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殊途 - 不解契 - 小葵咕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不解契 >

第92章 殊途

苗太保最后是被人抬下去的,本就老迈年高,又大怒大悲,情绪失控,以至当场昏迷。颐国的小储君这下总算憋不住了,趴到他身上放声大哭,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夜雪焕被他哭得头疼,然西南局势未稳,还需以安抚为主,于是喊了太医来,吩咐了好生照料。虽有怀柔之意,但太过关切反而显得虚伪,只点到即止地安慰了几句。

各国使臣原还有些幸灾乐祸,西南诸国实际上大多与重央无甚仇怨,都是受颐国牵连才遭受无妄之灾,相较于重央,反而更恨颐国。

他们自知小国弱民,无甚值得眼馋之处,重央吞了反而还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私军、开发建设,有些甚至还盼着重央去接手那些烂摊子。

一路好吃好住地来了丹麓,就更加觉得心安理得,一方面嘲讽颐国活该如此,一方面觉得自己登上了重央这条大船,献出贫弱的国土和国民,换得一世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

直到见了颐国那边凄惨的境况,见了夜雪焕冷漠的态度,又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真正生出了寄人篱下、任人宰割的危机感。大殿之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殿外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带刀侍卫,杀机都被粉饰在太平之下,无声地传达着重央朝廷的对他们的处置原则――听话吃糖,反抗挨刀。

他们如今的命运,都在重央皇帝的指掌之间。

谁都没了喝酒的心思,一场宴席不欢而散。

群臣各怀心思地回去休息,一批思考着如何劝阻皇帝,一批思考着如何替皇帝拦住那些想劝阻他的,还有些眼看两位亲王的态度,知晓吞并西南多半已成定局,察觉了这个取得新帝器重的机遇,此时已经先一步思考起了整治之策。

众人都在腹中草拟着长篇大论,想着明日要呈秉御前,今晚注定要是个不眠之夜。

夜雪薰早早拉着莫染回了寝殿,夜雪焕则与夜雪权绕了点路,沿着竹林小道慢慢往后殿方向散步。颜吾搀着夜雪权,夜雪焕手里牵着蓝祈,侍卫则远远吊在他们身后,确保他们之间的交谈无人能闻。

夜雪焕开门见山地问道:“二皇兄这是与大皇兄商量过了?”

“我一直是不赞成他隐瞒的。”夜雪权摇头道,“西南如今私军流窜,围剿艰难,死伤也很分散,天热之后怕是要发疫病,那些小国如何处理得来,都在等着重央去收拾。何况西南立郡本身不难,但中间有太多文章可做,大皇兄不表态,很多措施无法及时推行,拖得越久越麻烦。他心中阴影未消,又在外亲征,恐决策无人响应,把控不住局面,想瞒也正常;我在内代政,不好驳了他的面子,惹他生疑。如今他回朝了,此事就该早些公布出来。”

话虽在理,但到底是自作主张了。夜雪焕蹙眉道:“即便如此,二皇兄也当与他商议。如此擅自放消息出去,终究不妥。”

顿了顿,又低声补充:“君臣有别。”

夜雪权沉默片刻,轻笑点头:“是我僭越了,明早自去请罪便是。”

两人虽然语气和缓,但气氛却冷了下来,一时之间再无交谈,只剩下错落的脚步声,回响在静谧的夜林里。

直到脚下的竹林步道快要走到尽头,夜雪权才淡淡道:“没想到第一个与我说君臣有别的,竟会是容采。”

言下之意,他代政一年,始终恪守本分,不曾落下任何话柄,竟似乎隐隐在驳斥夜雪焕小题大做。

夜雪焕平静回道:“我为边疆封王,守好边境、管好封地就已经是本分,不过是如今情况特殊才涉足朝政,待得时局稳固,我必然是要抽身的。而二皇兄既然在亲征期间代政,往后就必要辅政,常伴君侧。有些话从前能说,如今却未必;有些事从前能做,如今也未必。”

夜雪权挑了挑眉,似是有些意外,“从前父皇在时,也不曾见你这般小心过。”

夜雪焕将掌中那只小手握得紧了些,意味深长地回道:“家中有人了,我自然要小心些的。”

蓝祈心中微甜,歪着脑袋靠在了他肩头,却也知这不过是个借口。皇子和亲王的立场本就不同,当皇子时可以说是强势竞争,当了亲王还要军政一手,那便是极其敏感的问题。夜雪渊不见得会猜忌他,但他必须让全天下看到他对皇帝的谦谨恭敬,否则他的扶持就又成了别有用心。

西北总督被撤之后,朝中才总算相信他真的不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好不容易洗去了狼子野心的恶名,自然不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细节再被人诟病。

真要计较起来,夜雪焕心里未必就有多少敬意,夜雪权也未必就不够谨慎,但大部分人往往都只看做到面上的。

夜雪权自是看不到他二人的小动作,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再不言语。两人在竹林尽处互道晚安,便各自回了寝殿。

夜雪焕一早就吩咐了准备浴池,回去时池水正热,便拉着蓝祈换了浴衣,泡在池中替他沐发。

两人在水中亲亲抱抱,彼此湿热的呼吸混杂在潺潺水流里,却又心照不宣地停留在蜻蜓点水的接触上。夜雪焕洗去蓝祈发上的皂沫,让他趴到池边,替他梳开纠缠的发结。

自加冠之后,夜雪焕就让蓝祈开始蓄发,如今已经过了腰,发梢却越发细软难以打理。夜雪焕时常这般亲自替他洗净、梳顺,再仔细沥干,以金桂精油护理。蓝祈纵然发丝不密,却也养得黑亮水滑。

夜雪焕每每都爱不释手,梳理起来不厌其烦,此时却有些心不在焉,梳顺了小半之后,突然叹道:“我如今是越来越看不懂二皇兄了。”

早在去年十一月时,他们就已经开始在信件往来中秘密讨论西南战后处置一事。当时夜雪渊主张封锁消息,夜雪权并未试图阻止,甚至都没表现出不赞同的态度来,所以夜雪焕才猝不及防,第一反应也不是夜雪权僭越,而是事先与夜雪渊通了气,把他排挤在外,恐夜雪渊警戒于他,这才要出言试探。

夜雪权不会猜不到他有此疑虑,何况此事回了丹麓就要正式朝议,完全没必要为了这两三日的功夫而担上惹皇帝不快的风险。顺着这个思路往深处想,夜雪权的醉翁之意甚至很可能是要同时试探夜雪渊和夜雪焕这两边对自己的信任程度和容忍底线,从而为往后的辅政生涯探个路。

蓝祈对夜雪权素无好感,夜雪焕对他却一贯敬重,觉得他是兄弟中最柔弱最无辜的一个,所以更有一种微妙的责任感和保护欲。夜雪权心思深沉难测,再是表现得温和不争,再是母家势微、双目失明,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皇室嫡系,又怀着满腔才情,如何可能只甘于做个与世无争的闲散亲王。从前那些柔弱的外表都不过是自保的手段,那些深藏起来的野心和权谋,直到如今才慢慢露出了冰山一角。

他若能在朝中立足,夜雪焕自然欣慰,但从小亲厚信任的皇兄始终对他有所保留,也实在让他心中不是滋味。

先帝还在时,他们各有所求,却能同仇敌忾;然而等扫清了共同的障碍,终究还是要分道扬镳。

蓝祈沉吟再三,还是低声道:“当初南巡之后,陛下去了东南三郡暂避,主意就是肃亲王出的;回来之后又直接来找你,应该也是他的提醒。肃亲王固然是帮了陛下,促成了你们之间的合作,但一开始时,他们之间……究竟是谁先找的谁?”

夜雪焕手中一顿,“你的意思……?”

“你与陛下联手之后,形势峰回路转,最终逼得刘霆无路可走,只能发动宫变。”蓝祈咬了咬嘴唇,“那场宫变……究竟算是你逼出来的,还是肃……”

“蓝儿!”

夜雪焕一手压在他发顶上,沉声喝道:“无凭无据,莫要乱猜。”

蓝祈转过身来攀住他的肩膀,深吸一口气,才继续道:“当时御书房里的情况,我一直都很在意。按照刘霆的说法,方敬并不听命于他,而是与先帝有私仇,那他挟持先帝之后,为何不直接动手,反而还放肃亲王进去周旋?他们在御书房里究竟谈了什么,让魏俨一直不肯透露?后来先帝醒转,又和肃亲王说了什么,连太后都缄口不言?”

这些疑问显然已经在他心头盘桓许久,碍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积压心底,到此时才一股脑倒了出来。他也不愿对毫无凭据之事乱做猜测,也很愿意相信魏俨和南宫雅瑜都是出于善意才要隐瞒某些真相,但这些真相无疑都与夜雪权脱不开干系。

夜雪权卷入宫变之中或许还能说是巧合,但在宫变之后,所有未能解决的疑点和矛盾竟都集中到了他身上,如何还能说是巧合?

“倘若他手中有足够的力量,我相信他有这个本事。”夜雪焕蹙紧了眉头,“当初连我都没能完全掌握刘霆的动向,没料到他会突然逼宫,二皇兄又如何算得准?除非他手中有一张绝密的情报网,不被任何一方察觉,却比任何一方所知都多。你觉得可能么?”

“是不大可能。”蓝祈摇了摇头,神色疲惫地垂下眼帘,“但你也别忘了,他同样是在你母后膝下长大的。”

浴池之中热水环绕,夜雪焕却突然觉得浑身冰冷。

“可他毕竟……”

他话未说完,自己却先没了底气;楚后都能让六岁的蓝祈去卧底,夜雪权才不过是眼盲,有何不可利用?她只需要给他留一些关键情报,就能让他成为一把隐藏起来的阴毒匕首,在最关键的时刻,冷不防地捅入最薄弱的环节――就如同之前的宫变那般,只需要做一缕毫不起眼的轻风,最终却推起冲垮堤坝的大浪。

先帝会向他妥协,南宫雅瑜会讳莫如深,谁又知是不是楚后给他留下了先帝的把柄?

刘家已经败在了他的轻轻一推上,楚家和南宫家是否也会重蹈覆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