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处世术》(2)
夫妻相处的艺术
8.爱情需要悉心创造和维护
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欢愉是无与伦比的。不过,要获得爱情,我们就必须付出精力和行动。良好的爱情关系不是自然产生的,它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努力和行动,只怀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为了发展丰富和充实的爱情关系,我们必须采取更为主动、更为积极的态度。爱情要求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怎样才能使我们所爱的人幸福,这就需要我们怀有一颗忠诚的心,并能够真诚地奉献。最重要的是:爱情需要我们自觉自愿、轻松愉快地采取行动。没有行动而只有空谈甚至是抱怨、责备,双方就会渐渐地产生反感,最终导致爱情关系的毁灭。
爱情关系的发展绝不取决于命运,而是由爱情双方对爱情不断做出的承诺所控制的。在建立爱情关系的初期,我们都能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尽管我们怀有良好的愿望,但时间的推移使我们之中的不少人变得懒惰起来,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给爱情关系所能产生的影响变得不敏感甚至是麻木了。爱情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朝着加深的方向发展,就是朝着破灭的方向发展。
我们在爱情关系中所负的责任是不能间断的,因为爱情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连续不断的、温暖的、充满活力的感觉。你应该主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决定爱情的命运。这样,你就不再是一个爱情行为中的被动者,而是积极地追求爱情的人。
此外,要建立一种强大的、持久的爱情关系,对于变化采取积极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有些夫妻在爱情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障碍,其原因常常是他们顽固地抵抗爱情中应有的变化。他们害怕他们的爱情不够强韧、不够持久,不能对付无法预测的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但是,真正的、持久的爱情关系应该有足够的灵活性,用现实、积极的态度欢迎爱情中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关系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在爱情的初期,我们时时能体验到令人振奋的美妙感觉。在这个阶段,我们并不惧怕变化,因为我们渴望发掘所爱的人的新的、所有的特点。接着,令人焦虑的事情发生了:爱情关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我们再也不想改变了。从这时开始,我们对爱情的新鲜感逐渐消退,但是,我们对于爱情中的变化持一种接受的态度,我们就会不断地尝试到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新鲜的活力。
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种种变化。一方面是我们自身的改变;另一方面是情人的变化。我们既不能惧怕自身的改变,也不能惧怕情人的变化。应该相信你的情人能够正确地对待你的变化,他对你的爱和信任足以抵消由于你的变化而带来的新问题,甚至是不快和恐惧。同时,当你发现情人的变化时,你也应该给予理解、尊重和自由。
人们在爱情关系的变化中经历情感上的波折是必然的。一方面,它使我们产生不适应感,但另一方面,它又冲击了我们在长时间的夫妻关系中产生的厌倦感和陈旧感。爱情关系处于低潮并不意味着爱情关系已经无法挽救,即使是最完美的爱情关系,它也有困难的时期。爱情关系中的困难或低潮的出现,只是要求双方用灵活、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变化!
9.夫妻应互相依恋,但不能完全依赖
依恋,来自对自己所爱的人的钟情,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它首先表现在相互间一种长相依的爱情,互相眷恋,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燕妮就是这样深深地依恋着马克思。燕妮在青年时代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辉灿烂,多么威武堂堂啊!我从内心里多么渴望着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啊是如何满怀喜悦和欢欣为你跳动,我的心啊是何等焦虑地在你走过的道路上跟随着你……”。
马克思在给燕妮的书信中,也同样表达了这种相依相恋的情怀。
依恋,还表现在对爱人的一种信任、尊重、崇敬的心情。在妻子的眼中,丈夫是可靠的、忠诚的、有力量的。在遇到纷扰的时候,他能给你排忧解难;在出现彷徨的时候,他能给你忠告或指点,从而使你增强勇气和力量,去直面人生。
燕妮对马克思的依恋中,包含了她对马克思所从事的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她相信丈夫所为之献身的事业是伟大的,不仅为此忍受着贫穷和饥饿,而且始终追随他、学习他,在革命的事业中发挥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呢,由于燕妮勇敢地分担了他的重担,成了他生活中、事业上的支柱,直到晚年,他仍如初恋时那样,把自己的全部爱情集中在燕妮身上。
从这里我们看到,依恋使夫妻之间的爱更加深沉,牢不可破。依恋是各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支持着对方,同时又从对方的爱中得到激励和力量。这之间是相互的,既有你帮助我,也有我帮助你。
而依赖则不同。
依赖是一切仰仗于他人。对一个妻子来说,依赖丈夫有种种表现:
经济上的依赖——通过结婚找一个有财有势的丈夫,以享受荣华富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
生活上的依赖——生活中大小事都不会干,也不想干,凭着丈夫对自己的爱,坐享其成。
思想上的依赖——遇事不动脑筋,自己的脑子长在丈夫的头上,一切惟丈夫意志是从。丈夫错了,就跟着错,丈夫要不在旁边,就没有了主心骨,不知所从了。
可见,依恋同依赖是完全不同的,依恋是一种互相支持,而依赖则是一切仰仗于别人。
被依赖者和依赖者是一种从属的关系。做妻子的依赖丈夫,就把自己放在了附属的、次要的地位上了。
婚姻问题专家嘉本特在谈到女子缺乏独立的能力时讲过一段话:男女两性的结合,仿佛一枝葛藤,缠绕了栎树。葛藤的命运固然随着寄主而生活;而做为寄主的栎树,也被她侵害于无形。自然界就有这种现象,栎树被葛藤缠紧了,吸干了,枯死了。对于一切依赖丈夫的妻子,有的丈夫可能会看做是一种荣耀,对为妻子效劳,代替妻子思想,乐此不疲。但恐怕多数的丈夫,天长日久,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产生厌倦的情绪。还有个别的可能被这温柔的罗网给网住,胸无大志,游戏人生,就像被葛藤缠紧的栎树那样,被侵害于无形。
有的妇女所产生的依赖丈夫心理,除了受封建的传统观念影响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倚恃丈夫对自己的爱。她们不知道,事事依赖丈夫的结果,不是在加深、巩固丈夫对自己的爱情,相反,是在削弱、摧毁对方对自己的爱情。
要加强夫妻之间的爱情,做妻子的,就应懂得依恋,但不要依赖的道理,把独立、自尊、关怀、体贴作为爱情的营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