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准备南皮县祭祖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小桥静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9章准备南皮县祭祖

第179章准备南皮县祭祖毕哗哗的逝世,没有掀起一点浪花。

连南皮县百姓们聚齐市集处,聆听有人宣布毕哗哗的罪行,都没引起多少同情心和注意力。顶多议论几天,这事也就过去了……如今,众人最在意的是:

如何办好「祭祖」一事。

#将时间线拨回到荀攸退下后#

……目送荀攸远去的身影,刘辩又捡起文书,继续地查看。

看了半天,刘辩忽听何先说:

“殿下,袁公路等人求见。”

嗯?

袁公路……还等人?

敢情不只袁术一人吗?

“都有谁?”刘辩头也不抬地问。

何先道:“有袁术先生、崔琰先生、国渊先生、邴原先生、管宁先生和孙乾小先生。”

赫然是昨晚的六人啊?——是来讨论有关南皮书院的事吗?

刘辩恍然,迟钝地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貌似除了袁术,其余五位先生俱是白身,没被任命职务啊?

这、这下尴尬了。

挠了挠头,刘辩一边同意接见六个人,一边打定主意,写五份任命文书……可不能再搁置先生们。话说该任命对方甚么职务才好?

转了转眼珠子,他很快就计上心来:渤海郡正式吏员们人数还少,还有不少空位啊?且掌管学术的「郡掾祭酒」后面还挂有不少文吏有关的职位呢?

诸如「郡文学」、「郡文学史」、「郡文学卒史」、「学经师」和勉强挂得上边儿的「宗师」……用手托着下巴,刘辩迅速地安排:

干脆地,任命崔琰为郡文学,掌管郡学校?

任命国渊为郡文学史,所属郡文学的属吏?

任命邴原为郡文学卒史,所属郡文学的下级属吏?

任命管宁为学经师,掌祭祀诸经的讲授?

至于孙乾,太年轻了,可以暂时地任命为宗师,掌管本郡居住的宗室?

想到便做,刘辩便提笔,给五个人写起任命文书。

与此同时,他听到袁术等人的声音:

“见过殿下!

殿下,我等有事要禀告!”

刘辩头也不抬,认认真真地写起第一份任命文书,张口道:“何事?”

却听袁术说:“殿下,我等昨晚商讨一夜,研究出一本方案,还请殿下过目。”

说罢,袁术从袖中取出一封厚厚的文书,捧在手上。

还迈前几步,将那文书放置书案一角,再退回原地。

刘辩终于写好第一份任命文书。

余下四份,他打算照葫芦画瓢,只改名字和职务即可。

抬起头来,他打开那封文书,便见密密麻麻的字迹映入眼帘,只扫第一页,但见文书内容竟是把六门课程细细地作出划分,诸如:

「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和「数术」是必备科目,而「方技」包含太多,被定为选修课程。

再比如男学生和女学生的课业又有所不同:男学生理应全部学起,而女学生只需学个「诗赋略」即可,争取不当睁眼瞎罢了……

吧啦吧啦地,粗粗扫视下来,刘辩只能如此感慨:大手笔啊!

敢情袁术你改了性子,变得分外可靠吗?

挑了挑眉,他瞥向袁术,但见袁术竟有黑眼圈了,当真忙了一夜?

“公路先生,你昨晚没睡好吗?”刘辩关心地问,满意地评价,“不错,不错。”

在他眼里,教育是一项细水流长之事,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成果。

是以,即便这封厚厚的文书看得他头皮发麻,他也欣慰不已:越详细越好……尽管当前南皮县的教育体系肯定不够完善,但是一步一步来呀?

饭要一口一口吃,否则步子迈大了,扯伤了该怎么办,更何况……

更何况,袁术竟说:“多谢殿下关心!

殿下若是满意,咱们就先按这套方式实施,如何?”

——袁术变化挺大啊?一夜不见,一门心思扑在南皮书院了,都没一句抱怨!

“可以。”刘辩说,“这是第一套方案,实践后若出差错,咱们再改正。”

袁术道:“就依殿下,就依殿下。”

“那么,你们还有甚么问题吗?”刘辩一心二用,开始写第二份任命文书。

崔琰道:“殿下,关于教学所需要的书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