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总体规划
第124章总体规划
刘辨的马车队在羽林卫的护卫下这几天依然慢慢悠悠的行走在广袤无垠的戈壁上,一边欣赏着大漠的无限风光,一边吹凑他自制的笛子。马背上不断的传来孤寂又悲凉的笛声,笛声与景致的搭配浑然一体,仿佛专门为此情此景而量身定制一般。夕阳只留下一轮暗红色的余晖。没有归巢的倦鸟;没有袅袅的炊烟;没有入圈的牛羊。有的只是思乡的心和思亲的情;有的只是陶醉在漫漫征途的意…
“皇后姐姐,陛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臣妾听着陛下的笛音都有伤感了,身为陛下的妃子却不懂陛下的心,不能为君分忧,臣妾觉得自己枉读了四书五经,真是没用之人。”甄宓毕竟读过书,懂得刘辨此时都心境并不是很快乐,她觉得自己应该要为刘辨做些什么?否则内心的焦急就无法舒缓了。
“陛下雄才大略,当世奇才,乃是千古不遇的帝王。他的内心在想什么岂是我等弱女子能够揣摩的?宓妹妹天生丽质,聪慧无比又深的陛下喜爱,为何不自己去问问陛下呢?骑马你不是也会?”
“这个…这个…真的可以吗?陛下不会怪罪于我吧?”
“陛下会不会怪罪就不知道了,不过想必众姐妹们都想知道陛下为何如此伤感?只有你去陪陪陛下,或许陛下能与你说说心思也未必可知哦?”
“那,臣妾这就去陪陛下,诸位姐妹也与臣妾一样想知道陛下怎么会如此伤感吗?”
“是啊!就有劳宓妹妹了。”貂蝉,董沁以及糜贞公孙燕和吉格提雅都看着她点点头表示是这个意思。
“那好!臣妾谨遵皇后娘娘懿旨去陪陛下!”甄宓调皮的一本正经的回答了蔡琰她们的话。接着就钻出了马车。
清凉的晚风拂过,将立在马车前方甄宓吹得秀发飘飘,洁白的裙衫也随风飘逸着如同天境仙子一般美艳绝伦。一匹同体雪白的战马被随侍小黄门牵了过来,甄宓直接跨鞍上马,提起缰绳随手一抖,胯下战马好像明白了主人的意思一般,长嘶一声便窜了出去。
笛声渐渐的停了下来,刘辨任由马儿慢慢悠悠的往前走着。眺望着远方的山峦,临近夜晚也只能隐隐约约的看见暗青色起伏不平的轮廓,耳边传来的马蹄声,他依然没有改变远眺山峦的姿势。
“陛下,您在看什么呢?”
“呵呵,是宓儿啊!你怎么不坐马车改骑马了?”
“皇后姐姐和几个姐妹都听出来了陛下笛声里的忧思,所以差臣妾前来陪陛下说说话,陛下有什么心思可对宓儿说说。”
“刚才你问朕在看什么?朕在看着将士们魂归故里,路途遥远朕怕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因此朕是想用这笛声告诉他们一路向东便是故乡。”
深沉而又磁性的嗓音传递出来的是浓浓的忧伤,是深深的眷恋。
“冬季又要来临了,这里的冬天来的早,一旦下雪就可以短暂的停战了,将士们也能歇息一时日了。该准备过冬的物资了。恶来!让羽林卫的将士们都去给朕割草,那种长的很长的茅草,有多少割多少,每十斤一捆,越多越好,割的多的朕有赏!
其实康居国国力很强,朕对康居国国力的了解也不是很多,康居骑兵驰骋西域无敌手,此番西征又不知有多少我汉家好儿郎血染疆场,魂归天国了。若是有朝一日能天下太平,再无征战该多好啊!可是这只不过是朕的一厢情愿罢了,总有人眼红你家里的东西,想据为己有,因此朕又不得不挺直腰杆拿起武器保护家人不受欺辱。安息吧!逝去的兄弟!”
“陛下!您是普天之下最好的君王,远的不说,就我大汉数百年来也没有哪位先帝有您这样的功绩,有您这样的智慧。我大汉如今幅员之辽阔,粮食之产量,百姓之富庶等等这些全都是您一次又一次的英明决策后才有如今的模样。十年前我大汉百姓无以为食,扒树皮,嚼草根,啃白土甚至易子相食,如今只剩下了痛苦的回忆了。现在哪还看的到十年前的景象?陛下已经做的够好了,您是一位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皇帝。
臣妾虽不懂朝政,可是臣妾有眼睛有耳朵自然能看见能听到。陛下以弱冠之龄便扛起了大汉这艘风雨飘摇的破船,几经周折总算是有了今天的局面,臣妾乃是家中唯一一个读过书的人,臣妾还在苦读研学诗词歌赋之时陛下却早已名扬天下,在臣妾眼里陛下不只是臣妾的夫君,更是臣妾心目中的英雄。”
“哈哈哈…宓儿不用劝慰朕,朕只不过在想西征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或者是有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
朕想明白了,宓儿陪朕一起策马狂奔一回敢不敢?”
“陛下有此豪情!臣妾自当追随!”
“驾!”
两匹雪白色的身影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快速的离开大队人马,飞奔而去。
“赶紧的远远的坠着,别跟的太近,都那么没眼力劲?白跟着陛下这么久了啊?一群酒囊饭袋。天色渐黑了,都不知道自己的职责了?”典韦狠狠的骂了刘辨亲卫队的手下一顿,不坏皇帝的好事,不代表不保护皇帝啊!傻货们被骂的羞愧的赶紧打马跟了上去。
刘辨与甄宓浪漫之跑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还有一个人也在策马狂奔,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群人策马狂奔。
孙尚香嫌夏侯兰的行军速度太慢了,因此她总是跑一段之后再等一等,她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夏侯兰能加快速度行军,不要像个老太太散步似的磨磨唧唧的,可夏侯兰依旧不疾不徐的领着大军缓缓向前。
自从贾诩将孙尚香的身份和目的告诉夏侯兰之后,夏侯兰就再也不对她不理不睬了。
“夏侯将军,看你这样不像一个将军。”
“敢问孙家小姐那在下像什么?”
“村妇!带着孩子的村妇!”
“你这是何意?士可杀不可辱!你倒是说说在下怎么就想村妇了?”
“你看看你的部下都是什么速度行军?陛下那还等着你的粮草,你倒好,磨磨蹭蹭一天也走不到两百里,眼见这寒冬就要来了,道路想必更加难走了,敢问夏侯将军何时才能到玉门关?”
“我说孙家小姐,你还知道在下押送的是粮草啊?倘若不是这些粮草辎重能这么慢吗?民夫的马车可不是战马,又拉着这么重的粮食,在下就是想快也快不了啊!还望孙家小姐多担待则个。”
“难道夏侯将军临行时朝廷就没有对将军行军期限有所约束?”
“这个在下就不方便告诉孙小姐了,孙小姐你也莫问在下这些,在下一向严守将令绝不敢违反军令,在朝廷时限到之前必然抵达玉门关。”
“既然这样,那本姑娘自己先走如何?就不劳将军相护了。”
“不可!孙小姐务必随我大军一道前行,不可私自离队独自前往。这也是在下的职责所在,还望孙小姐莫要为难在下。”
“可恶!”
孙尚香被夏侯兰不硬不软的话给弄得不上不下的颇为尴尬,幸好侍女赶紧出来解围。
“小姐,我们就随夏侯将军同行吧!这样一来小姐才能安全抵达玉门关,奴婢别的不担心,最担心的便是小姐的安危。
奴婢替小姐多谢夏侯将军一路上的关照。”
“哪里?这乃是本将军职责所在,无需言谢。孙小姐请赶路吧!前方就到天水了,到了天水扎营,明日启程。”
兴启三年十月底,一场大雪悄然无声的洒落人间。好在乌孙与大宛两线作战的将士们已经停止了征战的步伐,康居国驻扎在这两地的士兵全部被肃清,移居过来的几十万康居平民也拖家带口的往自己的故地迁移。
刘辨并没有随任何一军同行。他说游玩还真的是在游玩,当然朝廷送来了很多的奏折,都是关于交州,益州的居多。刘辨交代过他们,关于地方建设总得规划他一定要知道,甚至是必须要有长远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没有他的允许不得擅自做主胡拉乱建以至于劳民伤财还不实用。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一天刘辨待在马车里都没下去,一来马车了很暖和,二来呢手头上实在是有很多的的规划要做。大汉如今整体已经回归一统,战略性的规划他必须要给出一个主体框架出来。
边上给他整理手稿的甄宓看着密密麻麻的字都觉得头疼,可见刘辨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下去了。也不能怪他,毛笔实在是太难写了,时间大部分都费在了写字上了。得尽快的弄出硬笔才行,哪怕是铅笔也好啊!那速度也比现在快的多啊!打印机就算了,连电都没有还谈其他的都是空想。刘辨的想法被他写在了一张纸上,然后卷起来放入一个专用的密函传递的竹筒内封上火漆交给车外的亲卫发回洛阳,一步一步的来吧,笔搞出来也是提高效率的一大进步。
“陛下您都写了一天了,要不先歇息歇息明日再写如何?”甄宓轻声的劝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