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夜幕下的暗流,山城啤酒自爆疫苗研
第226章夜幕下的暗流,山城啤酒自爆疫苗研发失败
入夜,星辰闪烁。
9月的夜晚没有一丝凉意,只有四面八方涌来的闷热,宛如被困在了蒸笼里面。
山城啤酒抵达7连板后,已经到了“渡劫”的关键时刻。
为什么说是渡劫?
原因就在于8连板会触发《股票交易严重异动公告》,证监会对此也有明文规定,《股票交易严重异动公告》必须对市场炒作重心进行正面回应。
也就是说,山城啤酒必须针对治愈性乙肝疫苗,也就是它们的“合成肽疫苗”进行详细情况说明。
在夜幕笼罩之下,柠波涨停敢死队的“交际花”徐海鸥已经早早抵达山城,并与佳辰生物的副总廖梓良喝上了酒。
包厢内,美女作陪,每一位的颜值都是班花级别。
“这杯酒我必须要敬廖总,感谢佳辰生物为全球乙肝患者做出的贡献,合成肽疫苗一旦上市,那可是上亿乙肝患者的福音,我干了。”
徐海鸥举起酒杯,看似在夸赞廖梓良和佳辰生物,实则是在点出本次饭局的重点。
当杯中酒水一饮而尽,杯子放下那刻,一旁的女陪立马拿起分酒器,替徐海鸥倒满了酒。
其他陪酒女也没有闲着,纷纷夸赞起廖梓良。
“我听说咱们国家有上亿的乙肝病人,要是能把他们都治好,廖总和佳辰生物肯定能在人类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史留名啊廖总!”
“我也敬廖总一杯,感谢廖总为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
“感谢廖总!”
一位位女陪将廖梓良捧高,最后干脆把功劳都安廖梓良头上,用尽了赞美之词。
组局的中间人江志强,也连忙附和道:“廖总的贡献,提名诺贝尔医学奖都不为过,那可是上亿条鲜活生命,哈哈!”
廖梓良也是饭局老油条,不可能被夸两句就飘飘然。
只见他摆了摆手,微微笑道:“不敢当不敢当,其实我们佳辰生物没有你们想的那么伟大,都是为了碎银几两在奔波。”
廖梓良这句话并没有说谎,为“利”出发确实是行业潜规则。
为什么罕见病基本无药可治?
原因就在于患病人数少,药物均摊成本高,市场消费潜力不足以支撑药企投入资金研发。
试想一下,全球只有1万名患者的罕见病,你是药企老板,会愿意投入数亿资金研发特效药吗?
很显然。
基本不会。
药物有专利期,药企也有市场评估团队,每一款特效药物的诞生,都是资本精打细算,以及“意外”的产物。
哪怕佳辰生物不研发治愈性乙肝疫苗,还有广府药业,如果它们都不研发,还有第三家,第四家药企会投入资金,原因就在于全球乙肝患者数量极其庞大,是万亿级别大市场!
徐海鸥脑速极快,他从“碎银几两”这四个字中,捕捉到廖梓良可能想表达的意思,随即试探道:“不管怎么说,合成肽疫苗就是乙肝患者的福音,况且谁不爱碎银?这不能磨灭廖总的贡献。”
“都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拯救亿万乙肝患者,妥妥的正道啊!”江志强又连声附和。
作为中间人,他已经收了徐海鸥10万块钱的好处费,自然是要说尽好话的。
很多人明明有钱,却办不成事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会找中间人,也就是担保人。
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突然有个陌生人求你给他办件事情,还递给你一个装有50万现金的箱子,这你敢伸手拿吗?
很明显,但凡带点脑子的人都不敢去拿。
1是陌生人,不知道底细。
2是金额大,容易被诬告。
可如果是熟人呢?
哎!
情况就不同了!
“熟人介绍”这四个字,可不仅仅适用于风月场所,它还能用于送礼攀关系。
江志强和廖梓良是发小,他当中间人和担保人,徐海鸥就不是廖梓良的“陌生人”,毕竟朋友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
廖梓良也听出两人想表达的意思,只见他站起身,举杯道:“两位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让我们祝合成肽疫苗早日上市,为了碎银,也为了亿万乙肝患者的健康。”
“为了亿万乙肝患者!”
“为了他们的健康!”
“祝合成肽疫苗早日上市!”
“干杯!!”
杯沿相碰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所有人都把自己杯子的酒水一饮而尽,然后进入单纯的吃饭阶段。
刚才简单的交谈,已经让徐海鸥、江志强和廖梓良三人达成了合作的初步共识。
由于有女陪在场,他们不可能把话说得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