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过往
第210章过往
司文清与温明轩失散后,流落到广市没多久就发现自己怀有一月身孕。
她当时的心情,既高兴又作难。
那个年代,正是对出身审核最严格的时期。
那时她手上没有多少现钱,靠变卖手上两件首饰在广安胡同置办家产,慢慢立足。
幸运的是新华夏重新统计人口,为了不被人怀疑,她对外一致说法:家中遇难,与丈夫一路逃难,可惜半路与丈夫走失,独自一人流落到广市。
广安胡同的人质朴善良,对她多有同情,组织还给她安排了一份街道工作。
工作轻松养家绰绰有余。
有了工作,她的生活才算稳定,不过手里的首饰却也不敢继续变卖。
那几年生活虽然清贫却也安稳。
几个月之后,宏瑜出生,她的生活才算有了奔头。
她通笔墨,自然无法忍受独子目不识丁。
温宏瑜一到年龄,就送他上学,平日里只要有空闲,她还会亲自教授温宏瑜古文、算数,甚至外文。
一次意外,温宏瑜在学校说了几句外文,当天就被同学举报。
如果不是熟人及时通知,给她足够的时间遮掩,她和宏瑜可能早就被重新审查、流放。
从那之后,她越发谨慎,宏瑜高中毕业就让他参加工作。
娶妻也只敢娶后山还俗的道姑,就怕被人察觉家中不同。
特别是有了槿安之后,温家越发谨小慎微。
温槿安从小生的一副聪慧乖巧的模样,漂亮的犹如精致的洋娃娃。
每次看到槿安灿烂如星辰的眼眸,司文清越发舍不得自家孙女笔墨不通,这么混沌成长。
终究还是没忍住,一点一点的教授自己所长。
所幸温槿安乖巧,很少与外人接触。
一直到她死遁,都没有人发现温家的秘密。
直到来港城,司文清精心呵护下的娇花才得以绽放。
温槿安靠着从奶奶那里学到的才能,还有上一世的馈赠,一路披荆斩棘走到现在。
这样的温槿安,形貌昳丽举止有度,在顾维钧眼里,一眼入心。
顾兆禹最是了解自家孙儿,对于文清的孙女,他既心疼怜惜又赞叹不已。
至于维钧有没有福气娶到槿安,那就看个人本事了。
现在他也顾不得其他,一门心思都在等温槿安,仔细解说他手中这几件古董的幕后。
温槿安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组织好语言,这才看向三人。
“我从自己的观点讲述理论,可能会有误差,顾爷爷,如果有其他意见,您可以多找几位,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多有见解的鉴赏大师,多做几次鉴别。”
顾兆禹直接摆手:“不用,槿安,顾爷爷当然相信你。”
他手里这几件古董,刚到手就找过人鉴别。
各有说法,始终没有统一的说词。
他对文清有儿时的情谊在,对于槿安自然爱屋及乌,可也不会如此信任有加。
他是经过多方打听后,才对槿安有了解。
甚至从私人渠道知晓一些秘闻,连华夏官方对槿安都多有推崇。
据说古董界最是孤傲不群的王中旭私下里,对槿安也会是赞赏有加。
他不知道缘由,也不想多问,文清孙女的人品不会出错。
他还需要找其他人?
顾爷爷眼底莫名的欣赏和信任,让温槿安有片刻的怔忡。
她戴上手套走到桌前,拿起摆放在最前的那件战国晚期的龙形玉珮,举到面前。
“这件龙形玉珮,确切到年份,应该是距今有两千三百多年战国晚期的古董。”
她手指翻转,把龙形玉珮正面对到几人面前。
“众所周知,战国时期雕刻龙体有它的时代特性,战国时期的龙体一般都以龙脊为最高点,同时也是中心点。”
她手指向龙脊两端:“从这里开始向外延展,态势转折延伸同步,从外观看,呈现的是一个类似于“m”的形状,这枚玉佩,是战国玉器中最典型的器物,古籍对于这种造型有详细的解说,还有这里。”
她低头指向龙体的几个部位:“龙头、龙爪还有龙尾上的雕工,用集束阴线勾划出深浅不一的线条,龙体上采用的椰丝卧蚕纹装饰,这也是战国时期的雕刻的特征之一。”
温明轩听的如痴如醉,他与顾兆禹不同,他在古董古籍上是真正沉浸多年,有自己的造诣,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才明悟,外人对槿安为何会如此推崇。
这一刻他非常清楚,槿安在古董、古籍上的见识和学识远远在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