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屋里正扫地的贺母,一听动静,麻溜儿撂下扫帚,小步跑出去,笑着接过贺山手里的水桶,说道:“大山呐,你这娃咋这么见外,快进屋烤烤火,这天冷得下巴都快冻掉咯。”
贺山应着“二婶,不打紧”,迈进堂屋。
贺父从里屋出来,说:“这么冷的天,不在家陪媳妇孩子,跑这儿干啥?冬天抓鱼多不容易,咋不留着给自家媳妇补补身子。”
林小柔秋收时生了个女娃。贺山没念过书,不会取名,就找贺渊给娃取名,叫贺玉汐。才几个月,奶娃娃就出落得白净可爱,成天挥着小胳膊咿咿呀呀。
贺母把水桶拎去灶屋,回来听到贺父这话,皱眉说:“就你老头子话多,瞎操啥心,小柔出月子多久哩,身子早补好了。”
说完,她又笑着对火盆旁烤火的贺山说道:“大山,二婶昨儿收拾衣柜,见大宝小宝好多衣服还新着呢。他俩长得快,没穿几次就小了,扔了可惜,你一会儿拿回去给汐丫头穿。小孩子衣服换得勤,穿一两年就穿不得了。”
说起这事儿,贺母叹口气,压低声音:“唉,我早跟清哥儿说,小娃娃长得快,衣服随便穿穿就行。咱村好多人卖旧衣服,几文钱一件,多便宜。可清哥儿不听,非要给娃做新的,旧衣服要都不要。这下可好,一堆衣服没穿几回就穿不上,好料子、好做工,崭新的,真可惜啊。”
于清在贺渊旁边坐下,用火钳捅了捅火盆里烧旺的木炭,火星直冒。他一边烤火,一边伸手进背篓分拣山里捡的野货。
听到贺母唠叨,于清手上动作顿了下,很快回过神,抿抿嘴没吭声。
他头回养娃,没经验。看俩娃娃招人疼,心里欢喜,就想把好东西都给孩子。
当初租着房,兜里有点闲钱,贺渊开小课堂也有收入,他花钱贺渊不管,于清给自家儿子花钱也不心疼。
日子过得快,孩子长得更快,这会儿想起衣柜那堆衣服,于清直懊恼,暗骂自己傻,花了不少冤枉钱。
他寻思明年去村里买旧衣服给娃穿,能省一点是一点,日子长着呢,过日子不就得精打细算。
贺渊瞧见自家夫郎脸色变化,轻咳一声:“娘,话不能这么说。村里旧衣服虽便宜,可也不知倒腾卖了几回,多少娃娃穿过。咱做新的,虽费钱费时,可心里踏实。再说汐丫头能接着穿,没浪费。”
贺母一听,刚冒出来的心疼钱的想法,一想到白嫩嫩的小孙子,立马就没影了。在她心里,给自家亲孙子花钱,咋花都值。
村里那些旧衣服,款式又老又土,布料上还有洗不掉的污渍,看着就埋汰。哪比得上新的好呀,自家孙子多招人稀罕,脸蛋粉嘟嘟,笑起来还有俩小酒窝,就得穿最新最好看的,才配得上这副好模样。
泽大宝忽闪着黑溜溜的大眼睛,一脸憨态地对贺母说:“奶奶,不把小老虎送人咧,妹妹不喜欢小老虎。”
贺母一时没反应过来,满脸疑惑:“大宝,啥老虎呀?”
熙小宝也奶声奶气地跟着说:“哥哥喜欢小老胡,不能送,送了会哭哭哒。”
贺母正愣神呢,于清已经把晒干的菌菇分拣好,装进布袋扎紧,说道:“娘,大宝说的是绣着老虎的衣裳,他想留着。”
于清又转过头,对大儿子说道:“泽大宝,衣裳都小啦,留着干啥,你还能穿进去呀?”
泽大宝有点怕小爹爹,小声嘟囔:“窝……窝喜欢。”
于清翻了个白眼,也不跟娃多啰嗦:“随你吧,娘,你就给他留着,不然又得闹个没完。”
贺母赶忙应了声“诶”,又问了问贺山的意思,就去屋里收拾衣物。
贺山坐在堂屋,说起自家的事儿:“镇上王媒婆给云哥儿说了好几户人家,可这哥儿挑挑拣拣,没一个能合他心意。眼瞅着明年就十八了,婆家还没着落,真让人着急!”说着,他搓了搓那双满是老茧的手,脸上全是愁容。
接着,贺山无奈地叹口气:“可云哥儿跟没事儿人似的,一点不急,就我这当大哥的干着急没办法。咱村哥儿十五,十六岁就成家了,再这么拖下去,好婆家都被人挑走咯!”
贺渊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心里头却觉得云哥儿年纪小,才十七呢再玩几年也没啥。
“大山哥,你别太急。云哥儿懂事,心里有主意。再等等看,两口子过日子,就得找合自己心意的,勉强凑一块儿,往后日子也过不舒心。”贺渊说道
贺山眉头紧皱,眼神透着迷茫:“你说的我也想过,可就怕云哥儿错过好时机,日后后悔。”
于清把一旁玩布娃娃的熙小宝抱进怀里,轻轻捏了捏他的脸蛋:“我家小宝真乖。”
说完,他对贺山说:“大山哥,你也别太担心。我瞅着云哥儿好像有心仪的人了。”
这话一出口,屋里人一下都安静了,连在屋里收拾衣服的贺母都停下了手上动作,贺父更是瞪大了眼睛,着急问道:“清哥儿,这话当真?”
于清一边轻轻拍着熙小宝的背,一边慢悠悠地说:“买年货时,云哥儿在镇上住了几天,我瞅见他好几回跟那个姓庄的小子走在一块儿呢。”
贺母手里抓着叠好的小衣裳,立刻从里屋走出来,眼睛瞪得老大:“清哥儿,你可别骗我们呐!真瞅见啦?”
贺父也在一旁赶忙追问:“姓庄的?哪个庄的小子?莫不是那八字硬的?不成,这可不成啊!”
于清笑了笑说:“爹,上回云哥儿被姓邬的欺负,就是那庄小子出手帮忙的呢。”
贺父皱起眉头,摆摆手:“一码归一码,大山也拎着肉去谢他了,是那小子不肯收。这姓庄的在镇上名声可不咋地,还克亲,可不能让云哥儿跟他有啥牵扯。”
贺山满脸都是不敢置信,伸手挠挠头:“云哥儿平常看着闷声不响的,这么大的事儿咋都不跟我讲一声呢。”
贺渊抿口茶水,笑着打趣:“大山哥,云哥儿那是害羞,脸皮薄呗。”
贺渊嘴上这么说,心里也觉得贺小云胆子大。在这时代,哥儿姐儿的清白名声可是大事,跟外姓汉子走太近,被人瞧见,准传出难听的闲话。
于清像是看出贺渊的担忧,轻轻碰了碰他胳膊,压低声音:“我瞅他俩每次都挑人少的地儿走,应该没被多少人看见。”
贺父坐在一旁,眉头皱得紧紧的:“不管瞧见的人多不多,这事儿都得上心。清哥儿,你仔细说说,你瞧见他俩都干啥了?有没有啥出格的事儿?”
于清赶忙说:“爹,您放心,大白天的,能有啥事儿?就一块儿走走,说说几句话儿。”
贺父听了,眉头松了些,还是不放心地叮嘱贺山:“大山啊,回去跟云哥儿说一声,他还没说媒定亲,别跟那庄小子走太近。那汉子整天板着脸,八字又硬,咋看都不像个好夫家。”
贺山忙点头,一脸严肃:“二伯,您说得对,我回去就跟云哥儿好好唠唠。”
贺母在一旁忍不住插嘴:“云哥儿也真是的,一点分寸都没有,好好的哥儿咋能跟汉子靠那么近。名声坏了,全家都得跟着遭殃。”
贺父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老婆子,等哪天有空,你去镇上跟邻里打听打听,这姓庄的汉子品行到底咋样。云哥儿年纪小,不懂事,别被人几句好话就哄骗了。人家救他一回,也不能搭上一辈子啊。咱大哥大嫂走得早,老屋那边又靠不住,咱们可不得多操点心。”
贺母抖抖手里的小衣裳,撇嘴说:“晓得晓得!等雪停了,我就回镇上一趟,行了吧。”
于清看着贺父,宽慰地说道:“爹,您也别太担心。云哥儿看着机灵,想来不会轻易被骗。但多打听打听总归也没错。”
贺山吐了口浊气说道:“唉,云哥儿从小主意就多,我这个当大哥的,就盼他能找户好人家,他也真是一点都不让人省心。”