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收拢人手
第18章收拢人手
花费了不少时间来搬运存粮,好在人多力量大,再加上之前留在宅邸的人也出来不少,所以行程还算顺利。
见到那红衣鬼影后,众人一阵骚乱,好在有人一直维持秩序,知道自己不会受伤后,不少人立刻坚定了追随之心,毕竟能控制鬼物,这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楚家的存粮并没有全部都拿走,给那些留在宅子的人也剩余不少,反正肯定够他们吃喝了。剩下的书籍等等有用的东西,他们倒是一起搬走了。
阵仗是不小,但是裴明霄始终跟在附近,其他人畏惧兵灾与妖邪,就算是听见了动静,也少有敢开门查看的。
倒是有人家知道楚家闹鬼,此时见他们大包小包的离开,没忍住探出头来询问,裴明霄只是说,要和他们一起离开这里去救人,顿时就让来者失去了兴趣。不过他们不死心的问了怎么消灭楚家妖邪的时候,裴明霄倒是告诉了他们,武者控制活尸,然后想办法火烧的法子。
他没有藏私的打算,毕竟是准备救济万民的,驱邪之法没有什么可藏的。这样坦坦荡荡的行为,却吸引了人的注意力,商议过后,这家人决定派人加入他们的队伍,想要谋求更多的对付鬼物的办法,裴明霄也没有拒绝。
他此时有了个想法,要是能够收集一下一路见到的妖鬼,将其特点,弱点等等著书立说,到时候发行天下,会不会能够有效提升救人效率。毕竟天下这么大,他一个个走过去需要多久,还不如传播这些知识,让人先学会自保再说。
只要书籍上刊发有他的名字,做好宣传就好,因为他更想要的是虚名来获取更多的点数。
这时候,词条缓缓展开,裴明霄只见到:
【提示:您的善举彻底改变了641人的命运,挽救了本该死去的生命,人们因为您而活,也被您的品行所吸引,您被认定为仙人降世与在世明主,新增589名信奉者,其中有215名狂信徒,298名信徒,76名浅信徒。恭喜您踏上通往‘人生赢家’的新台阶,视同成就得到1500成就点。】
这是改变了那些贫民窟百姓以及拯救楚家所得到的点数吗,金色的诡异要冒着生命危险结缘,才得到10000成就点,而这些都是些普通人,只是因为人数多,信徒多,却能够得到这么多的点数。
高门贵胄能有多少人,地主豪门能有多少户,更何况不少人掌握了许多知识,他们原本生活富足,想要满足这些人,使得有见识的他们服从自己,成为信奉者,又要费多少功夫。相比之下,占据更多数的百姓,所求要简单不少,那么接下来的重心已经很明显了,他要花更多的精力在救治百姓身上。
因为李清越忙着整顿队伍,王锦月负责安保,现在手边比较闲的就是刚投靠的楚恒了,将出书的想法告诉楚恒后,楚恒都愣住了。
他没想到,世人畏惧恶鬼,野心家掌握了能力,自然能够迫使其他人不得不归于麾下,求得庇护。但是这位主公却有这种的想法,等到书册刊行天下的时候,他最大的优势不就会被其他人追赶上吗。
不,还是狭隘了,这位主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仁心,得人心者自然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到时候说不定报上名号就有人纳头便拜。自以为理解了裴明霄的意思,楚恒在听到他的叙述后,立刻着手开始记录起来,对于这本书册,裴明霄随口起了个名字叫做《异闻录》。
人手在变多,王锦月组织着留守的老幼做好后勤保障,又开始训练那些空闲的人,怎么去操持武器。虽然有怪异,但是这世道,更要小心防备的还是人,所以这些收拢的民众,还是要早日学会自保才行。
裴明霄挑选了一些识文断字的,就让他们留在这里教授小孩子一些常用字和如何进行计算,不必教授经典,简单的搞起了速成班。
反正这些孩子太小,也不能带出去,待在宅子里闲着也是闲着,现在学点东西,以后真到用人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其他人还要托庇于他的保护,自然不会唱反调,害怕那些被拣选出来的楚家人不上心,楚恒还专门私下和这些人谈话,让他们不要因为教的是贫民的孩子而不当回事。
这些人本来就是门第之见没有那么深的,所以才会自愿跟过来,如今见到刘青阳能够控制鬼魅,讨好还来不及,对于他的吩咐更是无比看中,所以楚恒转了一圈,发现并没有人不满。
手下会自发自觉的找事做,对于这一点裴明霄还是比较满意的。城外的人马,在他们安顿下来后,裴明霄就让人接回来了,现在队伍越来越壮大。
他也没有停过脚步,一直带人外出搜索需要帮助的活人来进行安置,那间宅子放不下,就占用其他的无人大宅。中间自然是碰到过红莲教的,只是见那些教徒穿着破烂,手里面只有一根木棍,走路摇摇晃晃,脸颊瘦的都凹陷进去,怎么看都是些可怜的贫民百姓。
裴明霄并没有表现出敌意,他这边的人手也不少,加起来浩浩荡荡的两百多人,各个精气神都很好,虽然衣着也很简单,但是那种神情是对面所不具备的。
“放些粮食给他们。”
楚恒想要阻止,不是心疼粮食,而是对面看着就饿的很了,听到他们有粮,那还不得疯了,到时候人群冲撞起来,可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面人更多。
裴明霄不是故意找死,他已经想好了,要是有异动,自己可以使用技能控制人群,他也不需要操控太多人,只要能够把那些领头的和前排的控制一下,自然可以阻拦一二,方便他们撤退。他的人设不允许自己看着这么多人都快饿死了,还无动于衷,当然这些人要是还有点良心,能赠送些点数更好。
“他们已经要活不下去了,不给粮食的话,这些人在第二天说不定就会倒下,再也爬不起来。既然知道这一点,我又如何能忍心呢?”
如此简单朴实的话语,轻易的堵住了楚恒的嘴巴,他只好遵照命令去取粮食。
***
江大志感觉自己的头很晕,他混混沌沌的跟着队伍前进,去哪里,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
家里面的赋税实在是太重了,又有天灾,那些咄咄逼人的小吏却还勒令他要足额缴纳税款,人头税,口赋,租牛税,水井税······他也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赋税条目,他不识得字,听到小吏在念着那些税款时,还有一条是平边税。江大志不清楚,这是三十年前为了打仗而加的税款,边境早就不打仗了,可是这税却一直没有取消,还在收取。
零零散散有二十几条税法,一条条念出来的时候,江志情不自禁的弯下了身子,头都要埋进地里。他呆滞的看着干旱的土地,嗫嚅着干涩的嘴唇,说不出一句话来。
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也只会种地,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没有养住,生下来没多久就夭折了。二女儿被他们小心照顾着,只是穷人家能够提供的资源就那么多,孩子能吃到的东西很少,还经常是野菜,使得孩子头发稀疏,脸色蜡黄,脆弱的就像芦苇杆一样。
但是女儿很懂事,小小年纪就学着煮饭,割草,勤快的为他在田间地头送饭。三儿子身体不好,病病歪歪的,做不了什么事,请赤脚郎中看了,要吃药调理。这是穷人家不敢想的,一副药要三文钱呢,他刚开始抓了几副药,很快就吃不消了,药停了,三儿子的情况也没有变好,成天没精打采的,经常昏睡不醒,有经验的老人看了,都说养不活。
人生就是这样,实在是穷,这大概就是命吧,周围都是穷人,也没有谁能够借钱,帮助治病,江大志与妻子默默流了一夜眼泪,选择了放弃买药,果然没过多久,三儿子死了。
官府来人,他是不敢反抗的,只是他没办法,为了缴税,他卖掉田地与茅屋,妻子拿出作为嫁妆的铜簪子当掉,还不够。他去买了他家田地的地主家做工,以此来换取微薄的报酬,妻子在拼命养蚕,不论白天黑夜纺纱,用来换钱。因为点不起油灯,熬坏了双眼,再也做不了纺纱的活计。
小吏不耐烦听他诉苦,一脚踢在了站在旁边的女儿身上,小小的女孩被一脚踹翻,能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妻子护子心切,扑过去挡在女儿身前,也被狠狠踹了,踢到了脏腑。
许是心虚,小吏没再催促,转而走了。
江大志被吓傻了,脑子嗡嗡叫,等到颤抖着手去试探时,才发现女儿已经没气了,妻子受伤严重,郎中看了说要吃药。知道家里没钱,加上女儿死了,不愿意拖累家里,她最后吊死在了房梁上。
没钱买棺材,只好一卷草席将妻子与女儿一起埋了。
江大志失去了一切,举目望去,他所有的亲人都已经离去,父母早就累死了,什么也不剩下,苦涩在心头酝酿,他却哭不出来。绝望在心头凝聚,他在那晚默默的磨着镰刀,魔怔似的想着:杀人得偿命。
报官是没用的,他没钱没势,一个穷苦人,谁会为他出头的,穷人想讨公道,就要自己想办法,他很笨,没有办法能想,只知道血债血偿。
第二天,小吏又来了,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那样,趾高气扬的过来催收赋税,江大志就这么轻易的把镰刀捅了进去,就跟杀鸡一样容易,小吏根本就没有想到,就这么干脆被抹了脖子。
杀了人被抓住不会有好下场,江大志报了仇,却只觉得很迷茫,他躲藏进山里,没多久,听说山下闹起来红莲教,他们到处杀官造反,而且听说入教者有饭吃。
造反,这个原本听起来叫人害怕的词,似乎也没有那么吓人了。
江大志饿的前胸贴后背,想到能吃上饭,壮着胆子下了山,就这么加入了红莲教,他总得想办法活着。要是打仗期间死了,那都是命。现在又要打谁呢,他并不关心,只是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饭,最近的稀粥根本不顶饿,他现在腿脚都没有什么劲。
前面乱哄哄的,江大志迟钝的听到飘来的声音。
“楚恒,按照之前的分组,挑些人维持一下秩序,剩下的人在这里发饼子,我们带的干粮里面有不少,先分给他们,携带的铁锅不多,本来是预备今晚回不去热饭用,先拿出来从水井里打点水,然后煮些米粥。”
“刘公子,要把口粮都分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