甸堡城中躲避风雪,轻易不会在户外活动,因为户外活动是真真要危及人命的,即便有七八米高的城墙庇护,也没人敢在低温之中长时间暴露于户外。

“会不会太兴师动众了?我看局势已经落入掌控了,还是息事宁人,低调行事吧……”

杨展倒是个爱民如子的,虽然他私心比较重,但在地方治理方面确实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别的政策李秘或许不知,但凭着这股轻易不扰民的心态,就远胜其他官吏了。

然而现在可不是扰不扰民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之际!

“别废话!快去!晚一些可就迟了!动员全军,将防御器械全都搬上城头,火器都抬出来,做好防潮,烧起大火堆!”

这种天气,即便*能够保持干燥,可想要点火却是不容易,火把都有可能被吹灭,李秘想要生起火堆来,看来是真的需要用到火炮了!

可这只是二百多难民,眼下还被挡在墙根之下,虽然守军有些手忙脚乱,但局面并未彻底失控,至于那十几个人,眼下也已经被黑牢弟兄封锁,堵得死死的,根本就逃不出去,李秘为何这般如临大敌?

杨展到底是守将,李秘此时的语气和姿态已经是高高在上,不容置疑,他心里也很不舒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