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女人就是要有钱,有财力的女人活出优 -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 李金水 薄志红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章女人就是要有钱,有财力的女人活出优

第4章女人就是要有钱,有财力的女人活出优雅(3)

有一只小狗要寻找幸福,可它不知道幸福在哪里。年长的狗就对它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小狗就这样一直原地转圈地追着自己的尾巴,可总是追不上。此时小狗的妈妈看到了,就问小狗在干什么。小狗委屈地对妈妈说道:“我在追幸福,它就在我的尾巴上,可我怎么也追不上。”小狗妈妈就对小狗说:“你只需要往前走,幸福自然会一直跟着你。”

幸福——多么具有诱惑的词语!对于三十几岁的女人来说,骄纵宠溺的青春年华已经逝去,恣意妄为的生活也不再可取,当心情开始平静,幸福又在哪里?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是拄了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千米内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3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了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立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一个女人,无论她现在年龄有多大,她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人生在世,最紧要的不是我们所处的位置,而是我们活动的目标。因为,我们的人生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开始是无法选择的,但我们却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我们可以选择居处、婚姻、工作、朋友,可以选择人生的方向,一切的幸福和成功都从设定目标那刻起。

当你到了三十几岁的时候,时间和生命便成了最宝贵的资产。学会如何设定适当的目标,并实践这些目标,你就能取得从没想象过的幸福和成功。但是,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选择人生的目标呢?什么样的目标才能带我们走出混沌的圈圈,走上幸福的道路呢?

曾经读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天,上完早课后禅师领着一群小弟子们去插秧。小弟子们都没有插过秧,只好照着师父的样子争先恐后地忙活起来,但是他们插的秧苗都是弯弯曲曲的,而禅师插出来的秧苗却是一条直线。

弟子们大惑不解:“师父,我们都是学着您的样子做的,为什么您插的秧苗都那么整齐,就像绳子量过一样直,您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啊?”

禅师笑着说:“秘诀很简单,插秧的时候眼睛盯着一样东西就行了。”

弟子们都暗暗点头,马上又忙活起来,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然变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师父,我们照您说的做了,还是不能插成直线。”

“你们是按我说的一直盯着一样东西吗?”

“是啊,我们一直盯着田边的水牛,那可是一个显眼的大目标啊。”

“水牛边吃草边走,你们盯着它插秧,它不停地移动,你们怎么可能插直?要盯紧不动的目标才行。瞧,师父我就是一直盯着那棵大树插秧的。”

弟子们按照师父的指点再干一次,果然插出来的秧苗也跟绳子量过一样直了。

秧苗能不能插得笔直,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力气,而是看你有没有找准一个可以让你走得笔直的目标。人生和插秧是一样的道理,人生的路能不能走好,自身的能力是一方面,目标同样不可或缺。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不走错路,少走弯路。

二十几岁女人可以靠美丽生存,而三十几岁女人则必须靠智慧发展,选择正确的目标,幸福才会在前方等待着你。跟着太阳走,你就能享受阳光;跟着月亮走,你就能看到星星;跟着北极星走,你就能找到方向。新的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人生如果没有目标,那么生活也只不过是绕圈圈而已,一切的幸福和成功都从设定目标那一刻开始。

女人是靠男人活着还是靠自己活着

做一名全职太太还是经济独立的现代女性,是很多30多岁女人面临的问题。

聪明的女人应该学会独立。独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层面的;另一个是经济上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女人如果在经济上依附于男人,那么她在精神上就很难实现独立。

李静婚后1年有了儿子,但是婆婆和妈妈身体都不好,无法帮她带孩子,她只好放弃工作在家做了全职太太。没有了工作,带孩子的工作却没见轻松,最要命的是丈夫的态度很恶劣,看到家里有一点做得不好,就说:“真不知道你天天在家做什么了?地板那么脏也不知道拖。”他不知道带孩子有多累,一晚上起来数次,如果李静说一句带孩子辛苦,他就会说:“那你白天不会等孩子睡了,你再睡,再说谁家的孩子不是这么带大的,就你觉得辛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