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2步步为营
no.42步步为营
唐谊第二次来东江工厂,夏磊又没在公司,不过这回不是请假,是跑客户现场做项目去了。彭靖锋还是惦记着要让他在新老板面前露个脸,特地向唐谊打听这次会在东江待几天。
“三天。”唐谊很笃定地告诉他。
彭靖锋心里踏实了,夏磊后天回来,还能赶上和唐谊见一面。
唐谊的办公室就在彭靖锋斜对面,只要有心,他办公室的人员出入情况彭靖锋能尽收眼底。唐谊这趟过来,宣称的目的是查验合并后的人员状况,具体细节没明说,彭靖锋也不便问,只在暗中密切观察。
到办公室后没多久,唐谊就开始约员工谈话,经理、骨干都有,聊的话题大约很轻松,不时有笑声从办公室传出。唐谊的房间门始终敞着,这让彭靖锋稍觉心安,哪怕是聊同样的话题,关了门谈总给人一种在背着谁密谋的压迫感。
彭靖锋还留意到,邬蓝在唐谊办公室逗留的时间最长,而且先后进去了两次,上午匆匆聊过后,下午三点又被唐谊叫去,这一次唐谊还关上了门,彭靖锋内心警铃大作。
唐谊上任后,彭靖锋也没闲着,在可靠的私人圈内尽力搜集这位新上司的背景信息,转了好几个弯儿,终于把唐谊和陈奕麟画上了勾连线:两人都和西波德董事会一位叫鲁姆的高层有交情。
虽然没有更多证据表明唐谊的到任和陈奕麟有什么关联,彭靖锋内心还是高度戒备,对邬蓝与唐谊之间的互动尤为关注。
四点半,彭靖锋外出开完一个简短的技术会议后重返办公室,眼睛情不自禁向总经理办公室瞄了眼,门还关着,他算算时间,邬蓝在里面待了有大半个小时了。
彭靖锋在自己房间坐立难安,正犹豫要不要找个借口去敲门干涉,斜对角的门忽然开了,唐谊从里面出来,径直走到彭靖锋办公室门口。
“彭总,什么时候方便,过来我这里谈点事。”
彭靖锋从电脑屏前擡眸朝他看去,唐谊就站在门口,脸上挂着慵懒的笑意。彭靖锋也笑着和他商量,“能不能给我两分钟?有封紧急的邮件要回,刚写一半。”
唐谊眨了下眼睛,“ok!我在房间等你。”
彭靖锋假装忙碌,无非是不想让唐谊觉得自己时刻紧盯着他。过了五分钟,他起身去唐谊办公室,没到门口就听见里面有说话声,原来邬蓝还没走,彭靖锋稍稍放缓步子,听出他俩是在聊西安厂的刘总。
唐谊语气热切,“你不觉得他很有魄力吗?到了那边就把两个不赚钱的产品给砍了,把全部精力投入技术最强的火花塞上,两年时间就扭亏为盈。”
邬蓝说:“刘总能力没话讲,非常强,人也很厉害,我们去年想过去合作一个项目的,可惜最后没谈成,他找自己人做了……”
彭靖锋敲门的刹那,话题中断,邬蓝朝门口看了眼,立刻站起来,“那我走了,唐总、彭总你们聊。”
彭靖锋面带微笑站在门口,但并未朝邬蓝看,等她走近了,他侧身让邬蓝先行,然后慢悠悠踏入房间。
唐谊没有留意彭靖锋微妙的姿态,他一直饶有兴致注视着邬蓝,直到她消失,那目光深远悠长,看得彭靖锋内心起毛。
唐谊慢慢收回目光,转到彭靖锋脸上,眼神同样意味深长,“邬蓝很聪明,你不觉得吗?”
彭靖锋感觉这是又一种试探,唐谊在试探自己。
他笑容轻松,自行在椅子里坐下,“唐总是根据邬蓝以往的表现还是今天的谈话得出了这个结论?”
“都有。”唐谊表现得很坦然,“来之前听到不少关于你和她的事,相当,呃,有趣。我没想到她会留在西波德,照她的能力出去找份和现在差不多的工作不成问题,而留在西波德,以眼下的情况讲,心理压力还蛮大的——你是不是也很意外?”
彭靖锋以笑作答,很快又说:“她能留下我很高兴,部门里多一员猛将,将来冲业绩不成问题。”
他这么说多少有点给邬蓝挖坑的意思,唐谊一下就听出来了,仰头大笑几声,戳破他,“你这样讲,是不是说,邬蓝以后做出成绩是应该的,做不出来就是心态问题?”
彭靖锋笑着否认,“当然不是,没人能保证百战百胜,但我还是相信邬蓝的实力。”
“如果你担心她不肯好好做事,”唐谊表情怡然,“那你现在可以放心了,今天我分两次找她过来谈,算是帮你摸一下她的底,我认为她态度上没什么问题,她是有点野心的,目前的局面,把业绩做上去是她唯一的出路。”
唐谊这番解释无疑是给彭靖锋吃了颗定心丸,心中一块石头倏然落地,表情也真正放松了。邬蓝会不会好好做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唐谊的态度。
唐谊接着解释,“前段时间,你在合并裁员方面做得不错,当中发生的一些情况我也都有预料到。但邬蓝留下来是我没想到的,我担心她留下是出于赌气,那样的话很可能影响部门以后的工作,所以对她留意比较多,当然今天和她聊过之后我认为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这是合并最好的结果,我是说你和她都在,而且还能好好合作,我相信咨询部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会发展得很好。”
彭靖锋听得正顺耳,唐谊话锋忽然一转,“不过合并后这两个多月业绩落下一大截,尤其是六月份,除了邬蓝签了个单子——还是外部客户,其他几组基本没进展,我想知道你们是不是有顾虑?”
彭靖锋忙道:“虽然没签新项目,但各组手里都有老项目在进行,而且合并、裁员都不是小事,情绪上难免会受影响,接下来大家会专心在业务上发力,几个组都把项目计划报给我了,应该很快能见到成果……”
“内部客户有多少?”
“内部的不多,就潘明在和北京工厂谈一个仓储改进项目,标的也不大,六十几万那样,我们的重点还是会放在外拓上……”
唐谊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左右摆了几摆,“no!no!你没懂我意思。我问的不是销售额能做到多大,而是我们该怎么为自己的工厂提供更好的服务。”
彭靖锋愣住,思考了下方问:“唐总是说,我们以后要把服务重点转回西波德内部?”
唐谊点头。
“总部对于咨询业务强调的一直是向内服务和资源共享,外拓业务有是有,但从来不是主导。亚洲工厂像日本、韩国还有印度早就不接外部客户了,外拓业务做得最来劲儿的就数中国工厂,有些部门接对外业务甚至远超内部业务,但发展了五年算算成绩,销售总量和日本、韩国差不了多少,人员负担却在逐年增加,还有泄露公司核心技术的风险。所以总部要求我们暂停外拓,以后专心为国内工厂提供服务。”
彭靖锋听得有点懵,“那合约期内的外部客户怎么办?”
唐谊耸肩,“既然都签单了,那就应付着做到完喽!能早结束尽量早结束。哦对了,以后发给外部客户的技术资料都要给我过目。”
彭靖锋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些信息,唐谊又说:“还有,你手上这些人我建议只分两组,一组专门找项目,一组专门负责实施,这种分法更方便管理,考核也容易,成绩一目了然。”
彭靖锋迅速掂量了一下唐谊说话的语气,能感觉出这是经过上层讨论并得到认可后才传达下来的要求,很难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唐谊双目灼灼盯着自己,仿佛就是在等他抗议似的。
彭靖锋藏起不满,缓缓点头,他很清楚,无论自己此刻提多少反对意见,除了惹唐谊反感外改变不了什么。
唐谊见状,满意地笑笑,继续往下说:“分成两组后,经理也不需要像现在这么多,销售组和实施组各保留一个,以后做事按具体任务拆分,一个项目一个leader,谁行谁上。我跟你讲,组织结构越扁平越好管理……”
彭靖锋却越听越荒唐,终于绷不住问:“我现在有四个经理,如果只保留两个,那另外两个算什么级别?都降成主管?还是说头衔不变,实际做事按你刚才说的办?”
唐谊蹙眉,“当然是按调整后的职位定级别了。否则一个经理下面再管一个经理,级别相当,两个人谁听谁的?你也不用担心埋没了谁,岗位和级别都是动态化的,年底考核后重新评定,公平合理还促进竞争……”
彭靖锋坐不住,站起来在房间里走了两圈,还是接受不了。
“唐总,裁员是很伤元气的,部门里刚动完刀子,大家也好不容易情绪都稳定了,以为过了这关就能安心做事,现在忽然又把整个结构打乱了重组,等于是再来一轮人心惶惶。而且在我看来这个操作必要性也不大,公司的最终目的不是要由外向内转型么?照目前的架构推进也完全可以实现……”
唐谊等他说完,手一摊,“你不用朝我发火,不是我定的政策,是上层反复研究后决定要这么做,我们只能执行命令,做不到咱俩都得滚蛋!”
彭靖锋心头倏然一惊,意识到自己过于投入了,他迅速让自己从激愤的情绪中抽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