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王卫绿
我的妈妈王卫绿
2020年疫情之后,王家就制定了分餐制。
家庭成员各自有各自的餐具、餐桌、餐椅、碗柜,王爸爸规定必须专用。
王爸爸特别喜爱洁净、无菌环境。
他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制定了严格的用餐制度和用餐条例。
王卫玉戏称为“王家条例”。
王爸爸吃饭专注,听着妻子的唠叨用餐,早就习惯了。
之前一个餐桌吃饭,没少享用妻子的唾沫星子。
现在,每人一张专用餐桌,人与人用餐距离也是两米。
即使有人说话,也大大降低了唾沫星子的飞行距离。
就当做是下饭菜了,吃完了回书房。
章写作的姥姥,遗传了她父亲的用餐习性——餐桌上训斥人。
洗好自言自语,爱好唠叨。
这种嗜好,他们自己不觉得厌烦。
只要没人搭理他们的话茬,他们自个儿说痛快了也就吃痛快了。
或许在于他们,也是一种吃饭的调剂。
就像有人喜欢听着音乐进餐,有人喜欢听着训话用餐。
章写作的姥姥是喜欢听着自己的话语用餐的人。
或许是精力过于旺盛的原因,吃饭的时候多余的精力无处安置,总要找个出口。
唠叨一下,训话一下,安排家庭任务一下。
都算是一种释放。
人的情绪是每天在累积,最终需要一个出口释放。
有人通过运动释放,有人通过说话释放。
章写作的姥姥是通过训话释放!
训话没人听了,就通过唠叨和抱怨释放!
听者习以为常,就ok。
比如章写作,听到姥姥的唠叨和抱怨,总是不出声,保持沉默。
与姐姐章创作比起来,那就是个乖孩子,懂事的孩子。
章创作,听到姥姥的叨唠和抱怨,就要接过话茬进行反驳。
婆孙两生活了三年,一天三小吵架,三天一大吵架。
女孩儿的嘴巴太过厉害,不见得就是好事!
章写作固然有很多缺点,起码不与长辈顶嘴。
与牙尖嘴利的姐姐相比,这也算是他的一个优点。
王卫绿刚站起身。
章写作的姥姥把筷子一放,呵呵一笑。
来个总结:“其实,你平时也是个好妈妈!”
王卫绿一脸惊讶,嘴巴半张,分不清这是赞语,还是反话。
腹诽:
您刚才不是说我不合格么?
说我这不好那不对!
我这没吭声,您倒夸奖我了?
难道之前我与您顶嘴就是不好?
您要的是不顶嘴?
哦哦,我顶嘴后您才会骂我好几天?
嘻嘻,或许您只是需要个听众……
王卫绿灵光一闪!
爸爸向来只是看书,从来不接老妈的话茬!
老妈或许真的很无聊?
但是,又不会表达自己的无聊透顶!
只能使用最原始的唠叨、抱怨、指责、批评来引起他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