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金缕玉衣
第170章金缕玉衣
“血珊瑚?乖乖!这夫余国使臣居然有此宝贝?看来朕还是小瞧了他们。出手还真是阔绰啊!这样的宝贝都能轻易送给你,采菱,看来你的面子不是一般的大呀?”咕咚!采菱吓得赶紧跪下了。
“陛下!奴婢知罪!请陛下责罚!”
“什么?责罚什么?你有什么罪?这不都是朕让你做的?何罪之有?快起来,你不但没罪还立功了,这种宝贝可是不多见的。来来来,采菱,你看看此物放置何处比较合适?”
“陛下,那使臣说此物乃是什么火树,为何陛下说它是血珊瑚?既然陛下知道此物真正的名字和价值,想必还是陛下知道它都作用了,让奴婢说摆放位置,奴婢哪里懂得这些?”
“也是。此物便放于朕的御书房吧!这样的宝贝在他们那些粗人手里也是埋没了它的价值。嘿嘿嘿…
你的功劳朕暂时给你记上,五日后再给你赏赐!
你明日再去驿馆,对他们这么这么这么说…
明白没有?”
“嘿嘿…陛下放心奴婢定然不会忘记。”
次日午后,采菱比之前更有排场的来到了驿馆,当然驿丞更加热情的迎接了一番,但是采菱脸上根本看不出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所以驿丞只好默默无语的跟着她身后进来驿馆。今日来驿馆是代表皇帝来的,所以这排场自然就大了一些。
“奴婢见过使臣大人!”
采菱一脸不悦的说道。
“采菱姑娘今日前来可贵国皇帝陛下答应接见我等了?”
“奴婢今日前来是想问问使臣大人是否觉得奴婢是女儿家好诓骗?”
“额?姑娘何出此言?”
“敢问使臣大人你那火树在你们夫余国真是宝贝?
此事我皇已经知晓,还笑话奴婢一番,说那根本不是什么火树,而是叫什么珊瑚,说的大海里的虫子堆积而成,在大海里的时候它们是很柔软的,一旦离开大海就是坚硬的石头,根本不是什么宝贝?我大汉周边皆是大海,陛下说了此物想要多少都有,也只有奴婢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土丫头才当成宝贝,奴婢一气之下就砸烂了它,为此还被陛下与其他婢女、小黄门笑话了一天。
奴婢虽说是陛下的婢女,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诓骗的。使臣大人所托之事,恕奴婢无能为力。使臣大人另请高明吧!告辞!”
“姑娘请留步,此事其中定然有些误会。既然姑娘已经将火树砸了,砸了也就砸了。也罢,来人将小王那件金缕玉衣搬上来,小心着点。
姑娘您莫要生气,此事恐有些误会。待小王回到夫余定然治那些个混账欺君之罪。竟然拿如此低贱之物前来朝贡大汉皇帝陛下?实在可恶!”
“什么?你是说你那火树是朝见陛下都贡品?那你为何还要将它送于奴婢?就不怕陛下知晓?”
“朝见大汉皇帝陛下的贡品都有什么?小王自然都能做主的,似火树这类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死物件,依小王看来也非什么奇珍异宝,送于姑娘有何不可?
既然姑娘砸了,那便砸了吧!姑娘且看此物如何?
此物名叫金缕玉衣,是用一块巨型玉石切割成两千五百八十片同等大小的玉片,再用黄金抽丝连连而成,相传此等技艺乃是出自大汉。我夫余国境内有一座玉石山,山民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巨型玉石,因此我夫余国皇帝招募了十数名大汉玉匠耗时三年方才打造成功,此物最可贵之处便是玉石皆出自同一块母玉,这是贵国的金缕玉衣无法相比的。
曾有商贾,哦!也是你们大汉的商贾,出价五百两黄金欲购此物,被我皇拒绝了。
怎样?此物姑娘且带回去转赠贵国皇帝陛下,小王听说大皇帝陛下慧眼如珠,能识人,善辨物,且看他对此物作何评价。
至于姑娘,小王相赠黄金百两以做酬谢,还请姑娘莫要推辞。”
采菱的脑袋快不够用了,临行时刘辨告诉她说的话,只要她说出来,这些使臣肯定会拿出来更多的宝贝,甚至还要重金酬谢她,现在都应验了,她可不是有些晕乎了?
她哪见过这样的宝物?什么时候拥有过百两黄金的财富?
按照那个时代的黄金与现在的价值等额换算的话,一百两黄金相当于后世的rmb一千多万了,是什么概念?汉代的一斤是后世的一斤六两。
采菱虽然每天和皇帝在一起,皇帝当然有钱啊!可她也不可能一次性看到这么多钱啊?更何况是自己拥有这些钱。尽管激动,但她知道自己千万要保持镇定,不能有一丝丝惊讶的之情,平静了一下心情,轻声细语的说道
“如此多谢使臣馈赠之意,奴婢这就回去回复陛下,使臣大人尽管放心奴婢也会在陛下跟前为你们说话的,定会将使臣大人的敬意转呈陛下,想来陛下定然很快便会召见你们的。
告辞!”
御书房。
这件金缕玉衣确实把刘辨也震撼到了。
这件东西在当时来说恐怕价值并没有那么高,无非一些手工费用,玉石基本上没有花费什么钱财就得到了。但是假如存放在那里保留到一千八百年之后呢?那价格如何衡量?
坐在那里静静的不说一句话。脑海里的思绪天马行空,毫无规律可言,一会想到了后世古墓出土的那些金缕玉衣,一会想到了夫余国内的那做玉石矿山,一会又在想这夫余国使臣还有可能携带了什么宝贝?甚至他都想到这件玉衣是不是等自己的母后百年之后该给她随葬。最重要的是夫余人在学习自己大汉的文化方面的能力实在太强大了,通过这件金缕玉衣就能看出来他们的学习和模仿能力绝对不能小看。如果不把这样的民族降伏了,恐怕子孙后代要吃他们的亏。想到这里刘辨就无精打采的说道
“采菱,那一百两金子朕不要你的,你留着自己用吧!去告诉他们,朕明日午后于承德殿召见他们。再去天牢让小竹子滚回来吧!”
采菱也不知道刘辨是怎么了?看到了这件金缕玉衣之后情绪的变化实在让人捉摸不透。自己又不敢问。只得答应一声退出去了。
刘辨来到了沙盘前,注视着夫余的位置上,又看了看昔日鲜卑的地盘。而今那里应该是大汉的工匠们在筑城,至少有五座城池将要在那片荒芜的土地拔地而起,这五座城池的出现将意味着这片辽阔的草原从此成为了大汉不可分割都土地。唯一不知道都就是这些城池到底建成什么样了?
“小竹子!”
“回陛下,喜公尚在天牢里,奴婢小豆子伺候您!”
“哦!哈哈…朕倒忘了,那你速去召王越与贾诩二人前来见朕。”
“诺!”
一柱香的时间过后这二人先后都到了。见过礼之后刘辨就问开了。
“文和,我大汉在北方草原上的几座城池建的怎么样?工部可有进展图纸之类的东西?能否具体给朕说说?”
“回陛下,城池的外围城墙皆是取自当地山石打造,现如今城郭已然完成,都是建有带翁城的结构。内城的规划与建设尚在进行之中,恐怕再有三个月左右便可以完成,此事微臣一直都在关注着。
只是这些城池建造完成之后该从何地迁徙百姓入内居住还请陛下示下。”
“五座城池还是不够,而且相距甚远,那片广袤的土地大到无法想象,朕既然已经得到她了,就万不可再失去,朕要的是那里就像我大汉中原腹地一般不可或缺。这五座城池完成之后再建五座,就错落有致的分布在这片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