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数箭齐发
第160章数箭齐发
这个时期的大海之所以很蓝很蓝就是因为天空很蓝很蓝,而大海就好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一般将深蓝色的天空都收进了怀里。近日的海上气候还算是不错,风和日丽的,非常适合大汉水师这样的人力机动船只的航行,微弱的东南风给水手们省去了很多力气。
“元龙军师,你说你这耐心还真是可以啊?吉格皇妃是当年老甘我带回大汉的,如今她的家人又被我老甘带回大汉了,可他们的汉话说的与皇妃比起来那是差的太多了,也就你们这些文人有耐心陪他们闲聊,你也不怕急出病来?”
“哈哈哈…大都督乃是武将性情耿直,没想到这这说话还挺风趣。
登这也是没办法啊!大都督您还别说,这吉格老爷和他的几个夫人对学说我们汉话兴致很高,学的也很快,虽然很多话还说不好,不过在登看来,用不了多少时日他们定能说的很流畅。”
“如此,回到京城甘某定当在陛下御前如实禀告,为你请赏。嘿嘿…”
“哈哈哈…如此便多谢大都督了!”
两人经过这几年的相处关系融洽的就像亲兄弟一样,像今日的这种调笑稀松平常。刘辨给每个统兵的将领都配上了军师,这一点和后世的太祖发明的主官和政委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可以减少兵马的伤亡,增加己方的胜算,还有一点就是大大的降低了武将和军队的叛乱可能,为更加有效提高军队战斗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甘宁这次回大汉的登陆口是徐州的东海港,这也是刘辨在给他的密令中安排好的。当然刘辨这么安排自然是有他的用意的。
“大都督我水师将于何处上岸?”
“快到了,你的家乡,徐州东海港。”
“哈哈…如此大善!一别经年,突临乡土倍感亲切啊!下官多谢大都督关照之情!”陈登朝甘宁行了一礼道。
甘宁赶紧托起他道:
“元龙军师先莫言谢,老甘可不是你该谢的人,此乃陛下指令,要谢的话他日觐见陛下之时谢陛下才是!”
常言道:听话要听音,吃菜要吃心。陈登是什么人?东汉末年时期那也是才智中上的人物。《三国演义》中曹操能够在徐州擒住吕布这匹烈马,陈登此人功不可没。可见其才智绝不会差到哪去。
听甘宁这么一说,他明白了,水师从东海登岸定然有着其他隐情。只是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而已。而甘宁这个大炮嘴也是不知道为什么,否则他的个性肯定会和自己说是什么原因的。按常理来说应当从东莱入黄河主道,逆流而上,这样一来可直达京都洛阳。毕竟船上有贵客,吉格老爷一家怎么说来也算是皇亲国戚吧?东海登陆距离京都洛阳那可是两千多里的路程,这行程绝对比船快不了多少。主要陆路行走哪有船上来的舒服?
“如此确实当谢陛下!也当谢都督。”
“军师莫要多礼,你我共事的时日也不算短了,无需客气。
登岸之后军师可自行离去,回家乡看看走走,五日后回来便可,记得给我老甘带些好酒,好肉,哈哈哈哈…”
“这酒肉大都督就无需操心了,东海乃是糜家人的地盘,有这尊财神爷在,哪还轮的到登破费?
都督可敢与登一赌?我等登岸时,徐州刺史糜竺定然回来码头迎接,若是不来便算登输了,若是来了便算都督输了,可好?”
甘宁听完赶紧直摇手道:
“不赌,不赌,不赌,你们这些文人都是怪物,能掐会算,你说他来,那定然会来,若是赌了老甘我定然会输。能说说赌注是什么吗?”
“额?赌注?十坛上好的酱酒如何?”
“那算了!
军师既然说糜刺史这尊财神爷会来,那定然不会少了美酒佳肴犒军,若是与军师一赌,老甘我到嘴的美酒佳肴岂不是飞了?
我就说你们这些个文人,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整天这么算计着,老甘若是着了道,岂不是喊冤都没地方喊?”
“哈哈哈…大都督心直口快,登拜服!”
正如陈登所说,糜竺确实是在东海码头等待甘宁水师登岸,他比水师早到了一天。当然他的到来也是刘辨安排的,陈登之所以知道糜竺会来迎接,就是因为他肯定从东海上岸的话一定有隐情,而这里自然是离不了糜竺的支持。
与此同时还有一支船队在杭州的海边登岸了,一支两万余人的人马在一个中年人的率领下趁着夜色往杭州腹地潜入。
韩州南部的港口也有一支两万余人的兵马同样趁着夜色潜入到了韩州境内,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正在悄无声息的笼罩着大汉平静已久的岁月。
昌邑附近的灾民区。
这里很大一片区域都乱七八糟的露天居住着灾民,当然咋一看上去全是灾民。
刘辨在徐庶,赵云典韦几人以及一队羽林卫的护卫下来到了灾民区。他倒不是效仿后世那些头面人物视察工作。他是想露个面好让人家看见他到了这里。三十六计里这一计应该叫做“引蛇出洞”吧?
灾民很明显分成两大块,其中有一块人数相对少多点,乱七八糟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有,甚至还有披麻戴孝,哭天喊地的;而另一拨人相对安静的多,但是看上去普遍身材瘦小而年龄倒是比较平均,看起来算是年纪轻轻。
亲眼看到了这些,刘辨心里大概有数了,这是被有人安插进来的灾民,或者说是这群人是扮演者灾民的角色。而这一群人的数量也不在少数,至少有三千人以上。
看到这里刘辨都觉得好笑,这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布的局?简直愚蠢至极,这是把自己当成弱智呢?还是故布疑阵呢?
目前看来自己在明处,对方在暗处,假设自己是对方的话,那么这招应该是故布疑阵才对。对手肯定是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么明显的漏洞怎么可能不知道?
沿着灾民区外围慢慢的逛着,刘辨不说话这随行的人也只好跟着没出声。
难道伪装成灾民就仅仅只是伪装吗?还是打算裹挟这些灾民对抗?别的地方还有多少人伪装成灾民呢?
“陛下!那边灾民起了纠纷了,好像闹起来了,您看是不是差人前去查看一番所为何事起了争执?”
刘辨的沉思被打断了,他顺着徐庶的手指方向看过去,果然是人群中间的位置上一群人纠结在了一起闹哄哄的,并且大有事态扩大的节奏。
“子龙带人过去看看,阻止他们,将事情起因查问清楚,然后将当事人带来见朕。”
很多大的事件的发生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开始的,这就是所谓的:导火索。这一点刘辨实在是太清楚了。因此他也担心这看似不起眼的灾民之间的纠纷事件,很有可能就是背后隐藏的阴谋的起点。
军队在这个时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很有威慑力的,赵云带了一队羽林卫过去很快便将骚乱的场面控制下来了,不一会带着一老一小,还有一个矮瘦的青年人来到了刘辨近前。
赵云知道在外人面前不能暴露刘辨的身份,直接施军礼对刘辨说道:
“公子爷,事情末将弄清楚了,是因这孩童小解时不慎溅到这位青年男子身上,接着这位男子便要动手打这孩童,孩童的祖父出面赔礼道歉,这男子依旧不愿意这才闹出来纠纷。这不,周边百姓有劝慰的,有起哄的,真是不怕事多闹心。”
刘辨向赵云点点头,内心暗自赞赏了他的临机反应,同时也认可了他的话。接着他问老人说道
“老人家,这位将军说的可是事实?”
“回老爷的话!将军所说句句属实,小老儿这就给这位少爷赔罪!只求大老爷能绕过我可怜的孙儿,呜呜呜…”说完话刚想给那青年男子下跪就被刘辨给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