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月球移民 - 黑科技:我寻思从玩具开始 - 潭前星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392章月球移民

第392章月球移民

梁星实验室开学之际,月球基地正式开通第一批移民名额。华夏在月球已经成功建立两个月球基地,暂定接收1万人的移民申请——每个基地5000人。

相应的身份证上也会变更为华夏-月球人。

本次移民不需要任何费用,华夏官方提供一日三餐。

虽然限制用电,但用电期间可以连接网络。

月球人也可以申请参与月球建设工作,待遇从优。

华夏官方对月球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说明,也允许月球人通过网络与蓝星的亲戚朋友互动。

但目前月球的情况不允许随意进出。

每次出入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对中转区域的空气进行转移。

而内外气压失衡对幻想矿石材质的基地外壳负担显然不容忽视。

多层结构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防止外壳损耗,以便及时维修、更换。

因此移民申请特别强调,一旦成为月球人,暂定一年只有一次回到蓝星的机会,且时间固定。

申请人必须确保自己能够接受这个条件。

否则到了月球,反悔可就来不及了~

当然,如果在此期间技术突飞猛进,科研人员能够攻破人造大气层的技术难关,并且在月球成功实施。

那也可以提前与蓝星建立太空航班。

但科研人员对此不抱希望,每年一次返航,捎上回蓝星探亲的月球人更符合实际情况。

“请您再确认申请说明,全部接受就可以在这里签字。可能还需要您稍等片刻,飞船满员后就会出发。”

月球移民登记处,工作人员笑着引导申请人完成签字确认。

坦白而言,第一批申请月球移民的人员以无业游民与刑满释放人员居多。

前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工作,而月球包吃包住——虽然只是暂住,但比他们在蓝星的生活肯定舒服。

后者回归社会,多多少少还是要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而前往月球勉强可以算得上是彻底告别过去。

1万人的申请,不到1天就满员。

而告别蓝星前往陌生星球——或者也不算特别陌生?

但无论如何,这与外出打工的意义截然不同。

他们其实也知道,这第一批移民多少有点小白鼠的含义。

哪怕是科研人员也是跟随第二批移民,才会登上月球进行人造大气层的研究。

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说明问题,而第一批移民的福利,恰恰正是对风险的补偿!

负责移民运输的并不是嫦娥号与玉兔号,而是新的运输飞船——奔月1号。

虽然速度稍慢,但一次能够搭乘千人,顺便还能装载一定货物。

如此庞然大物,在太空航行的能源消耗也不容小觑。

即便华夏暂时也只完成一艘运输飞船。

“这是您的船票,请按照规定的时间在此等候,为你带来的不便请多多谅解。”

第一批移民将通过十次运输完成,月球移民登记处的工作人员耐心的解释相关事宜。

很多人都以为第一批移民会一起登上月球,但条件所限,属实只能分批运送。

不过官方已经掌握运输飞船的核心技术,一年内应该可以实现单批次运送万人。

对于身处奔月1号运输飞船的人们,他们已经没有心思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奔月1号运输飞船上,官方公务人员会讲解月球人可以担任的工作。

基本对学历、经验都没有太多的要求。

只要肯吃苦,收入也不会比蓝星的白领们低多少,甚至超过也并不是特别困难。

梁星从来都没有小瞧过国家的力量。

哪怕没有梁星的帮助,通过反重力技术——或者说反引力技术,国家科研人员成功研发重力装置,并且在奔月1号上进行安装。

哪怕进入太空,除了摆脱蓝星引力瞬间的不适,飞船上的人们并没有体会到失重的感觉。

很多人还疑惑这么长时间都没有飞出蓝星,那得什么时候才能登上月球?

直到饭也吃了,觉也睡了,讲解也结束了,公务人员提醒大家可以换上宇航服登上月球,他们才反应过来。

这是已经到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相比奔月1号,真正踏上月球才让人感受到身处外星球的不适。

公务人员比划着在奔月1号上为大家讲解的手势,虽然也有人不记得,但大家都跟着她走,从众应该不难吧?

这一刻开始,他们便算是月球人了,新的身份证将在下一轮运输中送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