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宜城重逢往北方去的路上,饿殍遍…… - 调戏少卿大人 - 曙色三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调戏少卿大人 >

第55章宜城重逢往北方去的路上,饿殍遍……

第55章宜城重逢往北方去的路上,饿殍遍……

往北方去的路上,饿殍遍野,途径一间茶铺,坐着的皆是从北方逃难的人。

“小二,给我沏壶茶。”景清幽在角落里寻了个座位,不经意往前扫了一眼。有位衣着脏乱的妇人携着一个孩子缩在一棵树下,两人眼里无光,嘴唇惨白,估计是饿极了。

景清幽拿出了包袱里的干粮,走过去给了他们一块大饼子。

“大娘,你们饿了吧,这块饼您们收下吧,若是渴,可以去草棚下坐着喝口水。”

从北方往南方行进的数十天里,还不曾有人主动帮助他们娘俩,第一次遇见好心的大菩萨,大娘激动的心情无以复加,“娘子您真是个大善人!快跟着我多谢这位菩萨保佑的娘子。”说罢就要带着她孩子下跪道谢。

景清幽赶忙制止了,“您言重了,看您一个人带着孩子,我也不忍心。”听大娘说话声音都含糊不清了,估计是渴得发紧,“大娘,您来赏脸喝口水吧。”

大娘受宠若惊,“哎哟娘子您可真会说话,一瞧您这气质就知道娘子肯定是高门大户养出来的贵女。”

待茶水端上来后,景清幽便给大娘和娃娃倒了两杯,“大娘您是要带孩子去哪儿啊?”

大娘咬了口饼,叹一声气,“唉!都是因为战乱的缘故,这才导致我们小老百姓无路求生,男人走得早,我一人将他拉扯大,打仗之后,很多生意都关门了,我也没有了生计,只好跟着人潮往南方来。”

饿急了的小孩,狼吞虎咽地大口吃饼,“哎呀你慢点。”大娘心疼地嘱托孩子慢点吃。

“不急不急,要是不够吃,我这儿还有。”

大娘不免打量起面前端庄的娘子来,“娘子,你一个人要去哪儿?现目下兵荒马乱的,你独自一人,特别是又带着盘缠、干粮在身,很危险的。”

景清幽浅浅微笑道:“大娘我要往北夙去。”

大娘一听吓坏了,“什么!北夙?那儿也就比其他地方稍微太平点,可现下谁还会往北方去啊?大娘说话直接,你别介意啊。”

景清幽眉头舒展开,笑了笑说:“无事,大娘你也是好心。确实北边不太平,但是我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大娘见这娘子一看就是有主见的人,敢一人只身前往北方,定不是一个外人能劝说的。“那好,大娘也不劝你了。”

大娘仿佛又想到了什么,忙道:“娘子啊,我跟你提个醒,你千万别往龙头桥去,记住了啊。”

景清幽却疑惑了,“为什么啊?龙头桥发生了什么吗,可是我去北夙县最近的一条路必经龙头桥怎么办?”

“娘子啊,因为你给我和我孩儿活命的大饼和水,我也就偷偷将实话告诉你,不知打哪儿来的一窝山匪占据了龙头桥,只要从那儿过,必须得交过路费的银子,他们分明就是仗着战乱,为非作歹捞老百姓的钱,当地州县政府自顾不暇,哪打得赢山匪啊。这便导致他们气焰愈加嚣张了。”

越听下去,景清幽的眉头皱得愈深了,“这……可如何是好。”

“多谢娘子,俺们娘俩不打扰你了,娘子可千万记得我的话,绕过龙头寨啊。”

景清幽忙起身送大娘他们离开,“多谢大娘提醒,我记住了。”边说边又从行囊里拿出了一块饼,“您拿着吧,路途遥远,别又饿着孩子了。”

“多谢多谢,您真是大善人。”连小孩都看出来了这位漂亮的姐姐人很好,用稚嫩的声音说道:“大姐姐,谢谢你。”

景清幽温柔地笑着摸了摸小孩头。

对于赶路的日程景清幽倒是没有特别急,一路走得悠闲,她觉得任何事都急不得,为着急把身体拖垮了,得不偿失。

因为身上盘缠够,景清幽便重新规划了路线,准备绕开龙头桥。走一条虽远,但是稍太平安全的路。

从长安出发前,景清幽去向江芽求了张北方地图,看着精心绘制的地图,景清幽竟然开始了自我反思,同样都是行了万里路,她甚至还出了大燕,为什么她没有制作出一张或者留下什么有纪念意义或使用价值的物件儿。

惭愧惭愧~

看着详尽的地理信息,景清幽思索半晌,决计绕去宜城,宜城郡守一向廉洁爱民,据说在如此乱的时刻,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城民,往这座城走,应该安全。

既然做好了决定,景清幽便带着行囊出发了。宜城她之前来过,跟着蓝识游历天下时短暂住过几天,对于这里的记忆已模糊了。

再次来,竟然无比艰难。走到城门之下,竟是一座紧闭的城门在前。

景清幽使劲儿敲了敲城门,“有人吗?”青天白日的,为何城门紧闭?

景清幽去路旁的枯草堆里翻出来了一个石头,拿起石头开始更为用力地敲门。终于在敲到手软之前,有人理她了。

隔着厚重的城门,里头传出一个雄浑的男声:“谁?别敲了,城门不会开的。”

“为何?我是一个途经此地赶路的弱女子,实在口渴难耐,您就放我进城,让我寻一处歇脚的地儿吧!我真的……要渴……死了。”景清幽自然知道自己若是不装得惨一点,是不会有人来开门的。

“你先等等,我去通报一下。”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时间,里面的人回来了,里头响起木头拉动的声音,不一会儿,紧闭的城门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口——门开了。

“你的通关文牒给我看看。”壮汉一脸严肃,秉公办事的样子。

景清幽理解关键时刻看得严一点很正常,从怀里拿出来给他看。

官兵一看,眉头皱紧了,“你是长安人?长安人往北走干嘛?”官兵心里的疑虑更深了。

“大人我实话实说了,我是朝廷官员,此次北行是奉圣上之命前往北夙县寻找芙衣先生,这是请职书。”景清幽拿出来圣上给她的任职书。

官兵接过来,仍旧满腹狐疑,他做不了主,只能拿去上头做主。

“等着。”留下一句话后又走了。这次倒是回得快,不消半刻便回来了。

“进来吧,还是咱们郡守人好,这才不顾危险放了您进来。”守门的兵还怪实诚的,生怕别人记怪他家大人了。

“那你一定要将我感谢的话带到郡守那儿呀,感谢他老人家救小女子一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天爷一定会保佑咱们宜城官民顺顺利利,幸福平安一生的。”

那小兵还被夸脸红了,挠了挠脑袋,小声提醒道:“娘子你去天湘阁吧,城里大多店商铺住店都关门了,只有天湘阁依旧开着。”

“好嘞,多谢。”

走进这座封闭的城,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宜城早没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不过也是,如今的世道,保命为上。

天湘阁住的皆是被困的客商,天南海北的人都有,操着各地的语音语调,景清幽大致只能知道是哪的人,却不知说的什么内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