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应酬术》
以人格魅力来应酬
50.应酬中的品格塑造
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处世态度等等。一个人品格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的应酬。
纡尊降贵,是指地位高的人自动降低身份与人应酬。应该说,这是一种好的德行和品格。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自动降低自己身份的人不多,而自动抬高自己身分的人却不少。
古人有一句名言:“卑让德之甚。”这里所说的“卑让”,就是纡尊降贵的意思,是指降低自己的地位去屈就对方。所谓“德之甚”,即是说“品德”之所在。
如果我们能在与人应酬中做到“纡尊降贵”,必能赢得许多朋友,使应酬获得成功。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刘备,从军事能力上来说,实在是一个无能之辈。因而败多胜少,浮沉20余年,一直受到曹操的牵制,毫无建树。然而,用兵如神、纵横捭阖的曹操却把刘备视为最强的对手。何故?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拥有一种能弥补个人能力不足而足以慑服人的秘密武器——崇高的人格力量,使他在三足鼎立的争霸局面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家都熟悉“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当他的军师,不惜纡尊降贵,亲自三顾茅屋去相请。从地位上来说,刘备虽在争霸的过程中不太顺利,却也是鼎足之帅,颇有名望,而诸葛亮当时还是僻居村野的无名小卒。从年龄上说,刘备已近耳顺之年,而诸葛亮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地位、年龄如此悬殊,刘备竟然三次造访茅庐,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自然被他的人格力量所打动,使刘备如愿以偿。
春秋时期,吴国有一位贤士,名叫季礼,有一次他出使路过徐国。顺道拜访他的老朋友徐君。徐君见有朋自远方来,十分高兴,设宴款待季礼。席间,季礼发现徐君一双眼睛老是盯着自己佩戴的宝剑上,显出十分羡慕的神情,知道老朋友爱上了这个物件,只是不好意思开口,因自己还要佩此剑出使别国,也就没有主动表明相赠之意。
等到季礼出使回来,路经徐国,再去探望徐君时,徐君却不幸患急病暴亡。季礼把自己佩戴的宝剑挂在徐君的房间,季礼的随从感到奇怪,问他:“徐君已经死了,你这把宝剑挂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季礼却说:“徐君在世的时候,我知道他很爱这把宝剑。因此早在心里作了要把这宝剑赠送给他的承诺,现在不能因为他已去世,看不到我承诺赠剑的行动,就违背自己的良心!”这就是史书上“季礼挂剑”的故事。据传,季礼挂剑报知己的事传开后,大家纷纷赞扬季礼是一位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一些名士不远千里去投奔季礼,以结交季礼为荣。
俗语云:“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就是赞美品格在应酬中的力量。
一个人做人如果品格不高,那么给人的感觉势必是气量狭小,即使你有钱、有地位,也不能得到人家的尊重。相反地,如果品格崇高,即使你没钱、没地位,也能使别人感到不能轻侮。这说明,我们的品格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往往决定了我们在他人交往应酬中的分量。因此,注重自己的品格,表现自己的尊严,也就容易受到人们的尊敬,给人良好的印象。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人时时能在这样的心态中生活,何愁心情不舒畅,气象不宽平呢?
51.应酬的幽默力量
人与人交往、应酬,语言是重要的沟通媒介,而幽默的语言在调整人际关系、愉悦应酬气氛上更能产生神奇的力量。
常见的幽默语言有以下几种:
一、反话反说,正题正作。比如一个常见的话题,如采取违逆听众的心理说出来,就会使人感到新奇,引起不同凡响的效果。
二、含而不露,意味隽永。这是指不要把话说白了,要有一定的韵味,就像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能给人深沉的回味和思考。
三、比喻精巧,夸张适度。这就是要在话中引入恰当的比喻,使说话的气氛轻松和谐,并且可收到言简意赅之效。同时,也可以作一较夸张的表述,以引发人们的联想,开拓思路,使平淡的主题透出神奇的魅力。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约翰·爱伦在一次艰难的国会选举时,就因为运用了几句幽默的话,而获得竞选的胜利,名扬全国。
当时,与爱伦竞争的对手是一位与他旗鼓相当的人物——陶克将军。这位将军曾在内战时功勋卓著,并曾任数届国会议员。
竞选之时,陶克将军发表了一篇煽动性的演讲,他说:“诸位亲爱的同胞可能还记得17年前的昨夜,我曾带兵在山上与敌人进行过剧烈的激战,并在山上的树丛中睡了一晚。如果诸位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战绩,诸位在选举时,请不要忘记吃尽苦头、风餐露宿的那个造成伟大战绩的人!”
这种演说辞,在当时最能勾起人们的回忆,最能打动人心,但是爱伦却能在眼看对手快要成功时,用几句幽默的语言把陶克将军那篇充满激情的演讲功效一笔勾销、稳操胜券。
他说:“同胞们,陶克将军说得不错,他确实是在那场战争中享有盛名。但那时我在他手下当一员无名小卒,代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甚至当他在树丛中睡觉时,我还曾携了武器,直立荒郊,饱尝寒风冷露地保护他。诸位想起那情景,如果是同情陶克将军的话,当然应该选他;反之,如果同情我的,请支持我吧,我或许对于诸位的推选当之无愧!”
就这么几句带有幽默的轻松话,说得听众心服口服,立即争相支持他。不久,他便走进了国会山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善用幽默,也会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的应酬学家卡耐基列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从东京开出的一班“沙丁鱼”电车,人潮拥挤,根本无立锥之地,就好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塞得满满的。每个乘客脸上都显得十分不耐烦。大家怒目相视,只希望车子开快些,以便从这班拥挤的车上逃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