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爱情不是奢侈品,婚姻决定女人一生的
第26章爱情不是奢侈品,婚姻决定女人一生的幸福(1)
“母亲一生最爱只有两个:一个是唐宁街10号,一个是父亲丹尼斯。”撒切尔夫人的女儿卡罗尔说。撒切尔夫妇相濡以沫度过了52年的金色婚姻。丹尼斯走后,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撒切尔夫人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每天早上一起床的第一句话就是:“丹尼斯去哪里了?”
1.成功的女人背后有一个了不起的男人
凭借饰演《铁娘子》电影中的主角——撒切尔夫人,获得个人的第三个奥斯卡奖的著名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曾这样动情地评价撒切尔夫人:“是伴侣坚持不渝的爱给了这位首相坚如磐石的立业之基,而伴侣的离世也让这位成就卓著、坚强不摧的女性隐泪失魂。”
1951年,玛格丽特·罗伯茨与年长其10岁的离异富商丹尼斯·撒切尔结为夫妻。婚后,撒切尔夫人既要操持家务,又要读法律章程,两头奔忙的她曾一度想暂停政治生涯。但是,面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她一时又割舍不下,犯难之余,便征求丈夫的意见。
丈夫丹尼斯无比爽快地说:“做你喜欢的事情吧,相信我,你无论怎么做,我都支持你。”有了这句话,撒切尔夫人坚定了自己的从政之路。从地方到全国议会,再到保守党领袖、首相,撒切尔夫人参加了无数次竞选,而丹尼斯始终是她全天候的支持者。不管撒切尔夫人讲什么,丹尼斯都为她鼓掌欢呼。在别人眼里,撒切尔夫人是高贵权位的象征,而在丈夫丹尼斯眼里,她一直都是自己最爱的妻子。
面对愤怒的示威者,丹尼斯会奋不顾身地挡住那些扔向妻子的鸡蛋、西红柿和挥舞着的拳头。
在撒切尔夫人一心打拼事业的过程中,丈夫丹尼斯始终给予她深刻理解和全力支持。1963年,丹尼斯卖掉了自家的公司,但保留了经理的职务和一辆罗尔斯-罗伊斯汽车。他称妻子为“老板”,默默无闻地多方支持她,却从不接受记者采访。丹尼斯曾骄傲地对妻子说:“我和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度过了几十年的美好时光,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爱和忠诚……”
“铁娘子”在唐宁街叱咤风云11年,丈夫这个坚强后盾就默默支持了11年。撒切尔夫人的助手曾说,他从没走错一步。撒切尔夫人则说:“丹尼斯是我最信赖的人,一个好男人、好丈夫和好朋友。”“如果没有丹尼斯,我不可能在首相的位子上待上11年。”
丹尼斯于2003年逝世,撒切尔夫人这样缅怀道:“担任首相就得承受孤独,然而我从未感到孤单,丹尼斯是多么好的一位丈夫啊!”也正是这个像山一样站在撒切尔夫人背后时刻给她力量与信心的男人的离世,给了她华丽的一生中最沉痛的打击。
人们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隐忍的女人,每个幸福女人背后都有一群无私的男人。”前一个说法算得上真理,后一种说法却是谬误。女人背后的男人太多,不会幸福,只会痛苦。真正幸福的女人,身后只有一个男人,一个甘愿为她牺牲的男人。他牺牲自己,不在意名利得失,千方百计助她功成名就,自己甘愿成为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当然,这个男人一定要与这个女人同样优秀,甚至比她更优秀,只有这样才能在她的事业上给予帮助,甚至于甘愿退居二线,来全力支持这个踌躇满志的女人去成就辉煌。这一点在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
有人曾问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用什么吸引住了你的眼光?”希拉里幸福地笑着说:“他不怕我,就是这一点。”
事实上,克林顿与希拉里两人都是响当当的杰出人物。希拉里在进入耶鲁大学时,就凭借着先前在电视节目中多次获得的荣誉而很快打出了名气,再加上她在大学里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以致使她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就成了校园里的知名人物。
而比尔·克林顿,有着一种令人难以忽视的魅力。据希拉里回忆说:“那年他从牛津大学学成归来,刚进耶鲁大学的法学院。他身材高大,长相在红棕色胡须与卷曲浓密的头发的衬托下很英俊。他的每个毛孔都散发出活力。”
他们曾一同参加过一次大律师联盟模拟庭审大奖赛,克林顿的卓越才华和希拉里的镇定姿态,配合得十分默契。对于克林顿来说,突然遇到一个不仅在才智和精力上可与他匹敌,而且能用充满激情的思想去理解和分析他的女子,这是多么令他紧张又欢喜的一件事!
无论是撒切尔夫人,还是希拉里,她们的成功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一定有个强大到了不起的男人,这个男人可以是物质强大,也可以是精神强大,如此,爱情才得以长久的保障,这同时也是完美婚姻的基础。因为,只有两个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人,才能在爱情上最接近平等。就如丹尼斯,就如克林顿,优秀如他们都用自己强大的力量促成了自己同样优秀的女人在事业上的成功。
2一个爱你的男人,能给你很多幸福
撒切尔夫人24岁时,在一次聚会上遇见了34岁的丹尼斯。丹尼斯谈了很多油漆的事,而撒切尔夫人则在讲塑料,这种看似缺乏浪漫的话题却使他们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兴趣。自那之后,他们频频相见。细心的丹尼斯很会体贴人,撒切尔夫人首次参加选举后的圣诞节,他送给她一个带银盖的水晶化妆粉盒。撒切尔夫人视若珍宝,至今还珍藏着。
后来,撒切尔夫人成功升为保守党主席,家里也随之成了聚餐聚会的场所,起居室里铺满了纸,冰箱里装满了成品菜。在她心无旁骛地开展自己的工作时,丹尼斯则安静地等候。待他们自由活动了就向每个陌生人主动自我介绍:“你好,我是玛格丽特的丈夫,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从1961年到1975年,丹尼斯先后卖掉了公司,辞职,一心做撒切尔夫人身后的男人。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或许,当初选择撒切尔夫人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这样的生活。但他仍然如此渴求她的爱,在他们两个人差点一起被爱尔兰共和军的炸弹炸死的那两天,他还为她买了一块手表,提醒她:我们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
11年后,撒切尔夫人不得不辞去首相职位,丹尼斯用自己始终温暖宽阔的怀抱接纳了失意的她。晚年她疾病缠身,朋友少之又少,唯有永远的丹尼斯在身边守候。但是后来丹尼斯也走了,她得了老年痴呆症,但每天早上一起床的第一句话就是:“丹尼斯去哪里了?”
丹尼斯对这样的婚姻有什么感受呢?当他接受做记者的女儿采访时,他思考许久,说,幸福的生活。这是一句令无数女人感动得潸然泪下的话,或许丹尼斯并没有对撒切尔夫人一遍一遍地阐述自己对她的爱,却用一生的实际行动来印证了“你若不离,我定不弃”的爱情宣言。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再没有什么能比得到一个男人全身心的爱更幸福的了。在爱情中,有爱就有被爱,就像一首歌唱得那样:“爱我的人为我付出一切,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乱心碎,爱与被爱同样受罪,为什么不懂拒绝痴情的包围……”当女人们被围困在感情中,在爱与被爱中苦苦角逐时,我们可以从撒切尔夫人的爱情中,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爱你的男人永远比你爱的男人更能够给你幸福。
网络上有一篇名为《最深沉的爱情》的爱情故事——
1854年,38岁的约翰克劳斯顿患了食道癌,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