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收拢军队
第23章收拢军队
正当这时候,面前一阵扭曲,原本就在他面前的刘将军消失,一切都不见了,还沉浸在愤恨中,但是郡守只看到自己仍然在那处地窖里,他登时心中直直的往下坠落,余光打量四周,那些谋士们好端端的还在那里,显然并没有死去,他们身上的绳索还是结结实实的。
怎么会,刚才他明明已经把这些人都给杀了的!
最恐怖的还不是那些,而是眼前还是李清越、刘青阳他们,就好像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他的幻觉一样。他仍然被李清越的手中刀剑指着,那么这些都跟之前都没有什么分别。
乍然看到,自己还是阶下囚的身份,险些让郡守没有控制住表情来。
郡守紧张的牙齿打颤,他不知道刚才说的那些话究竟是他在发癔症,是出于太想得救下的癫狂,还是因为中招了,定然是那妖人的手笔,能够打败红莲教的,果然只会是更加邪门的存在。
就是那家伙暗算他,才让他丑态毕露。可惜,就算是心里面这样想着,郡守却还是一动都不敢动,因为他不会武功,李清越的宝剑就架在他的脖子上,轻轻一动,就能要了他的小命。
强忍着心虚害怕,郡守只能拼命祈祷,刘青阳等人不清楚刚才发生了什么,不然他根本不敢想象,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裴明霄已经从幻境中知道了一切,自然清楚郡守的性情,总而言之,这是个必须要剪除的麻烦人物。
裴明霄看向了那些突然沉默的谋士,没错,刚才的那场幻境中,他试着将这些人都拉进同一个场景中,结果成功了,在演化了周围环境后,就任凭他们活动,结果并不出他所料,毕竟一个自私自我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变得这么舍己为人呢,但是这似乎超出了这些谋士的预计。
顾飞白睁开了眼睛,他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死于主公的匕首之下,毕竟被穿心而过的森寒感,依稀还残留在他的感官上,只是没有想到还有能重见天日的时候,看到那熟悉的一幕再次出现,好像是他被杀死前的场景,然而此时他的心情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
刚才那是幻境吗,还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呢,顾飞白苦涩的想着,根据他对于自家主公的了解而言,很有可能会是他能够做出来的事情,毕竟主公的性情,向来都是如此。
望着还恍恍惚惚,但都活着的同僚们,所以这是上天垂怜,也看不下去主公的所作所为,才给了他们重新活过来的机会吗。可惜,已经晚了。
原本叫嚷的谋士们不再吭声,地窖里诡异的沉默着,李清越不太清楚,为何这些人原本有的在哭叫,有的在骂人,本来义愤填膺要为郡守打抱不平,可是现在突然都住嘴了。
不过他们不再出声,对他而言,也是好事,要是听他们再继续下去,他可是要忍不住杀了那些污蔑自己主公的人,到时候恐怕会污了主公的眼睛。
“主公,我侍奉您已经十五年了,这些年来,我自问自己没有半点对不起您,就算是想要屠杀青松胡同,我也帮您想办法善后,为何要这样对我······”
不是每个人都像是顾飞白那样认命,很快就有个谋士心态崩溃,原本想好要为主公而死,为主而亡,这也是应有之义,毕竟享受了这么多年的待遇。
但是却在被真切的辜负之后,被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杀死,甚至于死前他还在想办法为他谋划,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此时此刻他只想什么也不管了,将郡守安排自己等人做的那些恶事都抖搂出来,一起同归于尽。
不仅仅是他这么想,其他的几个谋士也是如此。好啊,不管刚才是怎么知道的,反正以郡守的为人,很有可能会做出这种事情来,或许就是有神明不忍心看他们遭受蒙骗呢,才让他们侥幸生还,不然怎么解释这一切的发生,尤其是熟悉郡守的他们,能够看出对方的紧张不安。
既然主公不仁,也不怪他们不义,将那些事情都咬出来。刘青阳不是爱民吗,知道了这些,郡守也逃不了,因为他已经犯下累累血案。
李清越就看到原本倔强的谋士,此时突然开始源源不断的往外说郡守的黑料,他都没想到郡守看起来可怜的外表下,还能隐藏这些举动,尤其是听到对方派兵屠杀了这里的梁朝百姓后,这可都是没有举起反旗的顺民啊。
气愤不过,李清越生怕刘青阳心软,不忍心下手,但是郡守心思恶毒,此时就能生出这种毒计来,谁知道日后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决不可放过他,不仅如此,他的家人也不能放过,不然要是有人想着为他复仇,无疑会对主公造成危险。
与其容忍祸患活下去,不如他先下手为强,做成既定事实,也省得主公为难,李清越既然有了这种念头,就毫不客气的杀死了郡守,被抹了脖子,郡守还满脸不可置信,死前还睁大眼睛望着刘青阳,嘴里含混的说道:“饶命······”
根本来不及挣扎,郡守的尸体就跌落在地,歪倒在地面上。
除此之外,此地还剩下三个谋士,有人惨然一笑,已经对自己的下场心知肚明,主公都被杀害,他们这些人的攀咬,估计在对面看来,就像是生死关头为了活命故意栽赃陷害自己的主人,这只是为了讨好新主的行为。
是啊,不明真相的人看来,就该是这么回事才对。
裴明霄这时候走过去,不顾自己的胳膊上的伤势和周围人的劝阻,他看着谋士的眼睛询问道:“你所选择的主公已死,只是不可因此将其归罪于清越。因为他是我的下属,是因为我的管辖不力,为了保护我而杀人。所以就算是有怨恨,也该冲着我来,而不是冲着清越去。如果你有什么报复,尽情放马过来。”
当绳子被解开后,这些人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你不杀我们?”
裴明霄摇头:“倘若你们侍奉的主人下令,要去赈济全城百姓,其中少不了有人上下其手,而且人数这么多,官府现有的存粮也不够,你们会如何去做。”
有人下意识的回答:“先根据掌握的户口情况,分出继续赈济的区域和民众范围,老人和幼儿吃的少一些,壮年男女吃的多一些,根据人数和大致的饭量弄清楚赈济的粮食数量,然后和当地的大户合作,因为粮库的粮食很可能不够,威逼利诱劝导他们捐献粮草。
接着去找到村镇、乡里的乡贤和当地的村长等等,将这些粮食分批发放。这些人肯定会贪污,所以最好一次不要发放太多。要是担忧还有人以次充好,将沙子代替粮草,可以暗中组织人去抽查,发现一起就惩处一起。鼓励民众举报,设置相关的监察点,要是收到相关消息,就去将贪污之人抄家,将粮食充公,同时奖励那些举报人······”
话语戛然而止,自己都没有搞明白,为什么在郡守的尸体还倒在地上的时候,他却莫名其妙的开始回话起来。
想到对方为了下属如此有担当的模样,分明是李清越自己的举动,却一力为其承担,这样的爱护,为何他们的主公不曾如此做到。
谋士心情复杂,只觉得内心五味杂陈。
“要是没有命令,你们会主动屠杀青松胡同吗?”
“自然不会,杀人只会带来痛苦,要是有的选,谁会想去杀人呢,尤其是屠杀治下的百姓。更何况,杀戮青松胡同的事,是主公,不,郡守主动提出来的。我们不过是为他完善计划,谋划怎么把人都给骗出来而已。”
知道这几人说的都是真话,裴明霄紧接着说道:“这就行了,你们是谋士,主公既然有命令,就只能遵照执行。杀死这么多的人,其罪过最大的还是郡守,现在首恶已经伏诛。你们的余生应该专注于赎罪,死去的人无法挽回,但是你们用一身的本事还可以救下更多的人。只是从今往后,不能再像是如今这样,不把人命当回事,每个人的性命都是十足宝贵的。
放在当下,刘将军还不知道情况,要是能够平息外面的动乱,使得对方臣服,不是可以免于兵戈战争伤害更多人的性命吗。那些士兵们只是武器,被什么样子的人操持,就会呈现出怎样的模样来,真正应该责怪的,还是下达不合理命令的人才对。
就好像那些被称之为暴民的红莲教徒,他们为了攻城和劫掠,同样杀了不少城中的大户和百姓,只是他们大多数为了活下来才加入红莲教,我给了他们粮食,他们就不再作乱。要是一报还一报,为了给贫民报仇,那我应该先把那些教徒们都杀了。
而你们因为上级的命令才杀死了这里的百姓,罪过绝对不是区区几个谋士应该承担的,郡守是主谋,你们和那些将士们只是执行者,要是为了给此地百姓报仇,杀了你们还不够,那些举起屠刀杀戮的士兵要不要杀死,士兵们本身的亲眷怎么办······
当仇恨不断扩大化,会发现杀戮止不住很多东西,只会让我们所期望的和平离得越来越遥远。杀人很容易,但制止这份杀戮继续传递下去却很难。我只能说尽力而为,你们要是活着的话,还可以帮助更多人,但要是执意去死,我也不会强求。我会救一切可救之人,但有些事本来就是剪不断理还乱。”
这几个谋士惭愧的低下头来,为了取得胜利,他们已经习惯于做出取舍,而取舍的砝码末端,往往维系了许多人的性命。
可是如今却有人这样说,这是超出他们想象的存在。
嘴唇嗫嚅了一下,有人说道:“我与刘将军相熟悉,割下郡守的头颅交给我,我会想办法劝他投降的。”
其他的谋士似乎害怕显得自己没用,然后说道:“您既然有这样的问题,想来就是打算赈济全城,我熟悉本地的户口情况,现在就回去梳理,看看怎么才能让人都能吃上饭来。”
“我去做好安抚的工作,对于副将先进行沟通,要是刘将军不愿意投降,就联络副将擒获他,避免军中动乱。主簿也在军中,我与他相熟,可以劝说。”
听到主簿也在,李清越想到了自己的叔叔,在确认过姓名籍贯经历后,发现果然是他的叔叔,没想到会在此时,听到亲人的消息,尽管是远房亲戚,但是在这种时候,能够遇见对方,李清越自然不可能什么也不做。
因此,他请求加入队伍,同样去劝说外面的军队,这也是为了保全叔叔的性命,同时避免冲突扩大化。
裴明霄自然没有不同意的意思,多几个人去,他们能找的说服人选也更多,把握就更大了,能不内斗是更好的,毕竟这些士兵活下来,同样可以为他提供点数。
这些谋士要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自然免得他花费太多的心神,更何况他们一个个积极踊跃的模样,正好可以拿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