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放荡不羁的书生(1) - 当他抢走女二后 - 当舞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36章 放荡不羁的书生(1)

今日是七月初七,有情人的乞巧节。

恰逢明山书院大修,各位学子得了一日空闲,有人闭门修读,有人下山找趣。

眼看天色将晚,泛尘居二楼的雅间,有人酒意稍醒,曲指扣了扣桌面道:“都醒醒,该回去了。”

明山书院闭门是在戌时末,院管会准时抽查七苑,运气不好被逮住,一百遍《纲目》是少不了的,更甚者,还会受一些体力之苦。

一个苑就有三个大缸,全部挑满至少要一百六十八桶水。就是在家也未曾干过此类活的几位公子哥自然不愿意,虽然能用钱让别人帮忙做,但来一次泛尘居就耗银两无数,家里又有管制,自然是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所以啊,他们每次下山都会赶在书院闭门前回去,从无例外。

“嘶,这酒后劲真大。”有人揉了揉酸痛的脖颈,抬头望向窗外,果然只剩一些余晖了。

“长敬,醒醒。”雅间里只余趴在桌上的男人没有清醒,其他人都起身整理衣着,不一会儿拿起折扇,又是一副翩翩公子的形象。

戚厌刚接手这具身体,脑袋带着点醉酒的胀痛,等理完剧情和记忆,他才慢慢抬起身,转动了几下僵硬的脖子,对上其他几人的目光笑道:“都收拾好了?那走吧。”

泛尘居听名字很雅致,却是一个风月场所。不过和上京的其他青楼有所不同,这里大多都是清倌人。喝酒品茶,琴棋书画,吟诗作对,只要你花得起钱,应有尽有。

今日戚厌他们也不过是来喝了点酒,点了名清倌弹弹琴,吟吟诗,时间有限,只待了不过一两个时辰。

在天边余晖尽散前,他们得赶回书院才是。

“咦,那不是宋明渠么?”刚出楼,就有人眼尖地瞥见了书院的大才子,手里的摇扇慢下来,嘴里啧啧道:“看不出来啊,大才子居然也会下山买那些小玩意儿。”

这些摊上的玉佩首饰,在他们眼里简陋得不行,也只有宋明渠这样的人瞧得上,还在那儿纠结该选哪个。

“诶长敬,你和他不是住一间么,要不要叫他一起回?”有人打歪心思,和大才子回去即使被抓住,应该也受不了多大的惩罚吧?

话说,长敬也是书院有名的人,怎么待遇差别那么大呢。

不待他们想清楚,戚厌就盯着男主手上的那块墨绿玉佩走了过去。

这边摊贩还在不留余力地推销自己的商品,见宋明渠在两块玉佩间犹豫不决,他搓搓手笑道:“既然公子这么难以取舍,不如两块都买了。”

宋明渠看着两只手里的玉佩,唇线紧绷,对摊贩的提议不置可否。

就在他决定要放下白色玉佩时,一个人影突然走到他身边,拿起他手中的墨色玉佩问:“这块多少银两?”

宋明渠抬头,皱眉想将玉佩拿回来,却被躲开,立即不悦道:“这是我挑的。”

“哦?你给钱了吗?”戚厌仗着比宋明渠高一个头,将玉佩高高举起,对着尚未散去的余晖眯眼看去,果然在玉佩中央发现了一抹暗红。

摊贩先是打量戚厌的穿着,接着毫无原则地将玉佩抬高一个价:“这位公子若是想要,十两就可以拿走。”

“十两?”宋明渠锐利地看向摊贩,“你刚刚不还说五两?”

摊贩哼笑,理直气壮道:“我那是可怜你才报的那价,既然这位公子想要,我自然不能做亏本买卖。”

说完又谄笑地看着戚厌,夸道:“墨玉配君子,像公子这样的翩翩君子,定也是对这玉喜爱至极。”

戚厌放下手,拇指摩挲着手中的玉佩,唇间发出一声轻笑道:“我的确喜欢,不过刚从泛尘居出来,身上只剩六两银子,恐怕是与这玉佩无缘了。”

说着就要将玉佩还给宋明渠,摊贩见状赶紧将他的手拦下:“六两就六两,公子贵气逼人,将来定非池中之物,这玉佩就当小的结个善缘,祝公子今后金榜题名,前程锦绣。”

戚厌眉梢挑了挑,将手收回,从腰带间摸出一块碎银抛给他:“眼力不错,借你吉言。”

摊贩接住银子,在手心掂了掂,眼睛一亮道:“谢谢公子。”

宋明渠见两人三两句就将玉佩定主,伸手摸了摸身上仅剩的五两银子,心里暗道一声可惜,最后只能买下白色玉佩。

一下卖出俩,摊贩也高兴地对着宋明渠说了一番吉祥。

宋明渠虽没和他计较之前,但脸色也算不上好,在摊贩话还没说完就拿着玉佩走了。

“宋兄,不和我们一起吗?”戚厌叫住他。

宋明渠没应,一点没作停留地与等候在那儿的几位公子哥擦肩而过。

“长敬,你刚在那边与他说了什么,怎么感觉他脸色不太好?”有位公子哥问道。

戚厌握着玉佩走过来,挑唇笑道:“没什么,就问他下次要不要和我们一起来泛尘居。”

“噗,这话你也敢问,佩服佩服。”

明山书院谁人不知宋明渠清高如明月,一心只有圣贤书,邀他去泛尘居那种地方,即便只是琴棋书画的雅致,他也是会恼的。

戚厌将玉佩塞进怀里,含笑揭过这话题,与几人边谈笑边向书院方向去。

明山书院闻名大周,大儒坐镇,集各种学者,实力不容小觑。

每年都有许多学子从各处赶来,就是为了一个进入明山书院的资格。然,明山书院只收每年入院测试的前一百名,试题更是苛刻中的苛刻。

而今年六月的入院测试,原主与宋明渠齐名,同分在了一堂三苑。

明山书院授课的地方分有四堂,其中一堂每月会有三次大儒授课;而住处设有七苑,其中前三苑条件极好,每月还能领三两银子。

总而言之,只要你足够优秀,得到的待遇只会更好。

原主能和身为男主的宋明渠齐名,按理最后也该有个锦绣前程。可惜,原主性格洒脱不羁,事事只愿心中喜,常常不顾后果。所以可能什么时候得罪人都不知道,竟还未参加会试就被莫须有的罪名给踢出了书院,并且连科举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原主心愿不难,一是金榜题名,不求施展自己的抱负,而求等候他的阿婆和阿妹能够高兴。二是帮阿妹找一个好人家,愿她一生幸福安康。

戚厌觉得,只要自己以后说话注意点,不要那么张狂,第一个心愿应当不难。

可是就有一点,他想当状元。

为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