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完美口才,才能成就传奇人生(1)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 吴静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章完美口才,才能成就传奇人生(1)

第4章完美口才,才能成就传奇人生(1)

口才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他人心里。但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撒切尔夫人常常语惊四座,有人曾问她:“您练口才的秘诀是什么?”撒切尔夫人答曰:“积累与演练。”

1.思维敏捷,善于雄辩

1966年5月,英国工党政府在预算中宣布将征收“选择雇佣税”,这种做法违背了之前在选举时所做出的“不大幅度增加税收”的诺言。因此反对这项新税的政策便成为了撒切尔夫人当时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首要的财务发言人,撒切尔夫人为了准备即将在下院发表的首次重要讲话,之前的好几天她都沉浸在图书馆中,并读完了自大战结束以来每个预算讲话及财政法案。在辩论会现场,撒切尔夫人凭着自己对各个经济法案的演讲总结,同当时的财政大臣吉姆·卡拉汉和他的财政部首席大臣杰克·戴蒙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证。撒切尔夫人在论证中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是战后唯一的一个未能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任何微小让步的预算。”对于撒切尔夫人言语上的坚持与肯定,卡拉汉当时无言以对。

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后,撒切尔夫人又猛烈抨击了“选择雇佣税”,并且对该税的滑稽可笑之处痛痛快快地进行了揭露。撒切尔夫人说道:“这种企图将制造业与服务业区别开来,将税务负担转移到服务业。然后把钱作为补贴再转交给制造业,可以证明是一种低效率的,很不正常的程序。不管这项工薪税究竟是什么,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糟糕的制度……”

当时撒切尔夫人不仅成功回击了工党,而且其在辩论现场表现出来的思维敏捷更博得了保守党下院同僚的热烈喝彩。新闻界也纷纷报导此事,《每日电讯报》更评论道:“这次是一位女性把政府的国务大臣们打倒在地,然后又踏上一只脚。”

缜密的思维,机智而准确的应答,这一切无疑都来源于头脑中的广博知识。撒切尔夫人在发表辩论前对自己进行了大量的知识补充,再加上自己本身的思维敏捷,才造就了这次辩论的完胜。

一个女人如果只知道化妆打扮,就难免会落个徒有其表的印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成功的女人通常不但思维敏捷,而且口才都很好,她们或许没有靓丽的外表,但是却能凭借智慧的语言,将话说得滴水不漏,把事办得无可挑剔。

在一些辩论场合中,一些女人之所以能够在最后取得成功,就是在说服的过程中,能够集思广益,让被说服者臣服于自己的口才之下。撒切尔夫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显然是通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和历练得出的。这种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正是她的社交能力最突出也是最直观的体现。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说话办事的能力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试金石。”看来,会说话的女人才能办好事,这是社会公认的社交法则。

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日常很少谈论政治甚至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即使出镜,她也会选择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或者如何成为丈夫贤内助之类有关生活乐趣的话题。不过,作为总统夫人,米歇尔难免会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遭遇一些比较尴尬的场面,或者回答一些刁钻的问题。

有一次,米歇尔出席一次公众演讲,当时有记者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共和党制造的攻击奥巴马的广告?”对于记者的这番“刁难”,米歇尔反应迅速,并且十分平静地回答道:“幸运的是,我们太忙了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广告。”

思维敏捷,善于化解尴尬的米歇尔,就是这样凭借高挑、自信、端庄的形象,成为民众心中的“第一夫人”。律师出身的她,在一场场争锋相对的辩论与提问中,帮丈夫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尴尬。

林肯曾经说过:“你不可能强迫别人同意你的意见,但却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温和而友善地使他屈服。”这个道理放在谈判中也是一样,用温和迂回的形式,以柔克刚,其实也是一种高雅的胜利,有时候比正面的回击更有效。当然,这也绝对离不开敏捷的思维方式。

事实上,不论在哪里,一个成功的女人,总是思维敏捷的。因为不论在任何场合,她们都能随机应变,即便是站在不同立场的辩证会上,她们往往也能够凭着自己快速的思维而让整体优势向自己倾斜。正如撒切尔夫人,在任何一场辩论中,都能从容应对,毫不慌张。即便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辩论场合,她也能凭借自己的敏捷思维,迅速转化局势,让旁人甘拜下风。

2.沉稳的声音是领袖的资本

在社交场合中,如果一位女性着装优雅,并且说话的声音很甜美,那么将会增添她的女性气质,使她的语言充满感染力。因为声音,往往能决定他人对你真正的印象。而作为一名女性领导,要使自己的声音有吸引力、让人爱听,就要懂得巧妙地“包装”声音,塑造出沉稳大气的领袖资本。

撒切尔夫人在其自传中就曾讲到她在竞选之前和竞选过程中如何训练自己的声音。撒切尔夫人说,她一直以来都知道自己的声音不理想,她和她的竞选团队都认为,这样的声音缺乏自信和果敢的力量,也缺乏沉稳与含蓄的魅力。总之,那不是一国首相该有的声音,也不是一个有教养女士理想的声音。

因此,为了赢得大选,撒切尔夫人亲自请来专业人士辅导,让他们告诉自己什么才是理想的声音,如何才能发出理想的声音。她在自传里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描述她是如何训练自己的声音的,但是通过撒切尔夫人的成功,我们知道了她训练过后声音的显著转变:她的声音沉稳和缓,含蓄委婉,配合有节制的面部表情,一个理性、尊严、雍容的一国之君形象立马展现眼前。

其实,在西方的领导力训练中,声音的培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一个人的声音往往能够折射出其独特的性格魅力,并且提高其交流效果。

在英国bbc一个电视节目中,就曾播放了几位世界级领袖人物的演讲片段,包括肯尼迪、丘吉尔、撒切尔夫人、伊丽莎白女王、马丁·路德·金等,要求听众辨别他们的声音。被测的人都能够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因为这些有巨大威望的领袖们的声音都音质独特、有权威感,可以说,他们的声音也是吸引追随者的魅力之一。

曾经有专家研究认为,低沉的声音被认为磁性和性感,语速加快可增强说服力,还能给别人聪明睿智的印象。如果有意识地对自己说话的发音方式稍作改变,或许可以令你在职场春风得意。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曾经以自己沉稳且犀利的一场电视辩论博得了镜头前许多民众的好感。这次电视辩论是奥巴马竞选的第二轮辩论,在美国纽约州霍夫斯特拉大学举行。

这场辩论由现场的80位民众而不是主持人提问,问题也比较有趣,更贴近美国民众的真实想法。辩论在有条不紊的气氛中持续着,而两位总统候选人之间逐渐表现得言辞激烈起来,并且偶尔还能看到相互间的一些言语攻击。

当时,罗姆尼就奥巴马对待中国问题的看法有些不满。因为罗姆尼表示要强硬对待中国,特别是贸易。罗姆尼表现得振振有词,而且理据充分。面对罗姆尼的强硬,轮到奥巴马发言时,他却言语沉稳,且非常有力地反论道:“罗姆尼个人其实在中国进行投资,我是真正的对华强硬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