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小人书收藏家
叶宿用鱼去轧钢厂采购科换了2块5毛钱。他数了数随身空间里的钱,惊喜地发现,已经有37块5毛了。
上回他得了4张大团结,但是去邮局花了几块集邮,又买了鞭炮焰火,已经用少了。但现在,零花钱在慢慢增加。
爽歪歪!
叶宿走在东单大街上,四周都是过年的气氛。今夜是大年夜,挨家挨户的孩子都要给长辈拜年。
他想到聋老太太过去都是和易忠海两口子一起过年,吃也吃的是一大爷买的,衣服也是一大爷定制的。但现在,他要让聋老太太有自家温馨的过年气氛。
叶宿进了供销社。
他刚进门,看见供销社的大白墙上贴着大字“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旁边贴着“副食门市部”。
60年代供销社就像魔术大师手里的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常用品有布匹、搪瓷脸盆和口杯,文化用品有作业簿、铅笔、橡皮擦等,食品有面条、红糖白糖等,还有好多好多。
他看见柜台上有面流动红旗,红色三角旗,挂着黄色流苏边,他不禁感慨还能见到这么古老的荣耀红旗。
叶宿深吸一口气,这是独属于年代供销社的气息。
供销社有高高的玻璃柜台,将叶宿全部挡住,他得踮着脚才能喊来售货员阿姨。
“漂亮阿姨,买个暖水瓶内胆,食盐,火柴,鸡蛋。”
那年代的暖水瓶内胆很古老,现代这种样式的暖壶已经没有了。食盐的价格是1毛3分一斤,火柴2分钱一盒,鸡蛋是5分钱。
什么都是论斤卖。
“谢谢阿姨,再来几本小人书!”
叶宿知道,在后世现代,小人书连环画和邮票一样,是刻有年代烙印的稀世之宝,极具收藏价值。
在2012年,上世纪50年代的《渡江侦察记》一本已经卖到二十多万元,足够支付当时一套普通新房的首付。《白蛇传》更是高价被拍出。
小人书的价格水涨船高,到了2021年更是顶破天价,本本破6位数,成为传世隗宝!
但在60年代,这些小人书只需要2毛钱一本。
巨大的价格差距,让叶宿直勾勾盯住供销社里的小人书。
买!
穿越到60年代,这些珍品收藏一本都不能放过。在穿越前,他只是五菱汽车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但是现在,他只需要花一点钱,就能把年代珍品收藏进空间,等到几十年后再挂出来拍卖。
以后,他就是一家行走的私人收藏馆!
叶宿很期待藏品升值,不枉费他重回六十年代一遭。
“小朋友,你要哪一本?”
售货员态度不算热情,但是十分真诚,和现代磨破嘴皮子也要人买的态度截然不同,让人觉得很舒服。
她本来觉得,一个5岁孩子最多买一本,肯定还是偷偷拿着钱,瞒着家里人出来买的小人书。但她哪里想到,叶宿张口就是……
轻脆的童音,奶声奶气,却十分坚定。
“阿姨,《小兵张嘎》、《鸡毛信》、《小英雄雨来》、《半夜鸡叫》、《铁道游击队》各来一本。”
豪气的奶音,让全供销社的客人转头看。
售货员都震惊了。
“这么多?”
“小朋友,你家里大人知道吗?”
5岁小孩正是说谎会脸红的年纪。但是叶宿不慌不忙,笑得甜。
“阿姨,我家大人可爱看连环画哩。”
“那个旧版《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岳传》,还有叶先生的《王先生》和王先生的《三毛流浪记》有吗。”
他家大人,可不就是他自己么。他灵魂已经25岁了。
叶宿一口气说了1949发行的几版元老级小人书。这在供销社也是17年前的老货,原本叶宿也没抱太大信心。
但是没想到售货员笑眯眯地一口答应下。
“小朋友真是问对了。我们副社长喜欢连环画,特地把旧版的都备齐了。”
“呐,旧版几本,有点老旧了,算你便宜点,1毛6分钱一本。”
“我还以为是小朋友要买,看来真是你家大人喜欢看。17年前的老货只有你家大人才知道哩。”
叶宿心里狂喜。
他捧着旧版元老级小人书,手里如托着千钧重。
文化收藏界的古董!
见证年代变迁的文化小人书!还是最珍贵的旧版1949年发行!
别说是现代了,就算对于60年代这些都是文化隗宝。真没想到,居然被他1毛6分钱捡漏。
爽!
太爽了!
叶宿内心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