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交易守则盈利口诀欣赏(1)
第102章交易守则盈利口诀欣赏(1)
口诀1:市盈业绩全知道,知己知彼免被套
口诀要点
选择股票一定要看股票的公司基本面,该公司的业绩怎么样?市盈率高低?流通盘是大还是小,有没有成长性?是否受到国家政策鼓励,是否享受政策优惠等。综合分析后再确定一个选一备二的方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投资的风险。
口诀详解
基本面的分析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好的报告中数据不仅全面且相当准确,大部分都是研究人员自己搜集整理的,有的甚至是自己去企业考察而得来的。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分析,会得出一个结论:市场未来上涨和下跌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的报告肯定是具有价值的,也会得到行业专家或学者的认可,自然也会得到大部分投资者的认可。
经济因素。一般指经济周期,国家的财政状况,金融环境,国际收支状况,行业经济地位的变化,国家汇率的调整等,以上因素都将影响股价的沉浮。比如说,国家的财政状况出现较大的通货膨胀,股价就会下挫,而财政支出增加时,股价会上扬;金融环境放松,市场资金充足,利率下降,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很多游资会从银行转向股市,股价往往会出现升势;国家抽紧银根,市场资金紧缺,利率上调,股价通常会下跌。
行业因素。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新兴行业带来的冲击等,以及上市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经营业绩,经营状况,资金组合的改变及领导层人事变动等都会影响相关股票的价格。
政治因素。国家的政策调整或改变,领导人更迭,国际政治风波频仍,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较为重要的国家政权转移,国家间发生战事,某些国家发生劳资纠纷甚至罢工风潮等都经常导致股价波动。
公司因素。股票自身价值是决定股价最基本的因素,而这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业绩、资信水平以及连带而来的股息红利派发状况、发展前景、股票预期收益水平等。
市场因素。投资者的动向,大户的意向和操纵,公司间的合作或相互持股,信用交易和期货交易的增减,投机者的套利行为,公司的增资方式和增资额度等,均可能对股价形成较大影响。
市场周期性。市场是有周期性的,涨多了就会跌,跌多了就会涨,所有的证券市场都是这样。当大盘下挫时,绝大多数的股票都会下跌,这时最好不要建仓。大盘企稳并重新上行时建仓最好。
季度每股收益是否有大幅的增长。成长性是股市恒久的主题,是股价上涨最主要的推动力。但在考察上市公司成长性时要注意:要剔除非经营所得;考察增长可否具备可持续;收益增长有无销售增长作为支撑;增长率是否有明显放缓,如果是这样,其股价可能会发生下挫。
年度每股收益的增长。一般来说,连续多年业绩稳定增长30%~50%以上的公司是最有可能成为牛股的。市盈率低并不一定有投资价值,业绩大幅增长的预期才是股价上涨的动力。
利好消息。新产品的上市,增加新的生产能力,新的变革,新的管理层,都可能带来好的投资机会,关注行业变化和个股公开消息,机会往往就在其中。
流通盘的大小。同等条件下,盘小的股票涨幅可能会大一些。公司盈利报告,包括年报、中报和季报。在大盘走稳的前提下,业绩有良好预期的个股,在报告发布前的二周到四周或之前就开始上涨,可在个股技术面形成多头时建仓,到报告发布前几天涨势减缓或开始下调时出货。
公司股本分割,包括送红股和转增。在大盘走稳的前提下,大比例的股本分割可能会带来10%以上的涨幅。送得越多越好,最好是10送8或10送10。在方案公布后会有一波上涨,方案执行前也有一波上涨。
市场热点板块,大盘每一轮上涨都有一定的热点板块。大盘强势时,跟热点机会多一些;大盘弱势时,大多数热点不具有持续性,这时就需要谨慎。
口诀点金
基本面分析的功能不是预测市场,而是使投资者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市场目前的状况,更好地跟上市场运行的步伐,制定适应市场的交易策略,并根据新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交易计划。掌握基本面,可以使投资者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市场,不至于因为一无所知而对市场价格的涨跌感到迷茫和恐惧。
口诀2:被套从来总有因,专听消息乱遵循
口诀要点
一些股民炒股喜欢收集、打听所谓的“内幕消息”,然后根据所谓的内幕消息进行操作,这就给股票投资带来了额外的风险。过分看重消息,很多时候会导致你选错股,甚至是上当受骗。
口诀详解
市场中,有太多的真真假假“利好”或“利空”在四处传播。其中,指鹿为马的信息非常多,股民跟着操作,会有很高的风险。有些机构为了出货,经常会在各处放假消息,特别是当大势不好的时候,股民听消息操作往往会套牢。
对任何信息、消息都应该经过自己的头脑过滤、分析。许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平时炒股最爱听消息,迷信消息,打听哪只股票是黑马,结果常常却是丢掉了黑马却骑上了死马。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这样最是反对投资者通过打听“内幕消息”而去投资。对有所谓“内幕消息”而被“小声议论”的公司,正是他认为投资者必须回避的六类公司之一。在管理麦哲伦基金期间,时常会有人打电话给彼得·林奇,向他推荐一些发展稳定的公司。然后,这些人往往会压低自己的声音再补充一句:“我想告诉你一只非常好的股票,可能对于你管理的基金来说太不起眼了,但你应该为了自己而去关注一下它。这真的是太妙了,它有可能会是一只非常的股票”。彼得·林奇的经验是,这些被“小声议论”的股票,实际上就是高风险的股票。而可能在我们听到这些消息的同时,你的同事或者你的邻居也都听到了类似的消息。
市场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谁都知道的好消息,绝不是好消息;谁都知道的利空,绝不是利空。”从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看,投资者对“内幕消息”或被“小心议论”的股票,应该谨慎对待为好。与其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打听股市“内幕”上,还不如实实在在地把时间花在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和对个股走势的技术把握上。
面对市场传言,首先要看公司的估值水平。在股价高时“宁可信其无”,在股价低时“宁可信其有”。虽然会有散户打听消息受益的情况出现,但我们至少没有听到过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因为靠所谓消息而在投资上长期大获成功的案例。而反过来,凡是长期成功的投资人,一定不是仅仅靠“内幕消息”而获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