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兴启元年
第80章兴启元年
新年头几天嗨够了的刘辨自正月初五开始每天都不停的接见来自臣子的觐见。这不是东海糜家的糜芳正在偏殿等待刘辨的接见。
“子方兄……”
“小民糜芳叩见殿下!”刚刚见到刘辨的糜芳赶紧行礼,虽然自己妹妹如今是王妃,眼看这就要成为皇妃了,规矩可是越发的不能废。
“子方兄何须如此大礼?你我一家人不必如此,经年不见,子仲兄可好?”
“大兄一切都好,多谢殿下挂怀,小民此次也是受大兄给殿下送些常用之物,以及这些年托殿下之福赚了点小钱,这不这分红还是要给殿下送来的,殿下若还有所需只管找我糜家,糜家上下但凡殿下需要定全力以赴鼎力支持。”
“来来来,子方兄看我们光顾着说话都忘记坐了,快请坐,子仲兄也是太客气了,不过你还别说孤还真想要一些东西,你那东海水晶可曾找到?”
“托您的福,还真叫大兄派人找到了,可是现如今只能慢慢开采,因此物乃是初现于世,会雕琢的工匠颇难培养,因此开采出来的矿石虽然晶莹剔透,可难以成型,恐暂时难以成为上等佳品啊!”
“也是啊……”听到糜芳的话,刘辨的心思就被熄灭了,他原来打算是用水晶取代玻璃制作一些简单的望远镜以作军用,可惜现在看来这水晶的制作工艺实在难以办到,只能去烧制玻璃了,回头还是去找马均。
“你糜家如今生意越做越大,但切不可骄横跋扈,当低调处事,如今子仲兄在徐州陶恭祖手下为官,这生意上的事自然就落到你的头上了,陶恭祖如今也年近古稀想必也没几年时光了,让子仲兄多多费心徐州之事。”和聪明人说话一般都不需要说的太透,点到即可,双方都懂。刘辨的言下之意就是陶谦老了,估计也没几年好活了,而你家兄长糜竺如今在他手下做官呢,多多用心将来等陶谦去世后,这徐州很有可能就交给他来主政,最差也会是个徐州刺史,一方大员,全大汉如今不过十五个州,那将来就是十五个刺史,你糜家就占一个还想怎样?
“小民定当回去转告殿下对大兄的教诲,我糜家唯殿下之命是从。”
“唉~子方兄莫要太过客气,孤也说了咱们是一家何必如此客套?对了见过祯儿了吗?”
“尚不曾见过,虽来晋阳几日了,还不曾见过。”
“喜顺去请……算了,喜顺带子方兄去后院四王妃处见见四王妃,他兄妹也许久未见了,再有两个月子方兄怕是要做舅舅了,也不方便来见你,还是你去见他吧。”
“啊!我要当舅舅了,太好了,这可是大喜事,多谢殿下,小民这就去拜见王妃!”
刘辨摇了摇头,这糜竺糜芳兄弟二人于这规矩礼节上还真是一丝不苟,绝不愿乱了规矩,倒是个严谨的人。
“来人去将恶来给孤找来,另外给孤准备马车,孤要去匠作坊。”
不一会,典韦就来了。
“殿下您唤末将?”
“嗯,恶来,随孤去匠作坊去一趟,走赶车。”刘辨一头钻进自己特制的马车里,典韦则熟练的坐在马夫位置上,刚准备走,喜顺就赶回来坐了上来,一队亲卫紧随其后直奔匠作坊而去。
如今马均的结巴好了很多了,基本上说话不怎么结巴了,刘辨教授他的练习方式也不知道是心里因素还是还真的挺管用,总之还确实是好了。
“臣马均参见殿、殿下!”
“嗯,哟!徳衡这口吃的毛病好多了呀!快免礼。”
“多,多亏殿下您的方法好,臣是参照您给,给的方法做的,如今好好很多了。多谢殿下!”
“不必谢我,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徳衡上次子龙交给你的东西可曾打造?”
“回殿下,都打造了很多多了,赵将,将军已经亲自检验过了,可把他高兴高兴坏了,如今已经在成批量的制造了,微臣估计到三月底所有骑兵都可以装备此两样利器。”
“这就好,注意保密万不可泄露出去,因为制作太过简单了。孤这次前来是想再给你一种方法制作一样更为有意思的利器,不过此物只要不泄密不怕别人看见,因为只有孤知道如何制作,孤把这个秘密告诉你,都写在这张纸上了,自己慢慢研究,研究透了就烧毁纸条。孤就不与你细细说了,一旦研究出来,再来找孤。另外这些年也辛苦你了,不要只顾着做事也要多注意自己身体,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做事不是吗?”
“殿下教诲微臣铭记在心。”马均还是有些感动的,刘辨虽然很少来匠作坊,但是给予匠作坊的待遇可以说比军队都好,匠作坊可是刘辨的宝贝疙瘩,重兵把守不说,什么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是上品,匠作坊内家属都在里面,有自己的集市,自己的学堂,自己的医馆,几乎外面有的里面都有,完全自成一派,而给匠作坊提供物资的是无极甄家,就连东海糜家都没有来参与此
事。
可以说刘辨目前能做满足匠作坊的事情都做到了,而匠作坊也给力就是了,只要有下来什么新的生产任务或者什么新品研发,这一帮人那是几乎没日没夜的玩命搞啊!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太耿直了,他们认为刘辨对他们的好有些过分了,如果刘辨的指令下来不完成实在对不住刘辨,有些人甚至哪怕就是死也要把任务完成了,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无愧于心,无愧于刘辨对他们的好。
刘辨给马均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玻璃制造的方法。如今火药已经被初步使用到了军事上面了,给战争带去了人性化,当然这是对自己人,而对于敌人来说带去的是噩梦,是灭亡。
马蹄铁和双边马蹬的出现则标志着骑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当骑兵可以两只手腾出来操纵武器的时候,当马匹长途奔袭不在裂蹄的时候,就是骑兵快速形成战力的时候,也能给骑兵节约大量军费的时候。要知道远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整个大汉是没有像后世这样的硬质路面的,最多就是山石路面,这种路面上骑马的话马蹄很快会撕裂,但是有了马蹄铁就不一样了,马蹄铁不过是一块小小的与马蹄形状极其相似的d型铁圈,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铁圈彻底解决了骑兵不能长途奔袭的困惑,有了这个东西刘辨的骑兵作战距离直接翻了一倍也不止。
因此马均在这些东西实验完成正式批量生产的时候,感概道
“殿下不愧是神仙弟子,如此简单方法,如此浅显的道理居然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可我等就是想不到,何也?因为只有天才才会想到这些。我等往往把事情越想越复杂,而殿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是越想问题越简单。”
如果他们明白什么叫做逆向思维,或许就明白很多东西了。
距离正月十八还有几天,这几天刘辨不是接见来访的臣子就是接见各方势力的代表人物,当然他没事转悠的时候也转悠到了臣子家里,比如吕布的家里,和吕布喝了一通酒晃晃悠悠的就回来了,隔天又去了新招收的颜良文丑家里,又是一通喝,然后又晃晃悠悠的回来,每一次回来都是被抬上床的那种。这年头的酒虽然没什么酒精不怎么伤害身体,可是也架不住这么喝啊?到底为什么这么喝只有刘辨自己心里清楚,现在他只是汉王,与臣下这么喝问题还不是很大,可是一旦他登基为帝之后就不一样了一国之君他一言一行都是有史官记录的,说句难听的就连床笫之事都会被记录在册。因此他是趁着最后的这几天时间与臣子们再亲近亲近,坐上皇位之后以他这种权势在手的实力派皇帝臣子们自然会疏远一点了。
洛阳作为曾经的帝都,皇宫故地依旧保存完好,当年董卓西逃长安之时因为想起刘辨提醒过他好好保护他皇宫和洛阳,等他想家的时候会回家看看的不要到时候找不到家,因此董卓在李儒的劝慰下就没有放火,比之历史上来说洛阳算是完好的保存下来了。
而刘辨讨伐袁术之时曾经派许褚与郭嘉驻军洛阳,后来灭了袁术之后又再次回到洛阳,郭嘉并没有在洛阳整天闲的无所事事,他是广招匠人翻修,扩大皇宫了这个也是刘辨暗中默许的事。也就是说前前后后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洛阳皇宫如今已经焕然一新,这样高大雄伟的宫殿应当是当今世界最为奢华作为庞大的宫殿,没有之一。
不仅如此郭嘉还根据刘辨提供的城池修建规划,将整个洛阳城的整体布局做了很大的改动,如今新的洛阳城看起来布局更加合理,街道更加宽阔整洁。
刘辨是希望在这洛阳皇宫里正式登基为帝,这也就是说他向天下宣告,大汉并没有消亡而是强势崛起!
正月十五这一天刘辨宣布启程前往洛阳,除了晋阳的官员之外其他各地的官员都早早的准备好了行囊,与刘辨移师大军一到浩浩荡荡赶往洛阳。
有道是树挪死,人挪活。因晋阳本就不是都城,不过是刘辨的居所所在,再说刘辨的对外官方身份是汉王,不是皇帝,也没有建国,国家仍然是大汉帝国,他不过是大汉帝国的一个王,所以这次移师洛阳谈不上是迁都,最多算是迁徙。
晋阳到洛阳也就两天多时间便到了,日夜兼程必须赶在正月十八之前到达,这是不可更改的,参与迁徙的大军可忙坏了,虽然雪地里可以用雪橇拉,可也架不住人和物的数量太过庞大了,还算老天给力没有下雪加上将士们默默无悔的付出,迁徙大军准时抵达洛阳,然后就各自忙着张罗布置自己的家去了……
公元195年,正月十八。
年仅十八岁的刘辨,历经六年艰苦拼搏终于走上属于他的巅峰。
头戴冕旒,身穿黑镶金龙袍,气宇轩昂的慢慢走向太庙最高处的巨鼎前,手焚香,膝跪地,向上苍及列祖列宗祈祷,新帝登基执掌天下万民,以求上苍与祖宗庇佑新朝欣欣向荣,国泰民安……
登基大典在宫廷礼官的主持下一步步完成,最后刘辨回到皇宫主殿也就是南宫的承德殿,高高坐在御座上的刘辨在上方接受百官朝贺。百官三拜九叩之后意味着刘辨正式成为大汉帝国皇帝。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新皇登基首要的是加封,原先追随自己一同打拼的文臣武将都是新朝的功臣,这些都算是刘辨的从龙之臣,加封他们也是治理国家所必须的。
喜顺作为刘辨贴身太监自然成为了皇宫内最大的太监,就是所谓的内侍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