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25章
虽不觉得这有什么,但是回去后,桑榆还是跟林川辉提了一嘴。林川辉就说他也有这种感觉,大家都变的成熟了许多,也客气了许多。说完,两人相视而笑,原本准备多待两天的想法改成了明天下午就走。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们时常梦到这里。可回到这里后,又发现这里早就变了模样,再不是他们记忆中的样子,可不就叫人有些失望。果然,人永远只能活在现在。
第二天他们走的时候,林大江带着不少人来送。桑榆都坐到拖拉机上了,这才见着汪春红。她木木的站在人群后面,看着桑榆的眼神里带着些羡慕。见桑榆看到她,她扭身就走了,很显然并不像桑榆看到现在的她。
等拖拉机开起来的时候,桑榆这才问林川辉,昨天李大林来找他的时候,有没有提过汪春红。林川辉摇了摇头,说王钊说李大林如今已经做到了销售部门的主管,汪春红也当了个小组长,两人的日子应该过的挺不错的。桑榆听了就猜应该是两个人的感情出了问题,至于为什么不离婚,那可能性就多了。她也没往深处想,各人的选择,总归与她无关。先前在知青院的时候,她们也不是没劝过汪春红,可她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坎,外人也没办法。
等回到京市,两人又投身到工作中去。
桑榆跟林大江支的招,她自己也在用。不仅在京市和海市都开了家专卖店,还办了个选美比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对于人才,她更是开出了高薪。可大学生工作包分配,却是没吸引到几个人。不过她也不急,反正她自个也能上。至于高端定制这块,她依旧没打开市场。倒是第二年参加的广交会,让她拿到了百万美元的外贸订单,不仅引起了上面的注意,也将桑林旗下的两个主打品牌推到了大众面前。
如今桑林旗下有两个品牌,一个走平民路线的“衣锦”,一个是走国际路线的“only”。此次接到的外贸订单,多是“only”系列的主打衣服。这些衣服大部分都前卫大胆,且均未在国内上市。只有少量的样品被带到了广交会上,挂出来的时候不少国内同胞都不好意思看。毕竟这个时候,风气还是偏保守。但是因着她们接了太多的外贸订单,所以被报纸争相报道,也叫大家伙知道了桑林服装厂和它的两个主打品牌。
大家伙不好意思穿那些露太多皮肤的衣服,但是“衣锦”系列的衣服却很适合他们。所以短时间内,有大量的人涌入“衣锦”专卖店。
国内的市场虽然大,但大部分人还很穷,以前的规模就够供应了。毕竟“衣锦”的衣服相对“only”系列的衣服属于平价,但是相对于“丽人”这种还是贵一点的。尽管“衣锦”又火了一把,桑榆依旧没想着把版图扩张的太大。且衣锦的衣服也不止是能在专卖店买到,像是普通的服装店和地摊上也能买到,前期他们一直走的都是这个路子,所以少开专卖店也没什么影响。到现在依旧如此,衣锦的衣服是只要人来进,超过一百件都可以按批发价来拿。
这个时候国企改革已经开始了,再加上从全国各地回城的知青,倒是不怕招不到人。甚至于,上面还鼓励她多招人。为了赶外贸订单,桑榆不得不招人。不过,她没敢一下子招太多人,只招了一半的正式工,剩下的多是临时工。她原本想的是,人要是不够,就从林川辉这边调一些人过去。谁知道人纺织厂也接到了外贸订单,虽然没他们的多,也够人家忙活的。更何况,肥水不流外人田,她厂子里的布料原就都是从桑林纺织厂进的,所以林川辉那边也得招人。不过,人家招人可比她轻松多了,打个电话到部队,立马就能来一大批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来的还都是好样的,都不用挑。当然,纺织厂的料子也是来自下游的厂商,所以这批外贸订单还不是惠及了不少人。
虽然新招了不少人,可为了赶这批外贸订单,桑林服装厂还是实行了两班倒制。大家伙不仅没不高兴,还个个都喜气洋洋。因为桑林服装厂不仅工资高,而且上晚班还有补贴!为此,胡同里的不少邻居来找宋为民,希望他能帮着说说,甭管是桑林纺织厂还是桑林服装厂,他们都不嫌弃,只要能让他们家的孩子进去就行。宋为民听了,就将桑榆的话跟他们说,说是等厂里招人的时候再通知他们,现在厂里的人已经够了。对此,不少人不满,却也没当着宋为民的面说。
先前招人的时候,桑榆已经让宋为民通知他们了,但是很多人家的孩子去了没应聘上,这才想着走关系。这也就罢了,就连宋莲都想着把她老公家的亲戚送进桑榆的服装厂,不过被桑榆给拒绝了。为此,她见着桑榆的时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桑榆懒得理她,直接叫她下次别来。气的宋莲说她是来看她爷爷的,又不是来看桑榆的。宋为民被气的当场就要搬回老房子住,还叫宋莲把她那一家子都搬走,那是他的房子,这才把宋莲吓跑了。却原来宋为民搬到林川辉这边来住后,老房子就被宋莲一家子给占了。
桑家那边倒是没找桑榆,甚至对于她弃政从商很是不屑。倒是她后奶王莉找过她一回,想着叫她帮忙给她娘家的亲戚安排工作。桑榆当然拒绝了,还笑话了她一顿。自从桑文军去了后,大院里的房子就被上面收了回去。桑家算是彻底分家了,她那两个后来的叔叔自顾不暇,哪还照应的到王莉的娘家人。王莉离开的时候还骂她来着,不过没骂过桑榆就是。
这期间,因着国家大力引进外资。林川辉先前那个去了香江的叔叔也回了大陆,还特意见了林川辉一面。叔侄两个久未见面,倒也无甚话说,到家吃了一顿饭就走了。等人走了之后,林川辉就给了桑榆一张支票。桑榆一看,哦呵,1000万英镑。再一问,说是分给他们大房的家产,桑榆当时眼睛就亮了。却原来当年,他二叔把家里的钱连带着工人都带去了香江,在香江起家后,如今已经翻了不知多少倍,分给他们的自然也多。桑榆听了,就说他们得尽快去香江一趟。有了钱,他们就可以继续扩大厂子的规模,以后肯定不比他叔叔混的差。对于她的财迷属性,林川辉早就领教过了,也没反对,只说得等她那批外贸订单交付了就可以过去。桑榆和林川辉是同年年底去的香江,这个时候去香江并不容易,两口子用的是考察的名义,这才顺利办下手续。到香江后,他们先去拜访了林川辉的叔叔林成。林成娶了三房太太,据说外面还有好几个红颜知己。桑榆他们去的时候,屋里坐满了人。坐下半天,才把人认全。
与林成当初去京市一样,夫妻两个吃了个中饭,就逃也似的回了酒店。倒不是林成他叔叔招待不周,也不是林成的太太儿女看不起他们,实在是那个家的氛围让夫妻两个都不习惯。在那个家里,林成就跟皇帝一样,三房太太和他的儿女都极尽讨好他,为此还不时整出点争风吃醋的戏码,他们待在旁边实在尴尬。
该说不说,做为小辈,桑榆还是赚了的。虽然她也带了礼物,但是与收到的首饰相比实在不值一提。认亲的时候,从大太太开始,一溜的往下摘首饰往她身上戴,跟电视里面演的一样。桑榆也没拒绝,这说明林成对林川辉这个大侄子的重视。
也不知道是林成回去说过还是怎么的,说着说着,大太太就问她怎么没把孩子带来。在听说她只有一个女儿的时候,又以长辈的口吻催她再生一个。还说大陆不能生,干脆来香江生什么的。要是别的时候,桑榆可能就直接怼回去了。但是才收了别人的东西,她只好老实听着了。倒是林川辉帮着解释了两句,说是他有个女儿就够了。林成显然很不赞同,但是因着叔侄才见过几面,话没说的那么硬。
至于林川辉的那些同辈兄弟姊妹们,倒是没怎么说话,不怎么想搭理他们的样子。桑榆和林川辉也不怎么在意就是,反正吃完中饭就回了酒店。睡了个午觉,两口子就开始了大采购。当然,主要是桑榆在买买买,林川辉主要是帮着提东西。有钱了,桑榆一点也不亏待自己。那笔外贸订单已经交付,她现在勉强也算个富婆了。当然她买的都是些平价的商品,对于奢侈品,一来她上辈子已经对奢侈品免疫了,二来她还是有些舍不得。
买完东西送回酒店,两个人这才找了家海边的咖啡店喝咖啡。林川辉没喝过这东西,只喝了一口就皱起了眉。桑榆知道他喜甜,忙让服务员给他多加了几块冰糖进去。两人一边欣赏海景一边喝着咖啡,好不惬意。
倒不是桑榆有意偷听,实在是坐在他们旁边的两个人说话声音太大。却原来其中一个是个卫生经厂的采购,说是老板儿子跑去莲岛的赌场玩,被人押在那回不来,打电话叫他老板拿钱赎人。老板没筹到钱,就想着把厂子卖了,这会子正满世界找买家。又因为他老板儿子的事早被传的圈子里都知道了,大家都不出手,就等着他松嘴好压价。还说厂子卖了的话,他们这些人也没活干了,又是好一顿埋怨!
桑榆在边上听的眼睛一亮,大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生产卫生巾。不过生产线都是进口的,而且也没干几年。一包16片的直条卫生巾就得7角,而大家以前买的卫生用纸一包才1角7分,很多人都用不起。桑榆倒是用的起,但是却觉得不怎么好用。这要是她开一家卫生经厂,不仅能让她用到更好更安全的卫生经,也能把卫生经的价格打下来,让更多女人能用到便宜好用的卫生经,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这样想着,她就朝林川辉招了招手,把自己的打算简单跟他说了。林川辉听了后也没反对,只说她想做什么就去做。桑榆朝他伸了个大拇指,就朝着旁边的两人走去。
却原来开口抱怨的那个叫朱龙,听说桑榆想买他老板的厂子,第一反应是桑榆买不起。桑榆说的一口普通话,一看就不是香江人。没办法,这会子大家对大陆那边的普遍印象就是穷。
桑榆也不生气,只说他不用管她买不买的起,他只桑榆也不生气,只说他不用管她买不买的起,他只管把他们带去见他们老板就是。
朱龙见桑榆这般自信,这才发现她穿的时髦的很,要不是她说着一口普通话,实在不像大陆来的。犹豫了下,他还是带着桑榆和林川辉去见了他们老板。
朱龙的老板叫赵明,跟他有点亲戚关系,是他姑姑的女婿,不然他也不会晓得这么多内情。见着天色不早,他也没带桑榆和林川辉去厂里,而是带着他们直接去了老板的家。
赵明听说两个大陆人要买他的厂子有点不敢信,怕遇见了骗子。没办法,桑榆就说明他们再来,到时候他们一起去汇丰银行走一趟,就知道他们买不买得起。就在今天,林川辉去了汇丰银行,开了个新账户,把支票里的钱都存进了他的户头里。
赵明依旧半信半疑,但还是同意了。事实上,要不是桑榆和林川辉找来,他都准备把厂子给贱卖了。
第二天一早,桑榆和林川辉就去银行打了财产证明。赵明就在银行外面等着他们俩,一看上面的数字,立马就跟看财神爷一般的看着桑榆和林川辉。1000万英镑在香江算不上大富豪,但比起他这种小老板,还是有钱的多。说话也不像先前那般快的听不清,慢了许多不说,还努力说起了蹩脚的普通话。却原来他也去过大陆,普通话就是那个时候学的。
还热情的邀请桑榆和林川辉去厂子里看看,甚至于桑榆上车的时候,都是他帮着开门的,那叫一个殷勤。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两口子,想买厂子的是桑榆。
赵明的厂子位置一般,也不大,顶天也就一亩地。至于厂子里的机器,一看就是买的二手生产线。至于生产出来的卫生巾,跟现在市面上卖的没多大区别。
桑榆心里有了谱后,两人这才跟着赵明去了他的办公室。
赵明也没饶弯子,坐下没多久就说了个一口价,包括地皮全卖给她,总共一百万人民币。桑榆又跟他讨价还价了半天,最后以八十五万人民币成交。不过桑榆还提了个要求,让赵明以他的名义再买一套二手卫生巾生产线给他们,到时候他们好在大陆建个分厂。
赵明心里的大石头落地,没有拒绝,而是果断同意了。
因为赵明急用钱,所以手续什么的很快就走完了。
趁着这时候香江的房价比较低,桑榆跟林川辉不仅买了一栋别墅,还在闹市区买了一层办公楼,作为新公司“兴林”的办公地点。至于买下来的舒心卫生巾厂,自然是挂在了兴林集团旗下。到时候在广市那边开厂,也可以以“兴林”的名义进行投资,这时候香江还未回归,可以享受部分外资厂子的一些福利。
为此,桑榆还花高薪挖了一位从国外回来的职业经理人,帮着管理兴林和旗下的舒心卫生巾厂。为了方便联系,她还给自己和林川辉都买了一部大哥大。林川辉原本不想要,觉得太贵了,但是硬被她塞了一部。这以后的事情多着了,总不能什么都问她。
新请的职业经理人叫赵元生,今年四十岁,是位土生土长的香江人,在英国留学后就一直留在那工作,年纪大了才想着回香江,正好被桑榆碰上。
桑榆不仅给他也配了个大哥大,方便他以后和他们联系,还把计划在香江和国外开“only”专卖店的事都交给了他。至于他一个人干不干的完这些活,桑榆不担心,直接给他招了三个大学生助理。
当然,她也不是完全做甩手掌柜,比如舒心卫生巾厂,她跟林川辉在厂里足足待了一个月,把关系户人员剔除后,又将管理层做了调整,甚至是重新制定了卫生巾的生产标准。先是要求将直条卫生巾改成了可折叠的,后来还改进卫生巾的吸水性。还把后世有的护翼也给添上了,甚至做了日用和夜用的区分,对卫生巾背面使用的黏胶也进行了优化,势必生产出安全好用的卫生巾来。
别的都好说,就是可折叠这个折腾了很久,毕竟要改机器。为此她还花了大价钱,从外面请了几个专家过来。等着可折叠的卫生巾生产出来的时候,她已经在香江待了小半年。
因着不放心甜豆,林川辉提前回了京市。直等到她带着新买的生产线到广市的时候,一家子才又团圆了。甜豆见着她的时候,不仅不要她抱还背过身子不理她,可见是生气了。哄了好半天,小家伙才原谅她。
因着香江那边的安装人员还未到,所以机器暂时放在了新建的厂房里。早在林川辉回大陆的时候,桑榆就让他买地建厂房,还特意让他多买点地,到时候厂子扩张的时候也有地方,毕竟现在地价便宜。这回倒是没买房,一来是林川辉的老家就在这,他家原就有个两进的院子在,推了重建就是。最重要的是,经过她这般折腾,已经花出去了不少钱。她准备等见到点回头钱后,再搞别的。
林家的叔伯不是搬去了香江,就是下了南洋,在广市只剩下些远亲。林川辉只带着桑榆走了几家,两口子就闲在了家里陪甜豆。还带着小娃子去了海边一趟,乐的她都不想回家。
等香江那边厂子的人来了,桑榆又忙了起来。等广市这边的分厂开始生产卫生巾的时候,已经到了冬天。夫妻两个干脆打电话让宋为民到广市过冬,连着新年也是在广市这边过的。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89年,舒心卫生巾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进入了市场。起先还没人注意,直到桑榆花钱在电视台砸了好几个广告,这才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五毛钱的价格,普通人咬咬牙也能买的起。
因着如今有三个厂子在赚钱,不仅改进过后的舒心卫生巾卖到了国外,only也又接到了一笔外贸订单。桑榆便想着等外贸订单交货后,把价格再往下压五分。这样利润虽然少了点,但也能让更多的人用的起卫生巾。
与此同时,她还在同年成立了舒心互助基金会,主要面向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女性,由她们向当地政府申请建档,再由舒心互助基金会审核,一经审核通过,每人每月可以免费领取一包16片装的舒心卫生巾和两卷卫生纸。此事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将东西确实的发放到需要的人手上,舒心互助基金会花了数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走访,这才确立下了最终的五千人建档名单。桑榆想的是,一步步来。她钱不少,但是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只有稳打稳扎,才能将这件事长久的做下去。因着这事,桑榆还上了回电视,算是来了回免费的宣传。对于此事,大部分人都在夸她,也有人说她沽名钓誉,有两个钱就飘了。对此,桑榆一概不予回应。也有通过此事知道她有钱的,跑来找她和林川辉投资的。如果在后世有名有姓的,她倒是也不吝啬。当然大部分人,都没从她这掏到钱。
梁冰也来找过她投资,却原来她的小说被一个导演看中了,想拍成电影,但是苦于拉不来投资,所以一直没有立项。她在电视上看到桑榆如今生意做的很大,就想着来找她。
对于梁冰,桑榆虽然不赞同她的某些行为,但还是抱着点欣赏的态度。别看这女人看着没个高兴的时候,却尤其能折腾。跟苏和离婚后,又爆了好几段恋情,写了好几本爆款小说。回回都是为爱活不下去,却回回都活了下来。当然,最主要的是她那本小说桑榆看过,觉得能火,当即就投了十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