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老将出马
第185章老将出马
寒冬的海面上除了大汉的水师船队,没有其他任何船只航行。因距离海岸线不远,再加上甘宁和周泰这两个老水手在,方向根本不会走错。阳光又一次穿透云层洒满大地,海面虽然有些风有些浪,可依然阻挡不了冬季的人们对阳光的热爱。
刘辨走出船舱大大的伸了个懒腰,歇斯里底的吼了一嗓子,这个动作在后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在当下的大汉可就不一样了。吓的身边的人呼啦啦跪倒一片。待刘辨恢复常态一看,一脸黑线。这是搞什么?
“啊?这个…都起来吧!没事,朕不过是发泄下心中的郁闷,不用这么紧张吧?都起来,都起来。那个采菱去把朕的千里眼拿来。”
指南针显示现在已经是往西而行了,那就说明距夫余东海岸线已经不远了。
千里眼里还看不见夫余的海岸线,照这种情形估计还要五个时辰才能看见海岸线。
收起千里眼,刘辨下令道:
“告诉各舰队再加快速度,放出一艘飞艇,去打探一下距离海岸线还有多远?”
命令自然有人去执行。
看着茫茫大海,刘辨心中感慨万千。现在经历的一切恍然如梦,不,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这个时代居然也有自己的参与,甚至因为自己而改变了原有的历史进程。
后世的父母会怎么样呢?悲伤会不会使他们不能接受失去儿子的结果?
京都洛阳的家人们还好吗?妻儿们也不知道过的怎么样?天这么冷手脚有没有冻伤呢?虽然自己才出来个把月时间,可是这种对亲情都眷念之意越发的强烈。
“陛下,舱外风高浪急,气候严寒,还是回舱吧?”喜竹小心翼翼给他批上皮敞问道。
刘辨:“什么时辰了?”
喜竹:“回陛下当是巳时了。”
刘辨:“告诉各舰队,申时朕要看见海岸线。”
说完刘辨头也不回的在采菱与典韦的跟随下往舱内走去。
舱内的巨大的沙盘前,刘辨认真的看着每一处山川河流。
法正倒是了解刘辨的需求,照葫芦画瓢的本事从来不缺人去做,和御书房那座沙盘一模一样的大汉全境以及周边山川地理全部都浓缩在了这个巨大的沙盘上了。
身边的随从们都认为皇帝在思考打仗的事,没有人敢大声喘气生怕打扰了陛下的思路。
刘辨的脑海里想的却是后世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如果有一部智能手机的话都能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了,可是又需要卫星定位。呵呵越想越远了这需要很多很多年发展才能实现了。还是现实一点看看眼下该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吧?
马超的抵达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战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他又在想此时此刻汉军已经突破了古盛关,吕布还没有传回战报,不过想必也快了。这样的情况下,夫余国王尉仇台在干什么呢?
组织人马准备与汉军殊死决斗呢?还是打算收拾细软跑路呢?还是打算与国同休?
史阿,也没有能把及时的信息传过来,伤脑筋啊!千万要盯紧了尉仇台啊!
“来人,传令下去,夫余国王尉仇台无论死活都要,就是不能让他逃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告知将士们不得伤害无辜百姓,当然手中持有武器的不在此范围之内。
不得毁坏任何当地建筑、民居。城墙、城关不在此范围之内。
所有不与汉军作对的夫余世家大族均不得滋扰,所有的府库均需保护好,士兵们不得哄抢,更不允许当地民众哄抢,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再令贾诩、徐庶、郭嘉组织人手后续跟进接收地盘,安顿民众,维持治安,同时委派官员就任,这些事都做过很多次了就不用朕再教他们怎么做了吧?如果还不会就都回家抱孙子去吧!”
喜竹:“陛下?这圣旨就这么宣?”
刘辨:“对,一字不改就这么宣?哦,对了,告诉奉先不必着急破关,但是有不停的攻打双吉关,就炮击,不得派遣士兵攻城,着兵部与工部多给奉先送些弹药与火炮来,还有各类物资不得缺失;再令子龙缓缓进攻,土地不急着抢,只要他将所有来阻挡他前进的夫余军队击败,切切实实的消灭夫余抵抗力量就行。声势越大越好。”
幽州通往辽州的官道上虽然铺满了积雪,可是往来的商人还是走出一道道褐色的车痕。
一个壮硕的青年架着一辆宽大的雪橇棚车行走在这条大道上已经两天了。除了吃饭喝给马匹喂草料之外他们的时间就一直在路上。
车内的主人时不时的撩起窗帘看着野外发呆,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五十年了,我老夫终于回来了。”
“老将军,您这么多年未曾归乡,家中可还有什么亲人吗?”
“呵呵,老夫十岁便离开家乡,至今未归,父母早亡是师父养育了我,可惜不等到老夫报师恩,师父也早早的离去了,相命先生说,我命硬,会克死自己至亲,父母及恩师都走的早,因此老夫就信了相命先生之言,至今未敢娶妻,并非老夫不想,而且老夫不愿再见至亲之间的生离死别。这种痛实在是让老夫难以接受。所以啊!孑然一身无儿无女,这倒也乐的清净逍遥,哈哈哈…”
“您那是有一颗大仁大爱之心的人,不过小的看来,陛下对您一向敬重,您虽无儿无女,以咱们陛下仁义定然不会对您撒手不管的。”
“老夫此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在陛下最需要老夫的时候帮助了陛下,这也算是老夫命好吧!老天爷总算待老夫不薄啊!”
“老将军您都这么一把年纪了为何还要在这样的严寒天气回故居呢?待到转过年来春上也可以的呀?”
“臭小子,你这是在套老夫的底子啊!也罢!告诉你也无妨。
老夫今生得陛下不弃委以重任,对陛下知遇之恩无以为报。此番陛下征讨夫余,老夫打算出一份力,以报陛下隆恩!至于怎么做吗?嘿嘿…”
“老将军举动令小的敬仰!翻过这一片山区,我们就该到辽州了。您总得告诉小的改往哪去吧?”
“这还用说,当然是哪打仗往哪去,当然老夫还是先回乡祭拜祭拜爹娘,这么多年了,恐怕坟头都找不到了,老夫亏欠爹娘太多了,寇小子你说老夫是不是不孝子孙啊?”
“老将军呀!都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您啦!为朝廷为陛下尽忠了,当然就忽略了爹娘。小的以为两位仙长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不但不会怪罪于您,相反还会很欣慰。您说是吧?嘿嘿…”
“哈哈哈…好小子到底是进过几天学院的人,说的话听着就是舒坦啊!
看样子将来老夫归天之后有你来做史阿的臂膀当是可行之事,届时老夫定在陛下御前保举你,不过你小子可不能让老夫在地下都不得安身,做出点人样来,不为别的,就为封妻荫子也该忠于陛下忠于朝廷。你可明白?
陛下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圣明之君,没有人能逃脱他的法眼。你看看朝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尚书侍郎的,哪个不是才华横溢之人?又有几人是出生豪门大族的?
想那吕布,赵云,夏侯兰,甚至周仓还做过贼人,现在呢?各个都是委以重任,各个都是光宗耀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