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喜获照相机五台
第二天,叶宿骑着小飞鸽赶到第五研究所的城郊模拟基地,都看傻眼了。在他刻板印象里,下意识觉得60年代的华夏科技,应该是很落后的。但城郊模拟基地,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他现在完全能相信,在60-70年代中,华夏原有历史里,已经建造出了核弹、氢弹、核潜艇,以及东方一号。
华夏军事力量一直在进步,但是,还不够!远远还不够!
他既然回到60年代,定要给华夏军工进程推波助澜,让华夏国产成为世界顶尖第一阶梯!让全世界都以能引进华夏汽车,华夏工业设备为荣!
他要让五菱神车,制霸全球!
陈主任是个和蔼的老爷子,对叶宿十分慈爱。他拉着叶宿说了很多对《小哥白尼》报刊的想法,也交给叶宿许多资料,让叶宿根据资料重新撰文,把科技带进校园。
“这是高空代偿服的雏形。”
“橡胶抗压服设计,在面料中加入棉花,并设计了带有玻璃面罩的金属头盔。”
“这件看起来像潜水服的奇怪服装被公认为是航天服的前身。”
“这是番茄蠕虫服,很有意思吧。”
“改良式压力服,得具有保护高空飞行员的能力。所以衣服表面被涂了铝以便进行热控制。”
“还设有一个闭环呼吸系统,通过腰部的一根管子将氧气泵入衣服。”
……
陈主任一边介绍,一边和研发人员点头,示意他们继续埋头研究。
叶宿边记边看,恨不得一个眼睛当作8只用!
实在是太震撼了!
原来早在68年,华夏对军工研发就已经如此重视,工程师研发团队齐备,材料资金齐备,这些研发成果虽然说已经过了3年保密期,但在他看来,依旧十分惊叹!
但是,和现代装备差别巨大!
他有些遗憾,现在他对航天不了解。但他相信,只要凭借系统的正道系统发技能,他一样可以了解航天新技能。
陈主任慈祥地摸了摸叶宿的小脑袋瓜子,宠溺笑道。
“好了,你提到的坦克模型,我给你推荐了军工部的王教授。等他项目结束了会来找你。”
“你把今天介绍的几个板块,就撰写进《小哥白尼》报刊里。记得哦,配个图。”
陈主任俏皮的眨眼,让老爷子的他显得更和蔼可亲。
但是,这倒是把叶宿给为难住了。
他没有照相机。
那个年头,照相机绝对是奢侈品,除了需要票以外,还得花150块钱。相当于多少人家大半年的工资!
贵,太贵了。
叶宿手里虽然有几十块钱,但也完全没突破百元。他是买不起照相机的,更别说上哪弄票了。
“陈,陈爷爷。我没有照相机。我虽然整了个报社,但没有照相机。”
叶宿越说头低得越低,有些可怜了。
陈主任大惊。
“你一个报刊,社科院上头没有给你配照相机?”
“哎哎呀呀,这太不应该了。这样,我们研究院有几台淘汰的老式照相机。你要是不嫌弃……”
叶宿大喜。
“不嫌弃!绝对不会嫌弃!”
第五研究所,是大户研究所。它所在的库房有很多设备,其中用来记录数据和设备的胶卷,和照相机也不少。
叶宿看着满库房的照相机,心里激动到冒出一大串红星星。
上沪牌折叠式照相机,海鸥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东风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大来牌照相机,跃进牌照相机,蓝天牌120型胶木壳照相机,还有长虹牌,天坛牌,长城牌……应有尽有。
叶宿像是掉进油缸的仓鼠,已经乐晕了。
平常人家家里,半年工资都换不来的照相机,现在堆了满满一库房!还随便他挑拣。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么。
但叶宿也不是贪婪的人,他讨要了5架120胶卷的上沪牌df单反相机,是4年前产的,然后感谢了陈主任。
陈主任一看哈哈大笑。
“叶宿小同志,你倒是眼光独到!”
“这款64年出厂的df型单反相机,成品不足100台,本来是为66年的海鸥牌df型相机准备条件。没想到啊,你一看就看中了这款!”
叶宿哑然失笑,没想到他挑中的还是历史限量款?
这也是巧合的很了。
陈主任十分豪爽,让叶宿把上沪牌64-df单反相机拿回去5架,他会去和社科院的老院长联系,怎么整了个报社,连相机都不配。
叶宿又和陈主任参观了一会基地,这才惜惜作别。
……
叶宿路上把5架照相机放进随身空间,知道临近东直门才拿出来。
他刚进院门就听见贾张氏在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