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天授十四年害你的人,身边或许有前朝…… - 死后情敌为我守寡 - 江咚咚东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60章天授十四年害你的人,身边或许有前朝……

第60章天授十四年害你的人,身边或许有前朝……

沈彻闻回到几乎没怎么住过的厢房,躺在床铺上。深夜将他喝过的酒变得更浓,心脏跳动飞快,他不断理着纷乱的思绪。

如今他知道了荷花糕代表了什么,却还是不知道周贺丹为什么不愿意救太子。

这件事的背后,似乎还有他未曾挖掘的部分。

沈彻闻是个直来直往的性子,决定既然和太子有关,还是决定直接去问太子本人最好。

况且,逃避了这么久,他到底还是要去面对太子,把自己从十年后查到的真相告诉他。

一想到这里,沈彻闻心中就五味杂陈,说不上来的感觉。将心比心,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他,他是沈老将军生的,父亲变成了爹爹,他娘不是亲娘,实际上的生父是个抛妻弃子的混账,沈彻闻保准自己得疯。

可在太子和四皇子这里,这些都不是“如果”,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但纵使百般不愿,沈彻闻次日还是去了东宫,见到了太子。太子生辰那日二皇子没有到,沈彻闻也没能参加太子的寿宴,如今见到太子,沈彻闻先是补了句“生辰快乐”。

但他忍不住思绪飘远,想太子当年应该是在抚朔关出生,或许也体会过一两个月的双亲俱全的日子。

沈彻闻知道,幼时太子见到三皇子与冯贵妃和皇帝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景象,也会羡慕,只是他从来不说。太子教导他要想着自己得到了什么,而不要去惦念失去的。

可沈彻闻觉得那不一样。缺失的至亲就像一块无法撼动的顽石,矗立在人生的起丨点处。无论走得多远,只要回头,还是会想起来,无端觉得遗憾。

沈彻闻是自小失去母亲的人,以己度人,感同身受。

可是乐书干素未平生的父亲,却抛弃了他,还在他的血脉上嵌入了永远无法消除的污浊,这样的父亲,不如永远不知道,留着一丝幻想。

沈彻闻实在无法跟太子开口。

“看来你是查到东西了。”太子温和地看着沈彻闻,让太监给沈彻闻倒上茶水,“这是南洋进贡的茶,父亲都给了我,尝个新鲜吧。”

沈彻闻拿起茶盏往嘴里倒了一半,比起茶他更喜欢酒,品不出来是好是坏。

太子无奈地笑着:“你还是跟从前一样,平日里看着沉稳了许多,真遇到事情还是沉不下心来,什么情绪都往脸上写。跟我说说,你在十年后查出来了什么?”

沈彻闻犹豫起来:“我问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你所有想知道的事,我基本上都从那个人那里问出来了。但是我说不好……书干哥,你确定自己想知道吗?”

“为什么不呢?”乐书干神色坦然,“事情反正已经发生过了,我知不知道都改变不了任何事。我要的只是一个答案,你给我答案,这就可以了。难道我不知道,这些事就不存在吗?”

沈彻闻听乐书干这样说,也不再犹豫,把自己从奉安公那里得知的一切都告诉了乐书干,包括乐书景的身世。他讲得没有奉安公那样详细,站在了更中立的角度,把自己知道的事抛弃掉个人情感后讲了出来。

乐书干面色如常的听完了一切,但还是沉默了非常久,才终于开口:“我确实没有想到,书景是我同父同母的弟弟。”

沈彻闻心想,这话说得不对,应当是异父异母,毕竟……

但他当然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跟太子开玩笑,只静静看着太子的反应。

太子说完这句话,叹了口气,像是故作轻松地说道:“不过这样也好,我终究不是一个人。这些事,不要告诉书景。”

“是,本来就没有想过要告诉他。”沈彻闻说。乐书干这边为了防止陷入被动境地,不得不知道这些事,但乐书景不一样,他有明确的出身,可以不用知晓自己血脉中残存的诅咒。

或许这也是乐书景几次去找奉安公,奉安公却坚持不见他的原因。

可能是太子还是没能真正接受这件事带来的冲击,沈彻闻话落后,两人间再次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沈彻闻觉得尴尬,只能不断喝着茶盏里的南洋茶。现在太监侍女进不来,他自己不断给自己添茶,等待太子开口的时刻。

在沈彻闻差点把壶里的茶水全部倒干净前,乐书干终于说话了。

“我仔细想了一下,即便未来我真通过某种渠道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也绝对不可能派兵救奉安公,肯定是有人陷害我。”

“这是自然。”沈彻闻说。他也从未觉得乐书干会去救奉安公。于私,虽说两个人是血脉至亲,但奉安公抛下乐书干的那天,他对乐书干而言就再也不是父亲。

而于公,乐书干不会放着太子之位不坐,把他有前朝皇族血统的事昭告天下。

乐书干眉心紧皱,说道:“害我的人一定知道我的身世。可是,我父亲绝对不会跟任何人提起这件事,而奉安公被严密看管,除了我父亲任何人都不能与其接触,连知恩宫外的侍卫都进不去宫室,还会有谁能知道这一切?”

说完乐书干笑笑,半是玩笑地说道:“总不能除了你之外,还有别人也穿越了?”

“要真是如此,咱们的处境可更加被动了。”沈彻闻神色凝重下来。

乐书干拍拍他肩膀说:“放心,哪有这么多怪力乱神的事,我也是随口一说。与其说有人穿越,我觉得,害我的人身边有前朝旧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既然你说,当年我父亲与……与那个人是在抚朔关生的我,当年抚朔关说不定有人知道这件事。”当事人守口如瓶,不代表知情人也会。

乐书干提出的观点确实比有第二个穿越者的可能性大多了,也更好对付。

“所以,书干哥你觉得,害你的人,身边或许有前朝旧人?”

乐书干点头,继续说:“此外,我想,或许我身边也出现了奸细,否则怎么会这么巧,父亲那边收到了我要救奉安公的密信,你麾下就真有调兵痕迹?我上次就想问你了,当年你麾下到底是谁调的兵,要做什么?”

听到乐书干的疑问,沈彻闻直接跪在了他面前,脸色铁青说道:“是谢青鸾,谢将军。青鸾当年收到我的手信,调动了几千人马,在东宫外候着。”谢青鸾是沈彻闻在军方的心腹,向来只听命于沈彻闻。

事发后,沈彻闻被圈禁,谢青鸾则被发配边军,直到庶安朝,谢青鸾在边军屡立战功,又在沈彻闻的再三举荐下,才重新得以重用。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未能回京,驻守南疆多年。

“怎么不早说?你不觉得谢青鸾很可疑吗?”乐书干伸手把沈彻闻扶起来,朝他问道。

沈彻闻说道:“青鸾是我的人,她做什么,与我做什么并无区别。若是青鸾可疑,我就更可疑了。毕竟当年她是接到我的手令才会调兵。”

“那你觉得,有谁能伪造出你的手令?”乐书干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道,“彻闻,我真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你总是毫不保留地信任着所有你觉得可信的人。过了十年也依然如此。”

沈彻闻不再说话,因为实在无法反驳。他知道自己这样不好,在尔虞我诈的朝堂里,太过信任别人只会死无全尸。可他又觉得,如果连这些和自己出生入死的人都不能信任,那活这一世,未免太过可怜。

太子再次叹气,握住沈彻闻的手,面有不忍,但还是点破了沈彻闻一直以来不愿面对的事:“你其实一直有怀疑对象的,对吗?否则,为什么你到这个时代那么久,却从来没有把自己穿越的事情告诉他?你心里有答案,只是不愿意接受,更不愿意面对,是不是?

“连我都猜到了是谁,你这么多年,不可能丝毫没有察觉。”

沈彻闻想反驳说不是,可……他说不出这样的话,有些事,他确确实实不敢面对。

他一厢情愿想把太子的死推给乐书和,但他明明知道,嫌疑更大的另有其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