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整肃吏治4 - 汉风遗梦 - 小康牛肉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汉风遗梦 >

第144章整肃吏治4

第144章整肃吏治4

蔡邕的话把蔡琰说的内心也是无比的激动与感慨。回想与刘辨的初次相见之前对他这个太子也是满脑子各种想象,各种奇思妙想,惊世的才华,无不令她陶醉,曾经也想过这样的男子是否该是人间所有?可不曾想如今已是他的妻子,因为他也成为了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这一切也许真的就是梦境一般。

“女儿知道父亲的心思了,难怪陛下曾经提到父亲年岁的时候就只是一带而过并未多言,也许只有陛下懂父亲。我这个亲生女儿反倒不如您的女婿来的亲切了。”

蔡邕反应过来之后随即哈哈哈大笑道

“陛下心思玲珑剔透,想来他明白为父,能有这样的女婿为父死而无憾了。大汉在他的手里必会走向前所未有的盛世!

琰儿可要对他多多照料,后宫之事本不该为父多嘴,可为父依然要提醒你,处理好后宫之事乃是你身为皇后的职责所在,莫要让陛下因后宫之事分心,如此庞大的国家在他手里,他每天该有多操劳?

幸好我们的陛下懂的自律,生活也颇为节俭,这是天下万民之幸!”

“女儿省得,只是陛下整日里操劳都少有时间陪同后宫姐妹们,这也难为他了。”

“那你更应该去主动的关心他,照顾他,这是你这个做妻子应该做的事,他是皇帝也是你的夫君,且不说在皇家,即便是寻常百姓家夫为妻纲,你这做妻子的也应该好好关照自己的夫君才是,你也是自幼熟读诗书、五经之人,想来这些道理不需为父提醒你了。”

“是!父亲教诲女儿铭记!”

御书房里刘辨得知蔡琰回娘家了,虽然他不知道他们父女在谈论什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蔡琰一定会劝说自己的父亲辞官回家养老,于是他对喜竹说了几句话让他去蔡府传达。

喜竹如今是皇帝贴身太监,就算还没有到达喜顺当初的地位,可这身份也是不容忽视的,他来到蔡府门前看见大门敞开,院内更是打扫的干干净净,物件也摆放的整整齐齐,他知道这是按照朝廷礼法迎接了皇后娘娘凤驾了,因此他内心还是很满意蔡老头的做法的。

“传陛下口谕!蔡邕接旨!”

他这么一喊,蔡琰和蔡邕父女在屋内都愣住了,紧接着还是蔡邕反应快,赶紧打开屋门出门迎接。

“老臣蔡邕接旨!”

“陛下口谕:朕之岳丈乃是我大汉饱学之士,海内名士,耳顺之年仍为我大汉呕心沥血操劳不已,朕倍感欣慰,如今朕之皇儿们皆已至入学之龄,不日便送往书院交有岳丈亲自教授。

另赐黄金百两,绢十匹,新纸五十斤,上等砚台一洗,上等狼毫一支,和田白玉镇纸一支。

朕之藏书阁藏书允岳丈随时翻阅不受限制。

老国丈快快起身吧!陛下旨意已宣读完毕!”

蔡邕则赶紧叩谢皇恩!圣旨中给他的都是他喜欢的,黄金自然是体现了作为女婿的孝心,身为国丈如果过的过于寒酸也影响皇家颜面的,所以他也懂得皇帝的心意。

“老臣叩谢陛下圣恩!”

“老国丈,皇后娘娘,奴婢旨意已经传达这就告退回宫复命了。”

“喜公公辛苦,这点意思拿去喝酒。”

“皇后娘娘使不得!奴婢还想多活几年,您这样一来,莫说陛下知道了不悦,若是叫义父知晓非得扒了奴婢的皮不可!您是主子奴婢只是陛下身边的奴才,岂有奴才收主子的钱财之理?还请皇后娘娘收回莫要折煞奴婢!”

“那就辛苦你了,烦请公公回复陛下,就说臣妾谢谢陛下。”

“娘娘放心,奴婢定会一字不落的奏禀陛下。奴婢告退!”

蔡邕的脾气其实是很倔强的那种,不轻易收徒教授别人学问,不轻易收受别人钱财,之所以很高兴的收下刘辨送的东西,那是有原因的。

首先笔墨纸砚这些其实就算天下最有名的产地的物件也只是个物件,用起来顺手罢了,然而刘辨送给他这些其实是对他学问的认可和尊重。他认为刘辨自己本身就是才华盖世,而却偏偏将子女送到他的门下受学,通过这一点就能更加肯定刘辨对他学问的认可。要知道教授皇子公主们的学业,那么将来就是成为太傅、帝师的人,这是什么荣耀?他蔡家可以说是走到了仅次于皇家的地位了,这又是意味着什么?

而这些只是刘辨的口谕,却没有写成书面的圣旨,这又意味着刘辨把他当成真正的自家人,当成长辈来看待了,这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

有了这些蔡老头能不开心吗?蔡琰又是何等聪明的女子,自然也是看出来这其中隐含的意思了。

“父亲!陛下对您越发的敬重了,有此可见陛下乃是颇重亲情之人,你我父女今生何其有幸?”

“是啊!陛下如此厚爱我蔡家,为父岂能不知?有生之年定将必生所学倾囊相授于诸位皇子公主,以报陛下对我蔡家的恩情。”

其实刘辨一而再再而三的恩宠蔡邕,最主要的原因是蔡琰没有兄弟,蔡邕又垂垂老矣,将来就算他的儿子继位也不会出现外戚掌权的局面,这才是他毫无顾忌的让蔡邕荣极一时的主要原因。

蔡琰倒是没有看到这么远,不过蔡邕看到了,只是他没有拆穿而已,他隐隐感觉到刘焕这个根正苗红的皇长子成为太子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他蔡邕自己没有儿子,不会构成外戚掌权威胁皇室的局面。

老家伙抚了抚自己的花白胡须笑呵呵的说道

“为父今日心中大为舒畅,午间不可无酒!要好酒才可!哈哈哈哈…”

“父亲如此高兴,女儿陪您共饮如何?”

“如此妙极!”

有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蔡家此时的快乐与幸福无语言表。

而远在蓟城的张扬却一脸愁眉,最近这几天一直心神不宁。自从十年前跟随刘辨以来直到现在也算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了,因为当时走对了一步,现在整个张家也算是挤入了上层社会,地位显然明显提高了。

自从出了张通的事,他的心就一直没有安宁过,当得知张通被社稷安全部的人抓了之后,他就是更加的忐忑了。张通所作所为他是知道的,他也是劝说过,可是自己这个族弟依然我行我素不听劝告。以至于酿成大错!

皇帝的干预,使得事态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内心的不安也是因为这个。他知道迎接张通的可能是很糟糕的结局,可是一旦皇帝查到他明明知道张通行为是错的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话,那后果将是一场灾难。

兴启五年五月。

弘农。

张通一家老少都被押在刑场上,整个弘农郡都沸腾了,万人空巷将刑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公审张通以权谋私侵占他人财货,侵吞朝廷钱粮,谋害他人性命等数条大罪一并惩处,处以斩首示众夷三族。

当马腾将张通罪状以及朝廷对他的处置念完之后,整个刑场上的围观人群彻底爆发了。是一种对胜利的呼喊,对希望的呐喊。与张通一道受刑的还有弘农的典农尉、仓曹等数个中低层官员,没有他们的参与张通怎么可能如此顺利的避过检查?欺上瞒下不外如是。

监斩官不是别人,正是老总管喜顺。

马腾:“喜公公,您看这时辰快到了是否行刑?”

喜顺:“咱家只不过是来看的,陛下只让咱家带眼睛和耳朵不能带嘴。至于如何行事乃是马大人的事,咱家怎好多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