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敞开说出心里话(2) - 东宫好食光 - 陈毓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东宫好食光 >

第十二章敞开说出心里话(2)

两人离去之后,霓府关起门来,房氏旁敲侧击郎君和女儿究竟说了什么,霓在天却顾左右而言他,“能有什么事,就父女俩说点话,女人别疑心病太重!”几句简单的话便推托了过去</p>

房氏心里不是没有疑问的,父女俩能有什么话得说上个把时辰的?她也有一肚子话想跟女儿说啊!</p>

不过她知道郎君不说自然有不说的道理,毕竟她只是个后宅妇人</p>

霓在天身为一国之相,朝堂上那些个风起云涌他不是不知道,想板倒他、给他小鞋穿的人多了去,他从未放在心上,令他心神不宁的是陛下的态度</p>

女儿回来,提点了他许多,他这才恍然大悟,若非太子暗中扶了他一把,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他越想越是惊心动魄,越想越是心灰意冷</p>

他在官场多年,深谙明哲保身之道,虽不敢以清流自许,却也不与人同流合污,他自诩身正不怕影子斜,光明磊落,只要俯仰无愧,又何惧他人说三道四?</p>

可这说三道四进了陛下的耳里,放进心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可就难说了……</p>

那一夜,他把自己关在书房中,反复思量,过没两天在朝上,他坦言家中有子也要参加春阐,为了避嫌,把春闱主考官的权力交了出去,并且推荐了中立派系里颇受皇帝看重的一位官员为主考官</p>

基本上会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亲自任命的主考官为两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生皆可参加</p>

皇帝任命两人,自然是为了平衡臣僚的力量,如今霓在天让出门阀世家的名额,推荐一个完全和门阀无关的官员上位,颇令皇帝讶异,就连群臣也议论纷纷,怎么临时搞了这一出呢?</p>

霓在天说的是实话,霓陵和霓淮都是国子监的学生,今年也打算要下场一试,他身为主考官,家中却有考生,本就多有不便,原本他是不惧外界批评的,自诩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经过女儿一番提醒,这才满身大汗的恍然大悟,甚至后怕起来</p>

以前的自己独断独行,在官场上因为站得高,傲视群伦,有多少事情惹得皇上不满的他从未细想,然而越想越是冷汗涔涔</p>

他推了主考官的事,永宁帝虽然觉得突兀,但问明了他退拒的原因后,倒是点了点头,“爱卿有了年纪之后,行事老练许多”</p>

这是暗示他要急流勇退吗?霓在天笑得很苦</p>

散朝回家,霓在天被那中立派系的官员拦在宫门前,直言他们素无交情,甚至还常在朝中为了政务看法相异而对峙叫骂,霓相为何要推举他?</p>

霓在天大笑道:“你是那几个人里,行事不偏不倚、实在做事,令我看得比较顺眼的一个”</p>

那官员惊愕连连,霓在天扬长而去</p>

此后,霓在天便开始称病不朝,对外声称感染风寒,缠缔病榻,其实在府里头活蹦乱跳,更加严力的监督二子学业</p>

永宁帝对他的知进退非常满意,着令他在家好好休养身体,一阵子之后,霓在天便没有激起什么风浪的致仕了</p>

太子新婚第四天就被叫回了皇宫</p>

霓悦悦亲自替他打扮整齐,送他出门</p>

对一个太子来说,能在繁琐的国事中休上连续四天的婚假,只能说政务还有一大部分让皇帝攥在手上,否则还真不容易</p>

“府里的事,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有些下人是新买进来的,要是不合用,就让荣叔给换了”享受着娘子的服侍更衣,正冠系绳,小手从他身上四处滑过的感觉,凤临只觉得幸福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吧</p>

“我会的,不过太子不该住东宫吗?你住在宫外,会不会有许多不便?”她只是随口一问</p>

太子府到皇宫约要小半个时辰车程,的确是有些不便</p>

“这太子府是我以前的皇子府原地扩建而成的,父皇不反对我新婚在这里住上一阵子,至于东宫,宫里的规矩大,我怕你不喜,等以后再说吧!”来年倘若他登基,这些就不会是问题了</p>

为了太子妃,那些古老不合时宜的规矩,他改了就是</p>

凤临的目光热得像一把烙铁,烙在她心房上,烙得她心口烫烫的“谢谢你”谢他凡事都替她想,谢他为她做了那么多</p>

“夫妻不说谢字,这样就生分了”</p>

霓悦悦看着眼前这高大又英俊的男人,他眼里的笑意明亮,温暖愉悦而幸福,明明她什么都没有做,唯有尽了人妻的本分,他就高兴成这个样子,而她,为他做了什么?</p>

她忽然很想替他做点什么“中午你让王喜回来一趟,我给你准备午膳”</p>

“阿穿这是要下厨?”他没想到有这么好的福利</p>

“到时候别嫌难吃就是了”</p>

于是,凤临吹着口哨去了皇宫</p>

门房、车夫、小厮哪里见过这样的太子,原来娶妻真的会改变一个人,乡里人总说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原来真是这么回事!</p>

凤临出了门后,焦嬷嬷从外头进来,手里端着一份女乃酩布丁,“太子妃,老荣让我问您,府里的大小避事和嬷嬷你什么时候见?”</p>

“你让他们都到议事厅去候着,我一会儿就过去”早见晚见总是要见,今日得空就今日见</p>

她让银苗替她换了件比较正式的衣裳,浅粉边襋掐腰月光裙,鹅黄的腰封凸显了她的甜美与清纯,腰间一块藤花碧玉佩,随着莲步轻移,底下缀的穗子若隐若现,发上簪了一根羊脂镂空茉莉簪子,后面压着一枚芙蓉玉环,气度雍容,清隽优雅</p>

她让焦嬷嬷、青苗陪同,去了太子府的议事厅</p>

荣叔和一干管事、嬷嬷都在厅里候着,小避事和等级略高的丫鬟和小厮则候在门外的广场上,各个屏气凝神,不敢造次</p>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府里入主的是太子妃,是女主子,别说大总管荣叔和内院管事曾嬷嬷了,所有的下人莫不小心翼翼,唯恐留下坏印象</p>

荣叔四十开外的年纪,曾嬷嬷看起来更年轻些,他们都是府里的老人,也都是凤临由宫里带出来的人,荣叔是宫中的二等内侍监,曾嬷嬷是尚宫局的女侍官,两人都是从小就进宫,看尽了皇宫里的一切,凤临要出宫建府时,问他们要不要出来,两人均很爽快的点了头</p>

太子编制下有三百多名仆役、奴才、宫女、大太监,而这三百多人就侍候两个主子</p>

当然,太子府归太子府的人,东宫里又是另外的编制了</p>

霓悦悦在家时,院子里的下人也不超过二十人,想不到身份一转换,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不能比的</p>

要她说,她和凤临两人哪用得着这么多人待候,只是浪费金钱,养着冗员罢了</p>

所以,这一天她只见了荣叔和曾嬷嬷,要他们把人员名单呈上</p>

“那今日就这样,你们下去吧”</p>

荣叔不解,可也不敢随便揣测主母的心意,只能大着胆子问,“太子不见一见外头各处的小避事吗?”</p>

霓悦悦笑着拿起青花瓷茶碗,撤开那些浮沬,却没喝上一口“荣叔,这府里就我和殿下两人,你说我们再能折腾,用得上三百个人手吗?”就算用轮的,一个月也轮不上,对吧?</p>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